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以699名山区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不同学校、年级、性别的高中生应对方式特点及相应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①山区高中生所使用的六种应对方式依次为:问题解决、忍耐、退避、求助、发泄和幻想。职业中学学生问题解决、求助得分高于普通中学;一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更多采用幻想方式;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幻想的方式,女生更多应用退避、发泄应对方式。②职业中学学生在恐怖维度上的得分显高于普通中学;女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③相关分析发现,问题解决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有显的负相关;求助与强迫、恐怖显的相关;退避与强迫、偏执呈显相关:发泄、幻想、忍耐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有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对广州市初高中学生共795名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1)社会支持、问题解决、幻想、发泄、退避、忍耐对危机脆弱性有显著预测作用;主观支持、问题解决、退避对自我压弹力有显著预测作用.(2)社会支持在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上的主效应显著.结论:中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预防心理危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宏利  雷雳 《心理学报》2005,37(1):87-91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589名初二及高二年级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IU高分组被试较少采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而可能更多采用幻想与发泄这二种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分数随PIU分数降低而上升,而幻想与发泄二种应对方式随PIU分数降低而降低。问题解决、幻想与发泄在不同PIU分组间的差异显著。因此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发泄与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可能会减少互联网使用带给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563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新生以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为主;在幻想因子上,性别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女生得分比男生高,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得分;在自责因子上,专业主效应显著,文科学生得分高于艺术体育类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城市大学新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大学新生更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文科学生比艺术体育类学生更多地使用自责的应对方式;文科学生比理科生更多地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少使用求助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对441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7.5%的初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性别与年级的差异。女生比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3.日常生活压力是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解决问题、求助两种应付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而自责、幻想、忍耐、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则会危害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成都和拉萨中学生应付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和拉萨中学生应付行为的特点,通过研究结果提出一些通过教育可以改进不良应付行为的策略。方法采用应付行为问卷对两地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两地中学生采用的应付行为的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成都比拉萨中学生相对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付行为,但拉萨中学生更少采用合理化的消极应付行为;成都初二学生比拉萨的更多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三种应付行为,但他们自责、退避两种应付行为采用的概率也高于拉萨学生。结论两地中学生以积极的应付行为为主,但幻想、退避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也很高,这尤其表现在成都市中学生身上;成都初二学生的应付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和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对方便取样得到的492名农村留守初中生、514名非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显著低于对照组;留守初中生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发泄显著高于对照组。(2)留守初中生的依恋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同伴依恋与问题解决和求助正相关,与幻想、忍耐等显著负相关。父母同伴的信任、沟通和疏离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通过对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的测试,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2)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应对方式问卷对350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状况.为实际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学生整体上趋向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但还存在不成熟的应对如幻想、退避等,因此需要引导和帮助;具体在各应对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和不同科目中学生等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初中寄宿制学校山区及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南华民族中学246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极其严重者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不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是否是少数民族相关较小,而与所在地区有密切关联;男生的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比女生更强,而女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比男生强;在学习压力上和情绪波动上,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最大,情绪波动也较大。在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上,八年级学生问题最严重。结论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坝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819名初中生完成初中生错误观问卷与错误应对方式问卷,探讨初中生的错误观和错误应对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错误观中,错误容忍度维度平均每题得分最低,错误判断源居中,对错误的价值认可度最高。2)初中生的错误应对方式中,逃避错误维度平均每题得分最低,消极情绪居中,处理错误最高。3)初中生错误观中的价值认可度是通过错误应对方式中的处理错误和逃避错误的中介作用而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ost common precipitants of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s and the strategies used to cope with such problems.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ers were compared with both distressed and nondistressed nonsuicidal adolescents on problems reported and coping strategies utilized. All three groups reported four problems as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school, parents, friends, or boyfriend/girlfriend. The suicide attempters and distressed controls reported problems with parents more frequently than did nondistressed controls, while this latter group reported problems at school more frequently than did suicide attempters or distressed controls. Suicide attempters used social withdrawal, problem solving,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more than did nondistressed controls, but not more frequently than distressed controls. Distressed controls used wishful thinking and resignation more than did suicide atempter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suicide attempters and nonsuicidal distressed adolescents and the need to more closely investigate specific subgroups of suicide attempters.  相似文献   

13.
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振宏  郭德俊  方平 《心理科学》2004,27(3):602-605
运用社会测量法,把238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分为受欢迎、被拒斥、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型五种类型,用自我描述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表明:(1)被拒斥学生的数学学业自我概念、一般学校自我概念、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受欢迎组学生的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高于被拒斥、被忽视、和普通组学生。(2)被拒斥学生遇到挫折时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中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314名高中学生为被试,对物理学科问题解决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学科问题解决自我监控能力的五成分模型更为合理,与其它可能的模型相比,五成分模型的GFI最高,为085,χ2/df最小,为170.从物理解题过程来看,其物理问题解决自我监控能力由计划、调节、监察、检验和反思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组成.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升  周颖  包蕾萍  桑标 《心理科学》2006,29(5):1107-1110
本研究以265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以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在心理一致感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三个年级被试的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3)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问题解决、求助两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压力调节上倾向于采用成熟而积极的应付方式。本研究从压力应对的过程角度分析心理一致感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从儿童出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就不断地和环境相互作用,接受客观现实中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应答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是,为什么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却不愿意学习,觉得学习是个沉重的负担,毫无积极性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竟从何而来呢?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谈一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