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宗澄 《法音》2023,(10):5-16
本文探究的“但空”思想,是特指吉藏(549-623)对《大智度论》中提到的“但空”之文的一种解读,而吉藏对《大智度论》中“但空”的解读,明显带有时代的印记,这与吉藏所处时代文化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南北朝时期,正是唯识学所依的论典《地论》《摄论》传入并流行的时期,在逐渐形成的“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种种新思想的碰撞下,吉藏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刚经》的道德观,具体体现在平等观、慈悲观、福德观、功德观诸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刚经》义理就是人生道德学说。《金刚经》诸道德观都受般若智慧统摄,都是建立在《金刚经》所宣扬的“无住生心”、“空有不二”等宗教义理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萨尔吉 《法音》2003,(7):17-22
一、问题的提出吉藏在其《三论玄义》中写道: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毘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昆勒门(此云箧藏),四者非空非有门?坏冒闳舴奖阊济牛蚨橛屑Qв诳彰牛蚨榭占QЮダ彰牛蚨橐嗫找嘤屑QХ强辗怯忻牛蚨橛蕹章邸!盵1]吉藏这段话引的是龙树的《大智度论》,但有所改动。原文只提到了三种法门[2],吉藏加上了一个“非空非有门”。至于说吉藏这样改动的依据何在,这里不是我讨论的对象。我感兴趣的是其中提到的阿毗昙门和昆勒门。在《大智度论》中,“昆勒”被写成“蜫勒”,关于蜫勒正确的写法及对应的原语,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张化蒙 《法音》2004,(2):17-23
无论是中观学派,还是整个佛学界,甚至教外研究龙树(约2—3世纪)学者,都认为“毕竟空”是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在研习中观学时,发现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关键不是“毕竟空”,而是“二胜谛”。此一观点,笔者在拙文《龙树对“缘起”“空”“中道”思想的统  相似文献   

5.
因为鸠摩罗什的经典译本中出现了三次系词"是",《中论·观四谛品》第18颂在汉语佛学中又被称为"三是偈"。此颂在中国佛学史上地位重要,天台宗的圆融三谛思想即从此发挥。近代以来,学者通过解读《中论》梵文本,对天台的解读产生质疑,但诠释经典的义学努力和经学训诂本身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中论》诠说系统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哲学史和文化史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细致同时带有比较视角地对吉藏《中论》诠释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吉藏《中观论疏》中关于《中论·观四谛品》第18颂的四种诠释做了较为细致地分析,以期突出吉藏所代表的汉传佛教中观义学体系的特色和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爱梅  胡海龙 《法音》2022,(2):12-15
<正>一、吉藏后期思想的转变及其主要争论三论宗,是以弘传“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要义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宗派,吉藏是三论宗的实际创宗祖师。中国三论宗与古代印度中观学派既有继承关系,也有所区别。印顺法师曾在《空之探究》中强调过,《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与原始佛教的关系紧密,而中国三论的研究者深受大乘般若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智■(538-597),为我国天台宗开宗祖师(一说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俗姓陈,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智■的思想,主要是将《法华经》的意旨与龙树的思想,加以中国固有思想,体系化而成的。他将佛教典籍分成五类,将佛陀之教化方法与思想内容分成四种,形成了天台宗自己的判教。智■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台三大部”之《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与《摩诃止观》,另外就是被称为“天台五小部”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  相似文献   

8.
《金刚经》乃佛学大乘之经典,其言小旨大,内蕴丰厚。如《金刚经》在语言背后所展示出佛之平实、自然的生活境界;《金刚经》透射出"当下见性"、直至人心的"空慧"之智;《金刚经》"空"慧所蕴藏着圆融无碍、闪烁辩证光辉的"中道"思想乃至其以"心灵教育"普度苍生的大乘境界,仍旧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9.
田光烈 《法音》2003,(6):9-12
《金刚经三义》载于《吕贗佛学论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出版)卷一。《金刚经》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先说境空,次说慧空,后明菩提空者,盖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为诠也。金刚为金刚杵的略称,古代印度的一种武器。在佛法中,则为象征破迷开悟的武器,象征菩提心的金属的法具。般若,又曰波赖若,译曰智慧。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觉有三德,一为实相般若,是般若理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是为所证之理体;二为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为方便般若,分别诸…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语     
《法音》1991,(9)
在我国汉地佛教界流传最广,读诵最多的大乘经典当首推《金刚经》。可以说,这部经代表了大乘佛法的思想核心。这部经为我们学佛人提示了一个至为切要的问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法是心地法门,吾人成佛作祖、流转生死,无不因此心地之造作,那么作为一个佛弟子应如何改造自心,圆成菩提呢?这正是《金刚经》的宗趣所在。正因为如此,此经历代备受推崇,代代讲说、注解不断。然因此经文字艰深、义理玄奥,虽有历代注疏,初学恐亦难握其要。有鉴于此,陈明晖居士在《<金刚经)宗要释沦》一文中,将自己研读《金刚经》的心得体会,钩玄提要,用现代知识加以阐述。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使更多的学人研习《企刚经》,增长般若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三论宗僧侣对于弘扬《华严经》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吉藏所撰之《华严游意》便是此系华严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华严游意》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吉藏对于化主一异与本迹问题、净土四义与净秽二土问题、同明因果与因果不同问题的诠解。既关涉到《华严经》的核心经义,也体现出三论学派尤其是吉藏对于《华严经》的特色诠释。吉藏以三论宗特有的论辩模式、根本预设、四句及二谛理论等,借《华严经》经义而畅游本宗之宗义,这可说是吉藏华严思想之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余早岁治佛学,十年后始发心学佛。其间历经万丈红尘,所读佛经俱为蒙尘矣。一日忽起重读《金刚经》之念。才读起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著衣持钵—…·佛言:善哉善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俯仰之间,一时泪如泉涌,痛哭不止。因有是作。青灯黄卷如许年,情天恨海泪已干。一日重读“金刚经”,一俯一仰一潜然。重读《金刚经》@游春  相似文献   

13.
月称(Candrakirti)是印度第7世纪中观学派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他撰写的《清净句》是解释印度佛学家、哲学家、著名中观学者龙树之《中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是对此书第20品的研究,我们根据月称所传龙树《中论》梵本,重新翻译了龙树该著作第20品的颂文;深入地比勘了《中论》第20品四家传本之异同;详细地解说了月称此品注疏的要点;并据以对三论宗祖师中国隋唐时期著名佛教哲学家吉藏关于本品“总别十双”的分段科判思想给与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此疏古作六卷,金陵刻经处会入经文,作十卷,与《玄义》合刻。历代疏释此经,三分科判,盈缩不同。智者之科,以《序品》及《寿量品》天龙集信相菩萨室为序分,自《寿量品》四佛告说及《忏悔》、《赞叹》、《空》三品半为正宗,以下十三品为流通。正宗之中,《寿量》明常果为宗,《忏悔》灭恶,《赞叹》生善,《空品》导成为用,尤以《忏悔品》及《空品》为宏经之纲骨。《五悔法门经》即《金光明经·忏悔品》别译,为西土行人昼夜六时行道之通轨。是故受持此经者,应先谛了此疏,识忏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宋太祖赵匡凰早早地就离丹了寝殿,来到书房之中,沐手焚香,认认真真地诵读起《金刚经》来—这部佛经,是他自己毕恭毕敬地书写下来的:他讨厌那种千篇一律的刻本“印刷体”,而宁愿一笔一划地亲自来恭录出这部著名佛经。晨起诵读手书的《金刚经》,这是他多年来生活规律了,满朝文臣武将,居然没有一个人知晓皇上的这个“秘密”。但今天却不幸被一个大臣撞见了。那位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奏事心切,闯入禁中,看见了皇上面前未及掖严实的《金刚经》,一时愕然:他从不知道皇上读佛经。君臣相视,不禁尴…  相似文献   

16.
《文殊说般若经》在般若类经典中特色鲜明,它在强调般若的同时,也强调禅定,主张"甚深般若"与"一行三昧"的结合,这与南北朝后期佛教界提倡"定慧双修"的新趋势非常契合,因此,此经译出后,逐渐受到佛教界的重视,与《摩诃般若》一起成为最流行的般若类经典。隋唐时期《金刚经》的流传更为普及,一些重要宗派的创始人都很重视《金刚经》,天台智、嘉祥吉藏、牛头法融都有《金刚经》注疏。特别是禅宗神会以《金刚般若经》取代《文殊说般若经》。神秀门下,也都适应这一趋势,以《金刚经》作为般若经的代表。此后,中国佛教主要笼罩在禅宗之下,《金刚经》便成为最为流行的般若类经典。  相似文献   

17.
《文殊说般若经》在般若类经典中特色鲜明,它在强调般若的同时,也强调禅定,主张"甚深般若"与"一行三昧"的结合,这与南北朝后期佛教界提倡"定慧双修"的新趋势非常契合,因此,此经译出后,逐渐受到佛教界的重视,与《摩诃般若》一起成为最流行的般若类经典。隋唐时期《金刚经》的流传更为普及,一些重要宗派的创始人都很重视《金刚经》,天台智、嘉祥吉藏、牛头法融都有《金刚经》注疏。特别是禅宗神会以《金刚般若经》取代《文殊说般若经》。神秀门下,也都适应这一趋势,以《金刚经》作为般若经的代表。此后,中国佛教主要笼罩在禅宗之下,《金刚经》便成为最为流行的般若类经典。  相似文献   

18.
华严宗二祖智俨受到《华严经·贤首品》和《华严法界观门》的启发而提出“十玄门”,建立“古十玄”体系;三祖法藏则在二祖“十玄”思想的影响下,经过三次思想的演变,才将“古十玄”改造为“新十玄”。“古十玄”并非限于智俨,法藏的早期“十玄”学说也是“古十玄”,而“新十玄”应是《华严经探玄记》的“十玄”思想。  相似文献   

19.
(39)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在说法开头的时候空生己经问过了,即所谓善现启请,因而释迦佛陀开始说法,说出这部《金刚经》。《金刚经》的全部内部即是回答空生的住心降心的问题,也即修心修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莉雅 《法音》2022,(12):46-51
<正>憨山德清(1546-1623)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吕澂曾经评价其为四高僧中最为出色者,因为他,“由台贤所代表的中国义学在此时又来了个回光返照”[1]。憨山一生著述丰富,其中他的《金刚经决疑》在众多关于《金刚经》的注疏中是较为特别的一部。其特别在于,一方面,他不再延续过去逐字逐句地注解经文的方式,而是以高度融合与概括性的思想来论述《金刚经》的主旨,这其实也是宋明以后的许多《金刚经》注疏不同于唐及以前对此经的注疏之处;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