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問題 近年来,国內算术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一般应用题,但关于学生解答算术典型应用题的研究报导不多。算术典型应用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算术应用题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与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改进算术应用题的教学,和充实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都会有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的研究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在深入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活动,并由此探索低年级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不同思维模式,既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积累资料,又为改进算术应用题教学提供心理依据。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三项指标是:(一)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二)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三)对应用题运算符号特定意义的理解,亦即说明采用解题方法的理由。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解算术应用题的表征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个别交谈的方法及两种心理语言学研究技术,调查了学前儿童对简单算术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通过错误类型分析,证明解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恰当的初始问题表征。儿童对应用题的认识,数量关系知识,以及语言理解能力都在表征构建中起作用。同时,这些知识或能力的发展程度可能促使儿童采取迥然不同的语义加工方式,因此,在语义结构相同的题上也可能产生明显的难度差异。  相似文献   

4.
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时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采用个别交谈的临床方法,被试是学前及小学儿童,共125名,4~8岁,分成5个年龄组,每组25名,实验材料是6道算术应用题。研究表明,儿童解题的认知能力可分为四级水平。在各级水平上,问题表征、算法选择及计算策略的运用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模型。此外,本研究对由Briars、Larkin以及由Riley、Greeno和Heller提出的有关模型也提供了一个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进展评议处1979年对中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得分进行了系统评定。认为要提高儿童的成绩,首要问题之一是确定哪些是成功地解答算术应用题有关的综合能力.权威们赞同解答算术应用题中计算能力是必需的论点但他们并未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艾肯(Aiken)在1972年认为阅读能力在解应用题中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巴洛(Balow)和尼峰(Knifong)、霍尔顿(Holtan)却得出阅读能力只起微小作用的结论。但巴洛的结论(1964)并不可靠,他只挑选了IQ 值某一部分的六年级学生。而IQ 已包括了言语与数学能力,控制了这些因素再作判断,就缺乏鉴别力;尼峰、霍尔顿也并未对35名被试学生直接评定,而是根据他们所做题目中的错误类型及与被试交谈而推论得来的.  相似文献   

6.
加减文字题解决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减文字题指应用加减法运算解答的简单数学应用题。基本类型有合并题、变化题和比较题。人们主要采用四种方法研究解题过程:解答问题、回忆和构造问题、建立计算机模型和眼动记录。过去研究发现语义类型、年龄、难以理解的词句、问题陈述的简约性、题材个人化、问题陈述结构、数量大小、未知集类型和解答问题的方式等因素显著影响解题过程。人们对解题过程提出了两种理论模型,一是数学知识应用模型,一是语言理解模型  相似文献   

7.
田学红  艾薇薇 《心理科学》2005,28(2):371-373
以不同阅读水平的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以比较型算术应用题为材料,对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在总得分上,阅读能力优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阅读能力不良组,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解决问题的总时间上,阅读理解主效应显著,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阅读能力越好,解题时间越少。2)题目类型主效应显著,一致型题得分显著高于不一致型题。在解题时间上,题目类型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2006,29(4):778-781
以算术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数学成绩学生对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及其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由中美两国教育心理研究工作者合作进行。研究对在应用题中加入了无关信息后对小学生解题产生的影响,从时间、正确列式、正确答案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无论是哪个年级、性别或地区,无关信息的加入对解题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本文还对中国学生解题中各年级、男女、城乡学生之间的数据作了比较,以及应用题的列式与语文、算术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由7道真实性算术应用题构成的测试材料研究了207名六年级小学生。首先要求被试解答这些题目,然后对给出的不同解答作出评定。结果表明:(1)我国六年级小学生在无提示条件下真实性思考的人数比例是36.6%,显著地高于真实性解答的人数比例27.3%。(2)在解题真实性思考上,优生显著地高于中等生,中等生显著地高于差生;在对不确定真实性解答的评分上,优生显著地高于中等生与差生,在对常规性解答的评分上,优生显著地低于中等生与差生。(3)提示条件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真实性思考水平,并且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提示条件不影响学生对不确定真实性解答与常规性解答的评分。  相似文献   

11.
12.
13.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9.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