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明守株待兔的真相@明子~~  相似文献   

2.
圣职按立     
《天风》2019,(7)
<正>广东省基督教协会于2019年5月18日,在广州基督教光孝堂举行圣职按立典礼,按立刘晨明子(女)、范俊英(女)、叶海莲(女)为牧师。  相似文献   

3.
风之语     
汪维藩 《天风》2012,(8):39-39
一圣灵,或译圣神,或译净风,景教列慈父、明子、净风为三一真神。可以言说的道,远非真常之道;可以名状的名,远非永恒之名。人间的词汇与言语,何其有限而又模棱,特别在面对永恒时。二万有之初,大地空虚混沌时,神风吹拂于黑暗幽深之渊面。这吹拂,正犹如双翼之覆煦,生命乃被孕育于赐生命之灵。三初人失落后,虽仍在伊甸园中,却感到凉风阵阵。  相似文献   

4.
水的精神     
正我是个喜欢爬山的人。背上相机,带上水,便可以一身轻松地用自己的双脚去了解一座山。但这山一定要有水,潺潺的小溪也好,石缝中细细流淌的山泉也好,有水的山才有山的味道,有水的山才有自然的和谐之美,有水的山才能称之为山。因此,抱犊寨我是爬不上去的。因为爬的过程太过干枯,让人找不到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轻快。倘若有溪水从山涧娟娟流过,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丛生的植被,那  相似文献   

5.
正丹河从山脚下流过,宛如银色的飘带缠绕着珏山,呈现出一派深山藏秀的桃源佳境。不仅如此,珏山还是一处仙家宝地,自古就有"南武当、北珏山"之美誉。珏山在东汉时就被辟为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是北方的一座道教名山。珏山又名角山,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素以险峻、雄奇驰名,被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还有"中  相似文献   

6.
位 于 江 西 上 饶 铅山 县 境 的 葛 仙 山 , 方圆 十 余 平 方 公 里 ,海 拔1096.3米 , 主 峰 群 山环 抱 ,诸 岭 绵 延 ;九 脉汇 聚 ,飞 瀑 流 泉 ;烟 雨晴 岚 ,云 海 变 幻 ;林 木蓊 郁 ,翠 黛 无 际 ;因 东汉 葛 玄 修 道 于 此 , 羽化 登 真 于 峰 巅 , 魏 晋时 乡 人 即 辟 筑 石 庵 祭祀 奉 礼 。 《葛 仙 山 志 》概 括 山 中 历 史 人 文 ,称 谓 “山 不 在 高 ,有 仙则 名 ”, 而 此 山 不 仅 丹台 耸 云 ,山 川 灵 毓 ,且神 仙 威 名 灵 响 四 方 ,古 今 称 颂 形 成 有 “斋期 ”开 山 门 、关 山 门 的宗 教 活 动 方 式 , 传…  相似文献   

7.
段天树 《天风》1994,(2):30-31
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古都荆州城西北20公里,是一片山丘陵,东西、南北各长约八里,名曰八里山;整个山岭呈东西向,有八条,又曰八岭山;此山遍布古时帝王将相陵墓,相传出现过很多名人古迹,故又称八宝山,是著名的风景游区。1981年初。  相似文献   

8.
《论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山相处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山本身就像宽厚的母亲, 人类在大山面前,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心怀一丝一毫的狂妄。山的拙朴高贵,山的仁厚恬静,毫无疑  相似文献   

9.
稠粳山老子庙,座落在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三公里的稠粳山山巅。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天社山,在县南三里,在成都南百里。北枕大江,南接连巅,每益土有难,人多依焉”。又据宋《方舆胜览》载:“天社山一名稠粳山,为老子隐居之所”。该山诸峰拱卫,孤峰高耸,亭亭玉立。遥望如画屏,隐现于云雾中,故有新津十二景之一“稠粳出云”之称。  相似文献   

10.
观音降红蛇 传说普陀山过去到处是蛇,这里本是蛇王盘踞之地。有一次,观世音菩萨过此,见山上风光秀丽,乃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开辟弘法道场,普度众生。菩萨化为一位渔姑,向蛇王借山作为修炼道场,但蛇王哪里肯依。菩萨问他有何本事,定要占据此山。蛇王答道:“我能现出原形,绕此山三匝。”菩萨笑道:“你真能现原形绕山三圈,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这个本领,那怎么说呢?”蛇王慨然道:“此乃区区小技,哪有不能道理。倘若不能,我一定把此山借给你,决不食言!”  相似文献   

11.
山水人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山,有水,人生才是健全而美丽的。山是屹立的伟人,水是流动的诗韵。有山,有水,山明水秀;大山藏着你的梦想,流水滋润着你的心灵。当然还有绿树,还有鸟语,还有花香。最好是松柏,或者是银杏,他们都有昂扬强健的生命;山中有秋菊,也可以是幽兰,她们都是清心养目的良药。久居城市,不见山,不见水,缺少山水的滋养,生命难免要枯萎。漫步一小  相似文献   

12.
东汉永元年间,为寻修道宝地,祖天师独携弟子王长远离尘境,游淮至鄱阳。此处附近有一山,名叫逍遥山,天师见此山颇具仙人之相,便在此处结炉炼丹,借此弘道扬玄。不想惊动了此山山神,山神心生不忿,自思:此山原称鄱阳山,当年南华真人庄周见此山钟灵毓秀,便以他《庄子·逍遥游》为此山命名,后玉帝册封我为此山山神。你张道陵招呼也不和我打一个,便在此处结炉炼丹,要不是看在你是太上老君的大徒弟,还是玉皇大帝御前四大天师之首,定要推倒你的丹炉,把你赶出此山,让你炼丹不成。不过,既然是炼丹弘道,就先看看你炼出个什么东西来再说。三年间,祖天师和…  相似文献   

13.
在锦官之城——成都以南新津县境内有一座名为老君山的道教仙山。老君山古称天社山、稠山。据传,自古以来老君山是祭天的神圣空间,但它的主要法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1,(4)
云居山真如禅寺为我国佛教著名古刹之一,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周田之上,云居山五老峰之前,万山叠翠,一境清幽。山顶有山,复有平地,松风习习,翠竹葱茏,白云悠悠,常年云雾缭绕,遂名云山。唐代高僧道容及司马头陀首次登山发现其景,始治基。煞费苦心,终于建成巍巍佛寺。千百年来高僧  相似文献   

15.
梁山是宜都市潘湾乡土家族著名的道教名胜。梁山道观素有“南武当”之称。闻名湘鄂五县两市的梁山紫皇观,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梁山原名筐山,海拔920米。据《宜都县志》记载,宜都有高筐山,相传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筐然。清代《宜都县志》又载:梁山为邑中诸山冠,环大梁、群山皆拥戴朝拱,故名梁山。此山方圆8平方公里;历来就有朝梁山,暮武当之说。梁山有100余种珍稀动植物,自然地貌奇特,有龙头、龙眼、藏金洞、雷劈池、打子岩、九仙崖、探母沟、梳妆台、金顶、百余年的桂花树等景观,鬼斧神工。登上山顶有览众山小之感。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6.
碧霞元君信仰与北京的“五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过去有五座最著名的碧霞元君庙,号称“五顶”,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和中顶。庙为何称“顶”?清末震钧《天咫偶闻》解释说:“盖北方多山,庙必在山极顶,因连类而及,谓庙亦曰顶,此土语也。”①这一解释未免牵强。庙不一定“必在山极顶”,有很多庙就建在山脚下和半山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笔者在閤皂山收集到的数块道士墓碑等材料,结合已有文献,探讨唐到清代閤皂山宫观及其灵宝宗坛传承的历史,到清雍正十二年,閤皂山灵宝派共传了73代。此外,文章订正了明代俞策《閤皂山志》几处错误记载,补充数位在閤皂山较有影响的閤皂宗传人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10月26日,由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主办的"2017(首届)牛首山佛顶艺术文化周"在南京牛首山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宗性副会长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宗性副会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牛首山佛顶艺术文化周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牛首山是牛头禅的开教处和发祥地,有"江表牛头"之称,佛教文化底蕴深厚。2015年10月,佛顶骨舍利被恭迎至牛首山安奉,并举行了隆重的  相似文献   

19.
禅宗主张“不上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禅机禅意,本是“以心传心”,“微妙法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能说破的。于是,禅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不过,历代禅师又都“老婆心切”,“不离文字”,方便说禅,接引学人。于是,禅之实际理地,便又有径可循了。这禅门途径,便是如来禅与祖师禅一线了。我们先来看一段禅宗公案。青原惟信样师上堂:“老借三十年前未参祥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者(这)…  相似文献   

2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