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关系之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在借助于自然山水形式美的同时,升华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因而,古典园林是借山水景物来创建山水景象,而山水画则是用绘画的方式来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两者的创作相互影响,逐渐形成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园林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解释及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了解,进而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诗情画意的文学描述与造园艺术虽属不同领域却相依而生。立意作为造园的中心,以古典诗词意境为对象,依据两者在美学上的亲比关系,深入分析诗词的文学意象,可以使现代造园设计中的空间立意得到很好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园林景观的空间处理是保证景观品质的本质要素。近年来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逐渐趋于细化,追求园林景观的细节和品质。中国传统园林因其追求自然、意境深远,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丰富的空间渗透,使游人完全融入了自然山水的景致之间。从现代主义的简洁中回归传统园林,探索古典园林中深远意境的表达方式,将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为墙垣空间、合围空间及环境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园林实例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中空间渗透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意境表达中的作用,启发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空间的处理与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中园林意境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古典园林的艺术一直深深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涵中无不渗透着古典园林的印记。本文从园林中意境的表现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入手结合分析,以意境营造为主要论述方面,探究古典园林中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在古典园林中理水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界的水体多种多样,中国古典园林从大自然的山水中吸取灵感,园林的造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是自然山水的缩影,理水的意境多源于自然界的江、湖、池、潭、湾、涧等。文章从古典园林理水的审美思想,寄情于园林山水咫尺山林的意境追求,艺术水体的艺术处理手法,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构成关系,以及现代园林理水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力求在理解其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不仅表现在造型的玲珑精巧、布局的自由灵活、色彩的清新雅致和空间处理的开朗宽敞,而且与山、水、木、石等自然景观相互因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整体空间意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园林当中,空间叙事不仅可以将个人意识与园林空间结合到一起,还可以强化观赏者自身空间叙事探讨力度,使得观赏者在短时间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提高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规划水平和观赏价值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将针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研究,通过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和空间美感,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叙事策略,充分彰显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效果,将中国古典园林观赏价值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景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魅力,园林雨景意境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景既是声景的范畴,也是虚景的范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境意境具有意境美、听觉美、空间美、人文美等特征,它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对它的完美营造是中国园林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古典园林中,园林的洞门是园林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古典园林中各构景要素形成借景、框景、对景等关系,成为园林中的点缀,在实用的基础上也起到了分隔园林空间的作用。洞门的造型多样,不同的造型增加了园林的情趣,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书法的独特审美为造园设计者获取了灵感,而书法家则不断从造园的形式美感和具象物体上获得新的表现形式。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以其特殊的视觉魅力,赋予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点缀形式和完美的形式补充。书法在园林中的运用,是完全符合我们的审美取向和观念的,书法在园林中的运用要把握好度,不能滥用,它在园林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其运用要恰到好处,才能体现其价值与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林以其特有的文化积淀体现传统的文人精神和审美理想,园林中各个艺术门类的通融辉映,传承并发扬了当地的本土文化。以园林艺术为载体的展陈形式可以精准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的文化内涵,二者在空间的真实性、综合性和艺术性方面有一定的共通性,园林传统的框景、借景和留白手法表达了空间的界定、层次和意境。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从园林艺术中汲取营养,建构与非遗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空间环境,令观者从园到境,达到物境、情境、意境相统一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4.
马琳·杜马斯以一种新的绘画手段,关注着人性问题,面对现实社会的众多问题,她常常对新闻报纸中的图片、影视影像作品中的图像进行挪用与再创作。杜马斯利用媒体对于话题的直接披露,同时巧妙地运用绘画技巧模糊了真实经验的过分直接带来的美感缺失,作品直接揭露人性,与观者产生精神性的共鸣,让人震撼。杜马斯的作品不仅是唯美的,也会使观者内心产生恐惧,这样的绘画形式打破了人们对艺术的常规审美认知,揭露了人类看似美好的表象下真实的内心状态、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本质问题。杜马斯经常创作一个系列,以组画的方式进行作品展示,运用水墨画的创作形式改编图像来探讨社会话题,杜马斯的画有着多面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体现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观和自然情怀。中国文人不仅寄情于山水画,更将其融汇并凝练于古典园林的造景之中,从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充满山水画意境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使得二者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审美意趣上都存在着相互关联。从此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景观的审美创造之源及造园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发掘"中国园林传统中的画境营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当下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设计中"中国审美意境"的营造提供思想依据,同时这对构建具有自身文化本位的城市生活空间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起到组景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园林意境的生发,寄托着我们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承德避暑山庄中“天人合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称,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自然山水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引自然山水入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相容"的理念,展现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大特征: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揉融、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含。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世界其他园林的特征之所在,更是当下现代园林艺术、环境设计、景观营造等相关领域中我们应更去探究和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图像时代,图像叙事成为瞩目的焦点。连环画(小人书)是文本叙事和图像叙事结合的完美形式。图像叙事围绕文本叙事展开,图像对部分文本的理解和绘画方式的呈现,使观者进行反复、特意的停顿和凝视,这种观看体验有助于抽象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叙事,同时又带来视觉美感的体验。采用一定的叙事技巧绘制出丰富的艺术形象,展现绘画艺术美感,这是连环画艺术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美学中的最高境界,由一般的艺术形象上升为具有意境的艺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艺术至境。艺术至境分为三个层次:形象——意象——意境。艺术至境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是一朵奇葩,最早运用在文艺美学之中,而运用在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中却是十分罕见的。古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只是停留在城市形象和初级的城市意象上,而西方的城市意象设计是在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以凯文·林奇教授为代表的城市意象学说盛行一时。而城市的意境设计却几乎没有,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城市空间中才得到了运用,如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就大量运用了意境设计的手…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绘画、园林等一切艺术作品中。对意境的研究早已是学界的一个老话题,如何对艺术意境进行研究,并总结运用到室内空间氛围的设计中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