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今天已经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但是,这个原理的提出,却是长期以来人类认识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探索和斗争的结果。在欧洲,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到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哲学路线不同,真理观不同,其真理标准也不同。概括地说,中世纪是以“圣经”教条为标准的宗教裁判;近代  相似文献   

2.
自开展真理的标准问题讨论以来,哲学界着重研究了同实践、真理有关的许多问题。其中关于真理的定义、形式与内容的研究有所深化。目前,这些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进行,但是几种不同的看法已经比较明朗。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思想中既有"真理"概念,也有关于"真理"的理论。本土汉语中的"真理"一词,主要是指真正的道理与最高的意义,与之相近的概念是"道"。汉语佛教中的"真理"概念及真理理论,主要是一种价值论。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概念与真理理论,则主要是一种认识论。在中西古今哲学比较的广阔思想视野中考察中西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观念,对于发展当代汉语哲学,可提供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与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科林 《世界哲学》2009,(5):143-152
哲学是为了寻求关于人的真理,或者,哲学是人的思想所留下的轨迹?康德提出思想是朝向真理前行,是为了认识人自己。然而,康德哲学所塑造的人的形象在德勒兹眼中却成了人自由的羁绊,是对于思想的束缚。为了理解思想在康德和德勒兹之间的转变,论者在这里考察了德勒兹对于康德的理性主义的批判,以及德勒兹对于思想自由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人的思想或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人类实践——认识史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为什么实践能够而且只有实践才能够作为真理的标准呢?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要素构成和特性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破除反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迷信、冲决思想网罗,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的认识,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并不一致,甚至还有不小的分歧。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为逻辑证明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切唯心主义者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认识中寻找真理的标准,这是完全错误的。旧唯物主义者一般地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所以也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斗争,对于总结思维发展规律,吸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人们犯错误的原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和避免或减少错误。对于哲学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如真理与错误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检验真理的标准等,作者都阐明了自己的看法。本书语言通俗,适合广大青年哲学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供研究这一问题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北京市委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研讨会于4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20年前席卷神州大地的真理标准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钢,恢复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权威,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真理标准讨论在我国历史转折中所发挥的哲学先导作用将永载史册。与会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思想解…  相似文献   

10.
希腊怀疑主义对独断论真理标准的诘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希腊怀疑主义对独断论真理标准的诘难崔延强真理标准是晚期希腊各派哲学集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理解标准问题,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当时哲学家关于真理的基本看法。斯多亚派的真理观最具有代表性,表述最为系统完整,是怀疑主义主要的批判对象。根据塞克斯都的记载,斯...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2,(8)
实相真理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佛法的根本契印,它形成了佛教同一切世间哲学、宗教及外道的根本区别。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我们现在所学的佛学(显教教理)都是释迦牟尼佛为随顺众生之机,巧善地以当时古印度哲学的文化背景而方便言示“离言”之佛法。末法时代,随着众生的根性渐浅而世间哲学(世智)的渐盛,多于甚深佛法上不生信解,反出疑谤,以是因缘,笔者力图随顺现代哲学之学识知见而方便浅释“实相真理”。  相似文献   

12.
1976年,普特南在题为“意义与知识”的洛克讲座中开头就指出:“真理的本质是哲学中极为古老的问题。”该问题无疑引起了普特南的极大兴趣。在我看来,在极少数能抓住问题症结的哲学家中,他是出类拔萃的。然而本文要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我们究竟是如何获得真理概念的? 按照弗雷格以及随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看法,假如真理概念在某一思想的内容中具有中心地位,那么它的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不确定性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关于自然语言陈述条件式的真值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弗雷格、《逻辑哲学论》,实际上还有戴维森来说,说明一个陈述应该为真的条件之间的差别,必须反映对该陈述的解释的一种差别;或者,反映以该陈述表达的思想的差异。然而,对陈述条件式有争议的哲学家无疑都以完全一致的方式理解这些陈述条件式。他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如何把真理概念应用到这些条件式中。如果弗雷格等人是正确的。如果实际上大家对陈述条件式的含义看法一致。为何在使用真理概念时曾出现不确定性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实践之中。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还是价值关系的确定者。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中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原理,为我们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哲学科学》杂志辟专栏讨论真理问题,引起学术界对至关重要的认识论问题的注意。已发表的几篇文章(作者为и.T.卡萨文、C.Б.克雷姆斯基和л.A.米凯希娜)无疑深化了真理的哲学概念。但与大多数著作一样,这些文章仍拘泥于对真理作认识论解释。苏联哲学一向仅就人的生命活动的认识领域分析真理。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顺应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真理概念;从更高的层次说,则顺应了俄国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取  相似文献   

15.
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理论研讨会概述董谊思(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8年4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前线》杂...  相似文献   

16.
关于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及其统一,我曾作过初步探讨(参见拙作《真理在本质上是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国內哲学动态》今年第6期发表尹瑜新同志《要正确运用“抽象”与“具体”这对范畴》一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异议,但我不能同意尹文的观点。现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求教于尹瑜新和哲学界的同志。尹文认为,“真理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的提法是把抽象和具体这对范畴在同一对象上同时用于形式和内容两种不同的涵,这里的抽象只是就真理的形式而言的。我认为,真理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抽象性。当我们提出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7.
1、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在于通过思想解放来扫除横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上的思想和政治障碍,在这个意义上,讨论所解决的主要是政治问题。从价值视角看真理标准问题则基本上未曾触及。现在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思考实践、真理与价值三者的关系,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2、真理与价值、求真与利益追求是不可分地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规定着人们如何对待从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一条几何学的公式如果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被他们推翻。如果从真理与价值的联系上反思1978年那场讨论,可以说,这场…  相似文献   

18.
晚年福柯思想发生了一个转折,从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伦理谱系学和主体谱系学,从对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分析转向了对古希腊罗马的自我技术的分析。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自我关切的伦理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自我认识总是服务于自我关切的目标。自我关切的伦理建立了一种主体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它拥有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认识论的客观真理观的真理概念,它也界定哲学作为一种精神操练,一种生活方式。"笛卡尔时刻"之后,古代的真理观和哲学观都被遗忘了,福柯的真理谱系学和哲学考古学则致力于恢复这种古典的真理概念和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哲学界用由相对真理不断接近或转化为绝对真理等观点来理解真理的过程性。近年来,哲学界有些同志认为,要理解真理的过程性,还应当研究真理的层次性,并对真理层次的含义及其基本的类型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意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真理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抱着怀疑的态度,试图认识真理,那么他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打消这种怀疑,或换句话说,必须寻找出一种办法,把握那个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真理的东西。这就是试图认识真理的标准的人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问题,而且每一问题在难度越来越大的条件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