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大多形式简朴,内容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人文情怀,每部作品的题材可能不同,但都将环保、人生、生存等深刻的主题融入其中,使得他的动画电影能跨越年龄甚至国界,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审美快感。《幽灵公主》也不例外,它是以日本最初侵略森林的室盯时代为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山林中"物化族"与发展中的人类之间的斗争故事,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蕴含日本文化的诸多模式。对这部动画电影进行剖析,便于人们对日本文化、世俗人情的理解,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禅宗是心智科学,以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启迪人的本觉智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本来是无挂碍的、不能以任何思维模式局限的,然而唯其如此,才更显出禅宗文化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对中国水墨画意境的升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抽象水墨,确立于"八五新潮"美术时期,是中国画领域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样式,它既是当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4.
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反映了中国古人解决死亡问题的终极理想,可把它看作是我们祖先的"科幻"意识。道教神仙不死具有"魔幻""奇幻"的色彩,但其主要成分还是一种古代"科幻",具有所谓"‘原始’科学的一面",故与中国古代科技结为并蒂莲,命运休戚与共。道教那种把信仰与科技结合起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探险精神,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也是不难寻觅踪影的。  相似文献   

5.
戏曲动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类型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戏曲与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跨界融和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戏曲基因"。因此,戏曲动画在叙事结构上具有一般动画所不具备的叙事模式。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各种叙事元素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丰满多变的叙事模式,这也是当代戏曲动画在叙事模式上最为动人的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6.
"价值驱动"是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实现的重要方法,意指企业管理要成功,必须进行以价值观的批判与建构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即以价值观指导经营管理活动、驱动管理行为,以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合乎伦理.它是当代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的产物.企业管理活动需要价值观是因为价值观具有重要功能.当代企业所需要的价值观应该蕴含人类的基本价值,并具有"顾客导向"的纲领、"清晰简明"的特征和"知行合一"的目的等共性.  相似文献   

7.
略论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音祚 《法音》2008,(7):10-12
一近期以来,尤其是"两会"结束后,"和谐"正逐渐取代以往的"斗争"、"竞争"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性观念,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转变。它说明政府既具有开放性的眼光,又能够审时度势,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从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国民。尽管从国家的背景来看,构建和谐社会之路仍旧任重道远,但这毕竟是一个给人以希望的良好开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佛教是最具有和谐韵味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是一种具有时代要求、中国特色、亚洲特征、国际影响的"全球文化意识"。它作为一种文化对话与合作的路径,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和平发展奠定文化精神资源,塑造一个和谐共享的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以人间佛教的社会姿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与海外相关地区的佛教信仰体系展开不同形式的对话与合作,从而在倡导国际文化新秩序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活动。它与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必然联系,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具有表征、构建、指导、唤起功能; 对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应对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构建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需要研究儒家文化传统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观念、理论及实践操作层面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维明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第三代的重要代表人物.自上世纪90年代始,他对"公众知识分子"的命题给予了较多关注,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在其发展历程中可分为两个"断裂"的阶段,即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士"和近代"五四知识分子";而"公众知识分子"是第三个阶段,它跟传统的"士"在"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上具有同构性.但"公众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的"士",也将超越"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心态"和"民族主义"的怪圈.尽管杜先生的理论中内含某种悖论和不切实际的玄想,然而他关于"公众知识分子"和"文化中国"的理论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走向及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慈善公益组织中的一名"老资格"成员,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是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笔者认为在宗教慈善组织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可以从宗教慈善的实践模式和文化模式角度来建构宗教性慈善组织的身份认同模式;而增强公信力,形成"玻璃口袋"效应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最具优势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4,(5):206-211
尽管可以在国家层面或级别的意义上讨论美术的发展战略,但这种做法的根据,在于"国家美术"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即对于政治导向的要求。这种导向本身是一种政治文化,但它并不与艺术自身的自由意识和审美形态相矛盾。国家美术与政治文化的一致性,体现为如何使美术的繁荣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构成部分。对于这些问题,本章的分析讨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即"国家美术"的特性、政治导向及其文化形态、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应问题,并由此指出,艺术"发展"的真实含义是随着时代变化的,而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国家美术"的导向作用往往体现为将国家意愿转换为美术活动中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3.
赵铮先生继承"赵派河南坠子"的优良传统,博乘众长,盈收并蓄,在河南坠子发展史上树赵了一座丰碑。对赵铮坠子艺术进行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是维护河南优势音乐品牌的需要。它既能提炼中原音乐文化符号,又能为作曲家寻找创作突破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诚 《法音》2012,(4):25-27
媒体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人称之为"第四种权力",对保持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媒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观点,即媒介自身比它所传播的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更具有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及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概念分析及回溯表明,在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改革中,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理论已经形成.在这一理论中,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基础上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它以信任-合作机制的生成为基本特征,具有"服务-信任-合作"三位一体的关系图式.  相似文献   

16.
和谐伦理是在和谐哲学思维方法论的指导下关于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协调理论及其规则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人际伦理准则,是为协调非对抗性的社会伦理关系,寻求伦理关系双方的共处和协作的伦理.和谐伦理具有与革命道德所不同的原则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肯定"和而不同"的差异性、提倡"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强调"抑高举低"的互补性可以成为和谐伦理吸取的重要内容.中国社会从革命转向建设,就需要我们从革命道德转向和谐伦理.  相似文献   

17.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家为传统礼乐文明存续作合法性辩护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理性即"辨"是人禽之别的内在根据;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发现了人类具有超出动物"类性之仁"局限性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一种由"辨"而"合"的人禽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独有的历史沿革、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构成了它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无锡是座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太湖明珠"。因此必须深入挖掘无锡的城市文脉资源,延续先贤人文意气,将无锡地域性特征呈现出来,并与无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激发开拓进取精神,拓展无锡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佛廉文化     
"佛廉文化",是指佛教文化中蕴含的许多廉洁、廉政的元素。其既有深厚的佛教哲学思想基础,也有现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其内涵包括缘起性空的世界观、中道的方法论、"无我"的人生价值观、"五戒""十善"的行为规范、因果报应的人生法则、"清心寡欲"的养生之道、普度众生的境界追求等七个方面。其现实意义体现在:对利用和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具有示范意义;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对推动廉政教育具有方法论意义;对反腐倡廉建设具有治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