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是一个城市人们休闲和参观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的建设、维护和改造必须强调以服务居民的概念来进行。城市公园的空间景观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大部分人群的休闲习惯和心理需求,也要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为了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使之成为附近乃至全市居民的休闲场所,我们应该掌握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它是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依据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合与提炼的必要性和方法,提出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以及文化背景,结合乡土景观设计元素以及各区域的民俗文化来进行公园景观中的要素设计,使得城市公园景观更加贴近生活,与自然交融的同时也能满足和人之间的互动需要,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景观模式,使设计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向有秩序性、规律性、变化性转变,运用结构主义的理念来设计雨湖公园,从雨湖公园规划的整体性结构、可转换空间、内部的可生长和自身调整性来论述。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给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带来不同的设计理念,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探讨了积极老龄化理念下老年友好型景观的设计初衷,指出现有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应秉承适老舒适"空间安全性"、便利可达"易行便利性"、居住生活"功能多元性"、普适亲和"环境积极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住区的四种绿地类型出发探讨了住区景观设计的策略,旨在促使住区景观真正实现老年友好,服务老年人居住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高源 《美与时代》2014,(4):28-28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配套设施,为市民的娱乐、休息提供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企业是公共绿地的主要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城市公园景观需求标准,日益提高。论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张唐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为例,分别对活动场地、景观小品、游乐设施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其中的互动式体验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并为未来城市公园的互动式体验设计做参考依据。结合其文化性、科技性、动态性、创新性以及自然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及实际案例来解读张唐景观对于互动式体验景观的设计策略,并分析张唐赋予设计人文情怀的营造手法。互动式体验景观既要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也要满足其情感需求,继而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来源并且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人居环境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景观视觉形象,故而在道路景观设计时,要以视觉分析为基础,合理组织设计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在视觉上对道路景观的审美要求。文章结合视觉分析理论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实行分析与阐述,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环境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城市里的居民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的融合。随着城市的发展,今天的城市公园的建设在人与场地的双向互动关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应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公园中的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公园的使用者,场地要素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力求总结出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和设计的基本要素,深入探讨关于健康、舒适、人性化的景观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9.
下沉式景观设计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内的高低落差,对雨水进行蓄积利用,使得绿化景观不仅给设计效果增加了立面的层次感,还使得景观富有生态价值。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城市公园里的下沉式景观,有利于利用有限的空间满足其功能性和人的精神需求,实现城市的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今,城市公园建设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将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理念与方式融入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公园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阐述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原则,对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园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城市居民打造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五感设计来增加空间的体验感,达到人与空间相互交流的目的,使五感设计成为交互式景观空间设计的一种新尝试。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五种感受与景观实际结合。通过实际设计说明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以及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景观成为设计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城市公园是老年人群体交往、娱乐、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文章将从分析老年人心理活动需求入手,阐明什么才是能够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而改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安享晚年,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在人们对于住宅环境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住宅设计与建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当中的景观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从休闲景观设计在居住环境中的功能作用出发,分析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思路,对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我国居住小区休闲景观环境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威胁,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公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还在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以甘肃嘉峪关东湖公园为例,探究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公园景观布局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空间内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现象不断加深的现状,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设计策略的分析研究。通过对现有的相关理论、政策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当下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及行为进行探究,从而通过适老性景观的设计,更好地提升老年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如今,公园景观已然成为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需要一个环节优美宜人,帮助舒缓精神压力,提供舒适自由的空间场所。因此,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试图分析其景观构思与设计,展现其特色植物配置,为今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发展提供宝贵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地域文化元素的渗透,对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进行分析,并对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进行探讨,综合历史文化内涵的提炼、乡土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使当前的城市公园的设计能够与生活更契合,更好地融入自然,满足当前人类的实际需求,进而使设计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师企图通过设计来改善我们生活和居住的环境。通过对稻田元素的运用,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的理念,设计出具有生态理念的景观。论文主要阐述对稻田元素的解释,通过对稻田元素在景观设计中比较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稻田元素在不同场所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以及作用。稻田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必将重新受到设计者的强烈关注,说明了生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景观设计中使用稻田元素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听障人群的工作记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障人群听觉通道受损,使用手语交流,提供了独特的切入点来探讨工作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听障人群具备在功能上与正常人的语音环路平行的手语复述机制。通过发声训练,听障人群也可采用语音编码,即语音环路可被通达。听障人群具有与正常人相当的语言工作记忆资源,但是这种资源在具体使用时受视觉通道处理特性的限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互补理论,认为手语的使用增强了听障人群非语言的视空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留白"为出发点,探讨了其渊源、表现形式以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总结了景观设计中"留白"的视觉、思想、情感等诉求,提出了在当代景观城市景观设计中,应重点在形式艺术、空间艺术以及意境艺术等方面进行传承与发展,不断塑造符合新时代精神内涵的当代景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