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欺负现象逐渐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率约为60.8%,且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这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447名青少年作为被试(男生205人,女生242人,被试年龄范围为11~17岁,平均年龄为14.17±1.35岁),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及AMO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Harman单因素法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14,p<.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r=.44,p<.01),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r=-.15,p<.01);(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模型各指标均达到了临界值(χ^2/df=2.67,GFI=.90,TLI=.91,CFI=.92,RMSEA=.07);(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1,p<.01),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11,p<.05),同时,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19,p<.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高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7,p>.05);(4)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性别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p<.0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男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女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3,p>.05);由此可说明,儿童期心理虐待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助推机制,而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抑制机制,它可以弱化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蔡丹  李其维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11,34(5):1085-1089
记忆广度包括短时记忆广度和工作记忆广度,为揭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缺损特点,筛选103名初中生(平均年龄12.57岁),比较数学困难学生(49名)与数学优秀学生(54名)的记忆广度差异,通过词语系列任务、阅读广度任务以及倒背数字任务,分别测查了短时记忆、言语工作记忆以及数字工作记忆。结果发现,数困组与优秀组的学生在词语系列任务中没有显著差异(t=-1.59, p>.05),在阅读广度任务中,具有显著差异(t=-2.38, p<.05),在倒背数字任务中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t=-4.69, p<.01)。阅读广度和倒背数字之间具有显著相关(r=.24, p<.05),词语系列任务与阅读广度(r=.19, p>.05)和倒背数字任务(r=.05, p>.05)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在具有干扰情况的任务更能有效预测数学成绩,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缺损主要是对抗干扰的能力不足,而非简单的短时记忆广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检验时间评价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以不同时间指导语和时间控制线引导,使用黄希庭教授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中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结果远的过去与近的过去、远的过去与现在、远的过去与近的将来主效应比较差异显著(p=.000),远的将来与远的过去主效应差异明显(p=.000);主观时间距离数据显示,被试在回顾稳定积极的个性特征时与主观时间距离感呈相关(p=.050)和被试在回顾稳定的消极个性特征时与主管时间距离呈相关关系(p=.013)。结论:时间自我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基本适用于中国文化环境,在中国人变化的事件主观时间距离感上更客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针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SCL-90总分前后测平均减分率为17.3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维度的前后测差异显著(p.05),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2、应付方式的退避维度(t=2.88,p=.02)前后测差异显著,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自责维度(t=1.95,p=.08)前后测差异临界显著,后测分数低于前测。启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未成年重危罪犯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是提升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进行间隔两年的重复测量,探讨在夫妻关系内负性事件发生时个体使用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共收集两次数据,第一期有效被试为615名,平均年龄67.48岁(SD=5.08);第二期数据在两年之后收集,共追踪到有效被试352名,平均年龄66.88岁(SD=4.95)。采用第一期数据分析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回归分析显示接受、灾难化、沉思和理性分析策略的使用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两期的追踪数据做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预测随后两年间他责、沉思策略的使用,婚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在随后两年中会更少使用他责和沉思策略,而前期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两年后的婚姻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考查了447名1-4年级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在学业、情绪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被试;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与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人际、家庭自我差异等对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欺负现象逐渐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率约为60.8%,且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这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447名青少年作为被试(男生205人,女生242人,被试年龄范围为11~17岁,平均年龄为14.17±1.35岁),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及AMO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Harman单因素法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14,p .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r=.44,p.01),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r=-.15,p.01);(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模型各指标均达到了临界值(χ~2/df=2.67, GFI=.90, TLI=.91, CFI=.92, RMSEA=.07);(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1,p .01),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11,p .05),同时,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19,p .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高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7,p.05);(4)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性别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p .0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男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 .001);对于女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3,p.05);由此可说明,儿童期心理虐待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助推机制,而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抑制机制,它可以弱化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8.
雾霾对地区GDP增长率的影响: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朱旭  江光荣 《心理科学》2018,(3):627-632
环境污染导致的天气变化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以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雾霾天气是否会使人产生抑郁情绪,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方法:收集2013-2015年中国大陆27个省会城市及4直辖市的PM2.5浓度、抑郁指数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采用百度统计平台基于关键词“抑郁”搜索量合成的抑郁指数作为抑郁情绪指标。结果表明:(1)2013-2015年各地区的PM2.5浓度与抑郁指数正相关显著(r= .33, p< .01),抑郁指数与地区GDP增长率的负相关显著(r= -.37, p< .01);(2)抑郁指数在PM2.5浓度和地区GDP增长率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当lag=-6时,上海市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PM2.5浓度和抑郁指数的互相关系数最大(rR = .38, p< .05)。结论:雾霾天气可能会使人产生抑郁情绪,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讨网络与现实人际关系质量的差异。实验一考察匿名下被试在网络与现实中自我表露水平;实验二考察被试在网络和现实情境中对他人人格品质的评价;实验三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探讨被试对网络维持不同亲疏关系的态度。结果:(1)匿名下被试在现实中更多表露自我;(2)被试对现实他人的品质有更积极的评价,同时交友意愿更强;(3)无论亲疏关系,被试对网络维持人际关系持否定态度。结论:现实人际关系质量优于网络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无抑郁、阈下抑郁和抑郁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差异,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测量了766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及其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越多。当调节积极情绪时,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和表达抑制越多,但使用表达宣泄无显著差异;当调节消极情绪时,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越多。并且,阈下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均介于无抑郁和抑郁青少年之间。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等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少,使用认知沉浸等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多,但具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可能会受所调节情绪效价的影响。同时,相比无抑郁和抑郁青少年,阈下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更具识别和干预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