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立宪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经济制度的规定也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和平时期宪法经济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的立宪与行宪史来看,宪法中的经济制度规范不仅是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的当代经济制度变迁也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并呈现出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与中国发展国情相联系的特色性,与中国现代化改革进程相联系的时代性,以及与中国现实发展相适应的恒定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制度入宪肇始于德国的<魏玛宪法>,自此,许多国家的宪法开始出现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国家干预的条款.然而,由于对经济制度的宪法属性的忽视和对宪法政治功能的偏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宪法规范的形式明确规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然而私人财产权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的平等,某种所有制经济能否占"主体"地位应视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应由国家基本法直接规定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主次地位.本文基于经济制度宪法属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模式,以期避免经济制度因不科学的设定而频繁修改,使其能够稳定地指导经济立法和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制度的特色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充分地保障了社会全面发展,成功地抵御了国际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现行宪法颁布实施9年多了。9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适应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我们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总章程。9年多来,它在我们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改革开放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而,人们的宪法意识日益增  相似文献   

5.
宪法与佛法     
释隆印 《法音》2015,(2):59-60
<正>"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宪",词典解释为"法令"。顾名思义,宪法乃"法上之法",亦即"万法之宗"。它是所有法律的立法依据,所有法律均诞生于宪法之下,服从于宪法精神,不得违背宪法。近二百多年来,世界上存在过的和当前存在着的各国宪法,数量非常之多,而每一部宪法的历史背景以及内容均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宪法基本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目前较为广泛地被概括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论者以为,这样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使我们既能大胆地、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可消除全面改革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耽心。这种用心是好的,但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却是值得商榷的。为了搞好经济体制改革,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迎锋 《学海》2003,(5):198-199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第 1版 ,5+2 60页  《宪法变迁论》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门研究宪法变迁问题的著作。正如李龙教授所作的序中谈到 :“对这一课题 ,中国的宪法学者以往甚少关注 ,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和解答 ,因此 ,本书的出版 ,可算是朝着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重要意义 ,应予肯定。”这是不言而喻的。其实 ,宪法变迁问题一直得到宪法学者的关注。宪法学界曾就“良性违宪”问题发起了一场讨论 ,其中涉及到宪法变迁的问题。尽管这一场争论已经告一段落 ,但宪法变迁问题在目前日益热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无论在经济学、法学或哲学的理论研究中,“经济制度”这个概念都是被当作经济基础的同义语看待的。但是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却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经济制度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仅从经济基础、物质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和把握经济制度,很难解释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甚至导致理论研究中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原道》2015,(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儒学面临了全面的"去建制化"困境,民初制宪中的儒学"入宪"与"出宪"是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在儒学最终告别宪法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彻底地"去儒家化"。但宪法是现代政治最重要的价值载体,复兴中的儒学不可避免地再次面临其宪法定位的问题。现代的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正式重启了有关儒学宪法性意义的讨论。不过,两者都过分地偏重于儒学直接的宪法性意义。而实际上,儒学间接的宪法性意义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它亦是儒学在现代宪法中最有可能的定位。儒学应该以"公民宗教"的身份间接地支持中国的宪政主义,同时,它还应保持其独立的价值系统的地位,以对现代政治与法律形成外在的批判、制约。  相似文献   

10.
一部光辉灿烂深得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了,交付全国人民学习讨论,这是当前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宪法,从学习中吸取力量,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我们长宁县各族人民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县委的领导下,正在学习宪法修改草案,我多次参加了县政协组织的学习讨论会,又列席了长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讨论会。在学习中,我认识到这部宪法是完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它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