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智顗“三谛圆融”的学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谛圆融,是天台宗实相论的根本原理。本文追溯了南北朝的二谛义之争,从中抽绎三谛思想的理论源起,论证法华圆教里的三谛就是二谛,揭示三谛圆融的实质就是“圆融相即”,说明智顗的实相论调和了“言教”和“境理”的矛盾,达到了本体论与真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唐思鹏 《法音》2003,(5):11-16
三、超诸寻思是胜义谛上面说过,胜义谛相是离言语的不二相,若欲实证胜义谛者,也就无法用言语概念来推比寻思拟议而证了。所以《解深密经》中佛陀说:胜义谛是诸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而诸凡夫依于寻思,对胜义谛一者辗转所证,二者有相所行,三者行于言说,四者有诸表示,五者起诸诤论。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超过一切寻思境相。1、胜义谛是内自所证非展转所证胜义谛相是诸圣者内自所证的境界,所谓内自所证者:唯识常言:众生各一宇宙,各一满分世界。何谓满分世界?《成唯识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  相似文献   

3.
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是传承印度大乘中观学派思想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佛教真理学说的核心内容"二谛"说为中心,从吉藏的思想渊源、吉藏对三论教学的阐发以及吉藏对方法论的创新等三个方面,对吉藏的佛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揭示吉藏在发展大乘空宗而开创的独特佛学理论上的内在脉络,指出二谛是教与中道之理、是吉藏二谛思想的根本所在,而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在吉藏的方法论以及整个三论宗的教学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胜义谛又名真谛、第一义谛,此对世谛或名世俗谛而言。谛是真理的意思。真理有二:一是相对真理,二是绝对真理。世俗谛多为相对真理,胜义谛多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由世间有漏智慧所通达,绝对真理由出世间无漏智慧所亲证。故胜义谛者,世尊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说:“若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胜义谛。”[1]此中的“义”即是境,“胜”即殊胜的无漏智慧,意思是说,真如实相的绝对真理,是最胜智慧所行(证)之境,故名“胜义”。胜义谛既是绝对真理,当然绝对者,非转变性,非虚假性,常恒如如,故又名“真谛”。真谛于诸谛中第一…  相似文献   

5.
《成实论》的两重二谛理论,将空有问题安立在不同层次上,论述了修行中的次第。于此主要研究一下“二谛”这一重要观念在《成实论》中的特定形态和内容,以及在此架构中五阴、涅槃、四谛的空有问题,从而探讨此论两重二谛安立的原因,以及其对有部学说的扬弃和对大乘空观的靠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明介绍了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靑的佛教哲学思想,阐述“三谛圆融”同龙树《中观论》的思想渊源关系。同时比较了圆别二教中道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慧思被尊为天台宗祖师,素以解、行并重著称。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融合大乘义理的止观修行思想之中。慧思的大乘止观思想,与大乘佛教核心范畴二谛紧密相关。慧思基于二谛阐述大乘止观法门,同时,通过大乘止观思想的论述来开显二谛。基于第一义谛"心体平等义"以及世谛"心体缘起用义",通过真心与染性、理体与事相、止行与观行三个方面的阐述,慧思安立了"真心本具染性"、"心外无法"、修止行离世谛、修观行知世谛等命题,由此开显真、俗二谛与止、观二门之互摄圆融。  相似文献   

8.
唐代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出的四重二谛理论,不仅利于契会唯识中道,突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之关系,更利于修行证果,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殊胜之处。  相似文献   

9.
《谛义证得经》是古印度重要宗教派别耆那教中影响最大的经典。这一经典构筑了耆那教系统的理论体系。它重视通过智慧获得真理,提出了"七谛"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该经表明了耆那教的主要宗教和哲学思想。《谛义证得经》通过"命我"和"非命我"的范畴,论述了耆那教关于生命现象和自然事物的主要理论;通过"五种智"的理论,展示了此教在认识论上的主要观念。《谛义证得经》对耆那教在历史上的成熟和发展起了较大作用,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佛教“涅槃”说,其内部的各个派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涅槃”说。其中,尤以大乘中观学派的“涅槃”说而独树一帜。中观学派以“缘起性空”为出发点,提出了以“实相为涅槃”的“涅槃”说。其于强调(涅槃的)“实际”同“世间际”的毫无差别、二者均为“性空”(无自性)且不可执著的同时,亦将涅槃之理想境界的追求立足于对世间事物之实相及其空性的把握和体悟上。而于“空”的理解则离不开“二谛”之“观”。因此,若从世间际到实际是为通向“涅槃”之必由之路的话,那么,“二谛”之“观”则可谓是该“必由之路”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1.
二谛就是俗谛和真谛。“谛”是实义,即非虚妄。审实不虚,谓之为谛。二谛之理难晓,涵义浅深有异,从来争论较大。如《法华经玄义》卷二下所指出:“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妙胜定经》云:‘佛昔与文殊共诤二谛,俱堕地狱。至迦叶佛时,共质所疑’。二圣因地尚不能了,况即人情强生去取。……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  相似文献   

12.
中道是佛教的一种不偏不倚的最高真理和众生成佛的中正大道,也是佛教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者,《中论玄义》认为:一、依名释义,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二、就理释义,中以不中为义。三、互相释义,中以偏为义,四、无方释义,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又,它还指出中的种类有四:一、一中,即一中道。二、二中,谓世谛中、真谛中。三、三中,即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四、四中,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对中。  相似文献   

13.
古籍中“善”语词的用法虽然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无不指向“好生活”.“善”语词的本原性意义蕴含于“善”字的内在结构之中.“善”字从“羊”从“菇”,与膳相通,字面意思是竞言羊为美味.其本原性含义包含着俗、神二谛,其世俗谛是古人对以羊肉为代表的美食的称道和希冀,其神学谛则是事神以致吉祥.“善”的伦理义内在地包含于活人与先人的伦理关系对待之中.而羊,在这种关系调解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释则生 《法音》2012,(2):17-21
唯识宗内部对二谛的安立并不统一,对外与中观宗形成了空有之争,其主要原因是二谛的安立标准不同。而探讨唯识宗中道的论文对二谛并不明确,本文主要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唯识宗中早期文献探讨唯识宗二谛。《成唯识论》的思想不便加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揭谛”是佛经咒语翻译中产生的音译词,最早见于中古汉译佛经;入唐后“揭谛”表示广义上的揭谛信仰,用于表示多种信仰形式,这种用法反映了本土揭谛信仰的形成与盛行;明清时期,“揭谛”可以用于表示佛道文献中的神明,这是揭谛信仰人格化的具体表现。语言所指只是表层形式,其内在所代表的宗教信仰的发展才是推动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揭谛”词义演变反映了中国本土密宗的形成、盛行以及孕育于此的揭谛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佛教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考察,即:印度大乘佛教的“二谛”理论、印度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二谛”理论的主要区别、二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二谛”理论在佛教发展史上的主要作用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谛相资念佛报国申宝林近年来,我们佛教界流传着两句话:“爱国就要守法;爱教就要持戒”。这两句话概括了广大佛教徒所熟知的“爱国爱教”精神的具体化,易持易记,方向明确,目标鲜明。净土宗在古代由我国传入日本后,发展兴盛,对净土经典的注释,亦殊繁荣,仅《无量...  相似文献   

18.
张化蒙 《法音》2004,(2):17-23
无论是中观学派,还是整个佛学界,甚至教外研究龙树(约2—3世纪)学者,都认为“毕竟空”是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在研习中观学时,发现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关键不是“毕竟空”,而是“二胜谛”。此一观点,笔者在拙文《龙树对“缘起”“空”“中道”思想的统  相似文献   

19.
禅宗发展到北宋中叶,逐渐由原来“不立文字”、“离经慢教”的内证禅转变为“不离文字”、“以教说禅”的文字禅。禅宗的这种转变,与儒道语言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文字禅“因言显道”、“见道忘言”的提法就分别与儒家“文以明道”、道家“得意忘言”的观点渊源有自。当然,文字禅在兼采儒道的同时又运用佛教的二谛思维使儒道矛盾的语言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调和。  相似文献   

20.
正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只能以自身已有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异质文化,理解始于"前理解"而完成于"视域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不断理解和述说佛教的过程,必然会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在唐代初步完成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具备"儒式出世观"特点的中国佛教形态,即"佛教儒行合而为一"。这亦不违背佛教"二谛"建立,胜义空性("胜义谛")建立于世俗缘起("世俗谛")之上:构成中国僧人"前理解"的中华文化即是"世俗谛",在唐代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体系,这是唐代中国社会的约定俗成,而"二谛"建立本身就是"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