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石窗教授主撰的《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综论中国宗教思想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其主要特点有三:第一,建立了严密的逻辑框架,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论述;第二,善于澄清前提,划分界限,论证严谨有力;第三,紧密联系实际,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价值。学术贡献有二: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人学”思想作了立体式阐述;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如中国宗教思想的研究领域的拓展、科研方法的创新、科研队伍的打造等。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宗教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体系,这是理论、教育战线和实际工作向宗教研究者提出的任务。由吕大吉同志主编、十位中青年学者集体写成的《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长达七年的艰辛历程之后于1989年终于问世,在我国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通论》  相似文献   

3.
一《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是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今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泽洪教授是四川大学哲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在此书之前,他已经撰写了《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4.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的教材之一,由詹石窗教授、盖建民教授主编的《中国宗教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计49万字,以下简称《通论》),循序渐进、条分缕析地介绍中国宗教的主要流派、要素、特点、存在基础和基本功能,对于刚刚从事中国宗教学习的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识教材。以下就该书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作一扼要的介绍,让广大读者能够有一个直接、鲜明的印象。一、结构与内容:详略得当,简洁明了《通论》一书由上、中、下三编构成,外加引言、后记,每编凡六章,共计十八章…  相似文献   

5.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一书,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张泽洪是当今国内外勤于学术创作的学者,他对道教斋醮科仪、道教史之道派关系、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以考证精审、思想锐利为学界所注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就是张泽洪学术创新的一个有益探索。该书所研究的主题是道教唱道情,道情从宋元时期开始流行于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的新发展─—评介吕大吉新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黄燕生继《宗教学通论》之后,吕大吉先生新近又向学术界奉献一部巨著:《西方宗教学说史》。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世界兴旺发达的宗教学研究曾被打成“资产阶级伪科学”。而我国自己的宗教研究在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7.
吕庙军 《管子学刊》2008,(4):127-128
张荣明教授的新著《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以下简称张著)于2008年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洋洋25万余言,是研究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又一部力作。张荣明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潜心于思想史研究领域,该书乃是张荣明先生学术积累的成果。通读此书,有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8.
为了切实提高宗教院校政治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宗教事务局花大力气精心组织编写全国宗教院校统一的政治理论系列教材,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理论》)课本已于2001年出版。在《理论》教材出版的同时,国家宗教局还组织举办了为期8天的“全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备课研讨班会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部分,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合理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宗教实际出发,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体现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自由、关心信教群众物质生活改善、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各方面权益等。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立场其来有自,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论早期基督教历史》等涉及宗教的文献,都深蕴人民性的立场;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人民性立场是一贯的;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中,都具有人民性的要素。本文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内涵时,力图将三方面来源也加以梳理。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继《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之后,王珍博士又出版了专著《东西方无神论哲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该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本书发凡证微,较有创新,我读后深感有所启发,愿推荐给广大读者分享。无神论思想是中国人文主义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凡是出现宗教狂热的时候,都有无神论思想家出来加以阻止,从而保证中国主流文化在"敬而远之"的中道上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神论思想就成为宗教的一种伴生物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要获得被研究对象的系统的、本质的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而“真理隐藏在深井的底部”(德漠克利待语),不经过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挖掘是不可能获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儒家法思想通论》,就是西南政法学院俞荣根教授花费十二年心血精心挖掘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佳作。这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家法思想的力作。《儒家法思想通论》这部专著,我以为有以下特点。一、开拓了儒学研究的新领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线。五四以来,对儒学进行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真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着力于它的哲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 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专著主要有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俞寰澄的《管子之统制经济》,梁启超的《管子传》,罗根泽的《管子探源》,王毓瑚的《管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管子》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原著注释。其中经济思想研究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4.
徐季良 《法音》2003,(2):37-37
2002年第6期《法音》刊登了学诚法师的《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读来令人振奋,堪称是一篇爱国爱教、见解深邃之作。文章放眼世界,视角宽阔,从民族复兴、世界和平繁荣、文明重建这一大背影来考量中国宗教的历史责任,气魄宏伟。文章提出对世界宗教的“三新”观点(对世界宗教有新的了解,对宗教问题有新的观点,对宗教工作有新的思路。这是涉及对待宗教有关理论、方针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必须面对的三个“基本事实”,是对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底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对宗教问题在当今…  相似文献   

15.
正"宗教学新论文丛"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由以下12部著作构成:(1)《经典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2)《唯真与求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之探》;(3)《宗教学史论:宗教学的历史与体系》;(4)《宗教社会论》;(5)《宗教文明论》;(6)《宗教思想论》;(7)《世界宗教论》;(8)《中国宗教论》;(9)《基督教思想》;(10)《基督教文化》;(11)《中国基督教》;(12)《反思与会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16.
王雷泉 《法音》2006,(4):37-41
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183;宗教学卷》出版缘起 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迄今不过短短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宗教学的发展,是东西方思想猛烈碰撞与交流的直接结果,也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曲折进程紧密相连。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处,罕见宗教迫害与宗教战争,而佛道儒三教关系也为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从“五四”前后的非宗教运动,到“文革”时期对宗教的全面摧毁,而在1980年代以来宗教又呈现爆发式的复兴,中国宗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动荡。这兴衰起伏的过程,为中国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2018年的宗教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为学之实,在于践履。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上历史新起点,中国社会开启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下,宗教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之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贯通起来,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贯通起来,学深弄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并用以指导做好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天风》2009,(2):36-36
<正>爱,可使和谐变为现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在《中国民族报》793期《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一文中认为:"爱"在中国的贡献既是出自基督宗教的思想资源,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督宗教的"爱人"与儒  相似文献   

19.
一卷在手,中国宗教的“故事”概览无余。无论是谁,要想了解中国宗教,本书都不失为“案头必备书”性质的一部“经典”之作。对中国宗教历史精准、系统的梳理,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世纪90年代,牟钟鉴教授与张践教授用九年时间合写了《中国宗教通史》,1999年出版后广受好评,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宗教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正>王颂,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从东亚汉语佛教圈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汉语佛教圈的共性与特性,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出版有专著《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日本佛教:自佛教传入至二十世纪》(《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