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冠生 《心理学报》1995,28(3):274-280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此文探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阿德勒的社会情感说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说,建议用系统理论研究需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需要的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斯洛逝世后的30余年,自我实现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为测量工具的编制、自我实现的结构、影响因素、性别差异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在自我实现的结构和特征上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自我实现的性别差异研究上亦缺乏一致意见;但在把自我实现视为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终结状态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父母教养类型、学业成就、学校教育策略、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自我实现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任何人的成功离开自信都将无法兑现,而自信便意味着肯定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要求:人尽其才。这对于鼓励人们树立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几个层次: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第三层次为爱和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人们便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斯洛通过大量调查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论,着重阐述了五个层次的递升关系。由于缺少哲学思辨和逻辑演绎,有待于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予以论证。结合中西方相关的文化成果,可以说,为人生提供主要动力的是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者近于动物性,后者近于神性,人格的成长和完善主要源于后者的制导。生理与安全一般为感性需要,归属与尊重需要使人向社会生成,自我实现需要则体现通天下之志,指向自由而完满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6.
“和平餐桌”心理学:马斯洛的和平心理关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邦春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93-1198
马斯洛是对人类命运带有强烈人道主义关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终其一生,一直以促进社会和平、幸福、构建"和平餐桌"心理学为己任。美国社会现实对新价值体系的呼唤、二次战争的影响、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核武器的威力造成"价值中立"科学迷梦的破碎、美国和平运动的发展表现出的和平诉求等均构成了和平餐桌心理学的社会背景。从安全到幸福的需要层次论、从人性恶到人性向善的人性论、从外在教育到内在教育的和平教育论、从存在价值到自我实现的和平人格论等观点成为马斯洛和平餐桌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从二岐到整合的心理学方法论对后来的和平心理学方法论也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金声 《心理学报》1985,18(1):33-39
通过对行为主义和传统的本能理论的批判,马斯洛提出了“似本能”这一重要概念。“似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概念对于马斯洛需要理论以及他的心理学理论的理论后果,并且列举了一些直接或间接支持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最后,本文指出了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以人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的问题。只有从这种统一出发,才有可能深刻理解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家庭心理培训课上,一位对婚姻深有研究的心理专家对在座的人进行一次心理测试。专家说:"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的爱情分数。你分别列出你的爱情的优点与缺点,每一项占一分,优  相似文献   

9.
“疑似艾滋病”问题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背景.以社会学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对疑似艾滋病问题进行了分析:疑似艾滋病者基于高危行为、恐惧心理和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预测和相信自己染上了艾滋病;并以上述三个方面当作自己已染上艾滋病的证据;从而陷入了自我实现预言的陷阱.  相似文献   

10.
由程京、吴灿新两人合著《爱情与道德》一书,已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多层次地对爱情与道德的关系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其中包括有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关于爱情道德理论的评价,爱情与道德的历史发展,爱情道德的生理、心理基础,爱情道德哲学的反思,爱情道德美学的探索,爱情道德的意义和价值,爱情道德的品格与特征,爱  相似文献   

11.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过程,实际上是来访与辅导共同探寻、建立并达到辅导与治疗的目标的过程。由于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解不同,对其目标的设立也各不相同,而这些差异根本上取决于不同的人性观。高校心理辅导应注重将终极目标确立在来访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之上。  相似文献   

12.
情绪心理学者在婚恋感应上做了许多研究,下面的一个小测验将考查年轻女子在爱情上的心理投入,它能使你更了解自己对爱情的态度。这个测验结果的分析不是对你爱情观念的指责,而是告知你在爱情上"沉迷"的程度,它能使你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进入正常的感情生活,真正得到爱情生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他表明人渴望亲密的感情关系,不甘被孤立或疏离。作为孩子,结交朋友,本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家长应该给予支持。然而,我们家长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正确引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爱情美的伦理探讨在很多学科中,思想家们都对爱情美作过不同的和深刻的研究,象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但是这些学科大多只能揭示爱情美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一些学科,多半也只是从生理和心理体验上来探讨爱情美。这些研究既忽...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个性因素对创造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认为创造力是整个个性的特征和表现。卡特尔曾用16 PF 测量离创造力的人的个性,发现在这些人身上有明显的个性特在存在,马斯洛也认为创造力是自我实现最完美、个性最健康的表现。鉴于此,我们用已通过鉴定的CA—NPI(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对创造力较好的少年被试进行了测试,以进一步证实该问卷的有效性,同时也将创造力较好的少年与常态及超常少年作一比较,看一看三者在非智力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情况。一、被试情况  相似文献   

16.
身边的心理疗法──爱情医学与健康长寿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南宁530001)戴霞广西中医学院陶昌华“爱情医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生理,即爱情与人体健康的科学,这是一门属于身心健康的科学。这是由英国医学家唐纳森首先创立,遂引起了各国医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相似文献   

18.
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沿着JohnRowan(1989)提出是否有两种人本心理学这一问题 ,追溯了人本心理学内部分歧的由来 ,即罗洛·梅与罗杰斯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有关人性问题的争论 ,以及 1986年罗洛·梅对超个人心理学的批评。文章着重介绍了维尔伯 (KenWilber)对这一领域的分歧所做的全面分析 ,指出了两种人本心理学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这两种心理学就是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取向的人本心理学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维尔伯为代表的从自我实现走向自我超越的人本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赵辉辉 《学海》2002,(1):155-157
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以热衷于探索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而著称 ,他强调爱情的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神圣与世俗的契合 ,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 ,笔者通过其代表作《虹》中三代人的不同经历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阐述 ,揭示了劳伦斯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现今来看,服装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流互动的载体,被用来传递许多的信息,服装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以来,人们附加给服装的功能越来越多,服装已经不仅仅是遮寒保暖工具,它可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代服装设计在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必然或隐或显的表达过往中有活力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经验。服饰在追求自我实现、表现个性的同时,能够传递出穿着者的信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我们解释人的特定行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物的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