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氏朝鲜以儒立国,严守夷夏之辨,在明清易代后对中国心生鄙夷,导致其固步自封。燕行使北学派的奠基人洪大容对夷夏之辨进行了深入反思,他晚年的作品《医山问答》中体现了他成熟的新华夷观,而其理论基础"以天视物"正来源于《庄子》的"以道观之"。  相似文献   

2.
赵爽 《孔子研究》2023,(1):148-156+160
《庄子》和《易传》的“言意之辨”开中国哲学史上“言意之辨”的始端。《庄子》重视“意”的追寻,《易传》关注何以“尽意”。《庄子》《易传》的“言意之辨”,皆认识到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认识到“言意”在显现最高的本体时的价值定位、实现路径,以及以直觉、体验之实践性来达致最高本体的可行性。但二者的言说方式、具体内涵、目标旨归的差别,则凸显了儒道的学术立场、致思路向、精神风貌之异质。结合《庄子》《易传》“言意之辨”比观,可见二者对“言意之辨”做由认识论到境界论的转换,“意”的追寻即为对终极之“道”的体认,儒道不同的精神追求不仅以“言意之辨”为立基点,以“意”的追寻为终极旨归,且分别体现在二者具体的体道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篇,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名篇,然而本文有许多艰涩难懂之处,远在魏晋时期,人们就认为“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①。比如庄子为什么要连讲两遍大鹏故事,篇末几个故事与前文是否有联系,“宋人资章甫”一段的错位等问题,就是准确理解《逍遥游》需要加以辨析的问题。辨析这几个问题,需要从《逍遥游》整篇的结构谈起。《逍遥游》从大鹏与小鸟(蜩、学鸠)的差别写起,再用汤与棘的谈话进一步说明大鹏与小鸟的真实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这些都是比喻。文章紧接着进入比喻的本体,阐述圣人与一般世俗官员的差别:圣人好像大鹏,世俗官员好像小鸟,小鸟不相信大鹏的存在,就好像世俗官员不相信圣人的存在一样。  相似文献   

4.
庄学家们或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理解为庄子笔下象征最高精神境界的逍遥者形象,或将其理解为系列有待者中的一个阶梯,这些分歧的解决端赖于《逍遥游》各环节结构关系的理解和鲲鹏寓言在《逍遥游》中地位的界定。本文即由此争议出发,分析了种种分歧背后的根源,讨论了这种种理解的误区所在。文章进而提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文献理解方式,将鲲鹏寓言重新定位为《逍遥游》的引言,其意义在于兴发出"小大之辨"。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阅读《庄子》内七篇的义法:在注重获得庄子整体理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各个不同语义层次文献的相对独立性。每一语义系统的意义应该首先在其系统内部推敲、寻求;任何来自此系统之外的意义要想安放到此系统的理解中,都必须和系统的语义无矛盾;一旦发生矛盾,首先应该作出调整的是来自系统外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  相似文献   

6.
陈赟 《现代哲学》2020,(2):115-123
对《庄子》自由思想的主观化解释取向,表现为解除自由与天理所表达的客观秩序的关联,通过去政治化方式达到对自由的审美化、境界化、心理化处理。这一解释取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充分。充分理解《庄子》的自由思想,必须重视对《庄子》自由思想最核心的“天地之正”,后者关联着天道的视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具有一定的张力,前者表现为万物各自遵循自身本性而呈现的自然秩序,而后者可以理解为这一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异。自由与“天地之正”的关联在于,它来自天道的自然秩序中的深层被动给予性,又以存在者自己的存在参与并承担这种给予性,完成这种给予性,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然”。  相似文献   

7.
道的原义是道路,后引申为正确的方法。"《老子》之道"的内容是无为而自然。从正面来说,在《老子》看来,顺由事物自己而生存才是万物正确的生存方式。从反面来说,不加人为干涉才是正确的方法。因此,万物的生存不仅以自然之道为基础即道生万物,而且还有一个物理性、实体性本源即事物自己。故而,无为之道虽然能够超越现实,但是由于它并不是实有之物,因而不属于形而上者。  相似文献   

8.
《周易》感通观念具有多重意蕴:感通提供了宇宙自生自成的生生之动力;没有感通,中国古人就无法认识这个世界;道德之起点要追溯到感通观念;感通观念为裁成辅相、各从其类的政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撑;感通万物也是重要的修身工夫。如果将西方后现代哲学作为一个批评维度,可以看到《周易》感通观试图为世界附魅、非理性、非本质主义和非建构主义的特点。尤其是,《周易》感通观念相信某种具体的普遍性,这就既不会陷入某种理性独断论,也不会陷入某种极端个人主义或相对主义。而在这两者之间的摇摆与挣扎,恰恰是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因此,借助《周易》感通观念建构感通政治哲学,似乎可在一个不同的思维场域形成对后现代政治哲学的补充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老子》《庄子》及《管子》稷下道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方面,属于同一类型。《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认为世俗的善、恶不但不是人性,而且伤性害命,因此主张性超善恶论。《管子》稷下道家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的思路,另一方面又发展和完善了它们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义、礼、法由"道""德"所生,是"道""德"在人道的表现,因此它与《老子》《庄子》一样,都主张人性超越世俗的善恶,或称之人性纯善论。  相似文献   

10.
先秦道家在推论万物的根源与万物、实在与现象、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器物、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以及万物之为万物的终极原因时,提出了“道”与“物”这对范畴。老庄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无终始,物有死生”(《庄子·秋水》)、“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物物者与物无际(《庄子·知北游》)等,都在向人们展示“道”与“物”这对范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坦途。春秋后期的老子将“道”延伸为形而上的、非物质的宇宙…  相似文献   

11.
《齐物论》是《庄子》中的重要篇目,也是其核心思想。庄子认为世界万物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归根结底是齐一的,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以前解"齐物"多在"通"上着眼,本文则进一步从"和"的角度挖掘其深意,认为"和"是理解"通"而达致"齐(物)"旨趣的重要方式和功夫。"和"是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融合、包涵,如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之说,故在这一点上"和"与"通"是一致的。本文认为,在《齐物论》中,"和"主要有三义:一为涵纳、融汇;二为调剂、均平;三为休止、超越。因此,"和"不仅是诠解《齐物论》思想旨趣的新的切入点,也具有与现代生态文明相通的独特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庄子看来,“言”是人召唤与接纳万物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思想与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万物既以“浑沌”为其本然态势,因之而起的“言”也呈现出“未定—无常”之常貌。如果“言”不能知止于此,就会逐渐衍化成试图在浑沌中固化价值、凿出秩序的“庄语”。通过“有用—无用”之辨与“是—非”之辨,“庄语”试图定性乃至重构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从而形成了对万物的限制与宰制。正是为了解决语言因隐于“荣华”而使人无法合理观物、应物的生存难题,庄子提出了寓言、重言与巵言。寓言、重言是以人之是非、古今观念为基底而生成的语言策略,意在弱化言说对象的是非对抗心理、因顺言说对象的尊古崇圣心理,以期实现平等而有效的沟通效果;巵言则是依乎天理、因物为正之言,由之敞开的是一个“咸其自取”的生活与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3.
感通思想是《周易》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感应是感通之初阶,而感应又基于阴阳交感,与《周易》中的"相应说"有内在关联。阴阳交感、上下交济是感通之内在运行机制;由外而内,然后再由内而外是感通之基本过程。观与感相辅相成,通过外观神天之道、内观心性本体可以明了感通之源动力。对感通之本体大源之把握需要通过内功修炼及感同身受来证悟,而非仅仅为文字解说。《周易》哲学之本体生成论有助于人们理解感通之本体大源及其发用。圣人立教旨在教人以性导情、由情复性并进而参赞天地之化育。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易传》皆是以宇宙大化论为支撑的先秦学术经典。《庄子》《易传》都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之中,天地宇宙既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根据,又是现世生命存在的敞开之域。在宇宙大化之中,庄子着眼于生命个体的自由存在,希望以大化的自由诠释生命的自由,并将生命安顿于天地大化中,突出的是人的自然、自在和自由;《易传》的作者则以天地秩序重塑世间秩序,以天地之德揭橥人性之善,以人心为天地之心,挺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突出的是人的价值、道义和义务。自由与道德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庄》《易》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诉求正好体现了"自由"与"道德"之间的理论张力,但这种理论张力乃以近乎一致的大化宇宙论为超越根据,因此这种张力终究是一种互补,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互补不仅是理论的,更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天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的基本含义之一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自然与人;基本含义之二是视天人为有德性(道德)的、有能动性的动态的、协调的存在。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天人观在《易传》中表现为"生生"——"感通"——"偕行"的天人共生态。《易传》既将天人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又充分发掘天人的德性,并使二者相资相长,"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能,各循其道,"各正性命",一体偕行,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6.
晚清杨文会居士撰写《南华经发隐》,谓其书"深者直达佛界",乃"从萨婆若海逆流而出"。在他看来,"鲲鹏变化"的"逍遥游"就是凡夫成佛譬喻,"丧我"乃为"齐物论"的关键所在,"心斋"乃孔门授受的破执之法、"超世之学",兀者王骀"深知真常不变之义"而又能"即体起用","女偊论道"如同佛教的顿渐修证和闻思修增上,"谋报浑沌"就是"还灭生死"而"转识成智"。杨文会还对《庄子》外杂篇中的其他六则寓言进行了佛学解读。杨文会的"发隐",使《庄子》在佛教话语系统中得到理解,也使他的佛学观念借着解说《庄子》的形式得到阐发。  相似文献   

17.
怎样超越万物、摆脱物累和心累,抵达理想的自由之境?《庄子》提出了一个"游"的重要概念。游的过程,就是对空间、时间、义利、心灵、生死的超越过程。在这种过程和境界中摆脱物累、心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直抵物我两忘、天人一体的境界。这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入神入迷的境界,一种彻底的逍遥、无限自由的境界。在这种随心所欲、自由奔放的游历中,却能洞彻人生、宇宙的奥妙。这种没有任何外在目的的人生态度和境界,正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一种自由的境界、一种人生的至境。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庄周梦蝶的“物化”思想开始分析,阐述庄子与老子“自化”思想的关系,说明物化不仅强调万物以气为根据的变化,更在人与万物之间建立关联与感通,实现物我交融的忘我状态,体现了道家式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庄子不仅强调了“物化”中个体生命的自主性和超越性,还说明它与道的必然关联,使人能够突破形体、时空与知识的障碍,直面大道,同于大通,上契天道,实现生命的变化与提升,在与物交接时,不为个人欲望、执念、外物及社会政治所异化。最后论文通过对庄子超越个体生命的现实境遇的方法进行梳理,从而说明物化与坐忘思想的关联,并反驳荀子对庄子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庄子》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钟泰对于《庄子》的诠释,可谓颇具特色。尤其是在其后期作品《庄子发微》中,钟泰直接把庄子哲学的内核落实在"内圣外王"之上,由"内圣外王"来建构整个庄子哲学的系统。并且,在这种建构中,《周易》成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按照钟泰的说法,《庄子》是"揭《周易》之奥旨"。钟泰从文字训诂角度出发,将"逍遥游"三字训读为"消摇游",认为"消"谓消其习心,"摇"谓动其真机,"游"即浮游意,先有与汩偕出之"浮"的不沉溺,而后有意为与齐俱入之"游"的自由。而在《逍遥游》篇具体内涵的讨论上,钟泰在"消摇"处,以鲲鹏为主,通过"象"将《周易》的结构和时空观融入庄学,从而确定庄子之道在鲲鹏;在"游"处,钟泰以无己为主,通过"意"将《周易》之德与庄子之道合一,将儒家"德"之有与庄学"道"之无合于鲲鹏之大。因而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最终境界的揭示上,钟泰对于《庄子》诠释的儒家化倾向是极其明显和特别的。  相似文献   

20.
庄学家们或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理解为庄子笔下象征最高精神境界的逍遥者形象,或将其理解为系列有待者中的一个阶梯,这些分歧的解决端赖于《逍遥游》各环节结构关系的理解和鲲鹏寓言在《逍遥游》中地位的界定。本文即由此争议出发,分析了种种分歧背后的根源,讨论了这种种理解的误区所在。文章进而提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文献理解方式,将鲲鹏寓言重新定位为《逍遥游》的引言,其意义在于兴发出"小大之辨"。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阅读《庄子》内七篇的义法:在注重获得庄子整体理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各个不同语义层次文献的相对独立性。每一语义系统的意义应该首先在其系统内部推敲、寻求;任何来自此系统之外的意义要想安放到此系统的理解中,都必须和系统的语义无矛盾;一旦发生矛盾,首先应该作出调整的是来自系统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