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南从中国传统精神与西方表现主义中汲取养分,致力于实现大写意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他敢于突破陈规旧俗,立足于时代,不断发掘笔墨的表现性和可能性。其绘画艺术体现了写意人物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进程中,中国画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追求的有力结合。通过梳理分析李世南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其艺术发展规律,以期探究李世南的笔墨表现形式及艺术观对人物画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宾虹的笔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白宾虹"时期,另一个是"黑宾虹"时期,他对笔墨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宾虹曾经两次到过桂林进行旅行写生,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桂林的山水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晚年时期他还根据记忆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而,黄宾虹在桂林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后来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笔墨特征上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老十(1957-1996年)作为"新文人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上具有突出的成就。纵观李老十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注重笔墨表现,根植传统而富有新意,同时可以看出他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取法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李老十绘画的形式语言特色,从传统笔墨的取法、民间美术的借鉴以及西方绘画的吸收等三方面入手,力求从画面语言构成上对李老十中国画作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气派""写生""笔墨"放入近现代中国绘画历程中进行定位和考量后发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画家们只有把握住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并通过锤炼能够表达这一艺术精神的笔墨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颜倩 《美与时代》2023,(9):78-80
婴戏图是传统中国画重要的绘画题材。婴戏图主要表现生动活泼的孩童形象,具有传递各阶层的愿望等文化内涵,多以写实性的工笔画形式进行表现,到明清之际出现了写意性的表现方式,发展到现当代,中国画中以儿童为主体的绘画呈现以写意表现为主的趋势。将20世纪杰出的写意人物画家周思聪的儿童题材绘画与中国传统婴戏图从题材内容、笔墨技法、艺术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她笔下婴戏图的呈现分析其具有立足于时代表达个性和基于传统实现突破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徐悲鸿采用严谨的写实主义手法将素描当成基础并融入到中国特有的笔墨之中,并对素描教学和中国画教学提出了一套严格的系统化的适用的训练方法,在素描与笔墨的转换中方法灵活,对人物画创作的深入表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笔墨创作具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用笔的技巧、用墨的方式、线条的运用等。画师进行创作时,根据创作灵感与构思布局,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用,根据画作的艺术表现意境,进行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的技法运用,根据创新要求,对线条运用进行创新,使得中国画笔墨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文章就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程十发是继任伯年、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个海派绘画的高峰。他主张对古今中西艺术传统广收博取,并执着追求传承弘扬传统水墨情怀。程十发对国画本体的思索和探索,其艺术的广博性与现代品质亦早已超越了"海派"的局限。他为中国画现代革新展现出新的思路与方法,不仅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还对中国画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写意人物画是程十发绘画的重要题材,是他全部的艺术创作中非常有特色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十发在中西文化的辨析中,找到中国写意人物画在形式、题材、笔墨上与传统精神和时代情感的同构。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从而使他的人物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笔墨技巧;而他从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入手,找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新的契合点,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自己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给中国写意人物画带来一种崭新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笔墨,作为构成中国画最为基本的元素,是中国画传达和表现美的一种基本的绘画语言,作为国家与艺术的标志,它不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而是要体现最真实的艺术精神的写照,它与时代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现如今如何表现当下笔墨形式又不失去我国文化精髓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国画笔墨在各个时代下的不同特点,来浅析中国国画笔墨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开始探索精神之旅,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从单一格式化迈向多元化。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开始在工笔画中融入西方油画元素、日本绘画表现语言以及其他美学元素,再通过缤纷多彩的色彩表现出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意境也相应发生了调整,要求当代艺术家具有开放性思维,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而创作出更富有内涵和多样性语言元素的工笔人物作品。文章主要阐释了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发展历史和表现技法,并概况了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对工笔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画的全部,所以离开笔墨也就谈不上中国画了。中国画是通过传统笔墨语言表达古典哲学思想、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笔墨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传统绘画纳入学院美术教育后,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科学造型的大门。水墨人物写生与传统中国画临习、人物素描等相关课程共同构成了水墨人物画专业的基础教学科目。创建当代中国画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是不断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墨人物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受益于科学造型的滋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当代水墨人物画如何将其积淀着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较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傅抱石在绘画上的实践,使得传统山水画有了新的面貌,尤其是其留学日本和长期写生后创作思路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人以启示。通过研究其作品,获得关于花鸟画笔墨、布局、题材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古人笔墨形式,更不是如西方素描对现实景象的照搬照抄,而是画者将客观物象加以主观思想提炼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有赖于画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修养,借以画面传达出的一种文化精神,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北地区,山多地少、岩溶广布,有着错综复杂的丘陵。丰富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各地的画家为之挥毫泼墨,造就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家。以桂北地区的山水为题材,知微见深,深入发掘桂北地区山水所蕴含的自然属性及人文内涵,通过对众多画家描绘的桂北山水画作品笔墨语言分析、研究,探求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特征及创作规律。通过艺术家们对桂北山水形态审美意趣的笔墨表现,来探讨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传承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我国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中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由于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容逐渐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基于此,对人物画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创作价值和对"主题性"创作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实现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运用笔墨进行创作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笔的运用技巧、墨的比例关系、线条的运用等。画家在创作时根据创作意图及构思布局等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等,借助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等技法来展现画作的意境,并运用线条进行画作创新,从而使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故对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在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和审美将中国画的成因、图示价值、语言特征形象地展现出来,对中国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国画中笔墨心象的表现及审美进行全面探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黄胄先生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大家,其人物画一改清末民初人物画程式化的惯例,在题材、技法、笔墨上进行创新,对中国人物画的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画家黄胄终其一生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源泉和创作的灵感,将生活中的感受和对民族的情意倾注于笔端,创作了许多气势恢弘、酣畅淋漓、反映时代新气象的人物画巨制。黄胄的水墨人物画作品,笔随意使,墨由情生。具体表现为:在用笔上,意到笔随,意在笔先;在用墨上,水墨与重彩相结合,墨色变化丰富,赋彩雅致,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画家张尔闻对贺兰山水情有独钟,其山水画在情感表达、地域表现、绘画语言方面独具特点。张先生创作注重写生的作用,其笔墨运用、情感表达重视发扬写意精神。从传统与现代、意趣、表现视角等方面对张尔闻的山水画风格进行探析,对其形成独特的贺兰山山水表现风格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