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江 《宗教学研究》2012,(2):139-144
前辈学者的研究已经指出庐山慧远对大乘般若实相的理解是一种实在的法性论。本文通过对《大乘大义章》中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梳理,以及鸠摩罗什对其思想的批评,展示了本体论思路与实相论思路的各种歧异,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本体论执着诸法有一个实在的体性,从实在论的角度做出或有或无的独断。般若实相论否定有任何实在法性,实相是远离有无两边的中道。但是罗什的这个重要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却都很少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2.
见湛 《宗教学研究》2005,(2):146-148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土之后,于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中土的佛性思想,最早者当推慧远的"法性论";在诸论说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思想者,则首推梁武帝萧衍之"真神说";但在中国佛教史上,真正上承性空般若之学,下启涅槃佛性思想的关键人物,则当推晋宋之际的竺道生.本文对魏晋南北朝之慧远、梁武帝萧衍、竺道生之佛性思想加以探讨,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性思想之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晋宋时代《般若经》已经传入并译出,但除了不多的学问僧人,社会上的仕人真正能够理解的还不多。中国人要消化印度来的般若中观思想还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但试着用中国传统的抽象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说明印度般若思想的尝试一直就没有间断。其中最有名的,我们现在知道有竺法雅、释道安、释慧远等人,他们对佛教中的名言概念(亦叫经中事数),尽量采用以往的中国经书来配合或迎合加以讲解,这就是  相似文献   

4.
庐山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慧远的法性思想被认为是其佛教思想的核心。但慧远的法性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时而与法身的概念紧密结合,时而单独作为实法的本性而存在。但作为佛教领袖和积极修行者,慧远最终的法性思想表现出了鲜明的修行论特质。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1,(12)
(一) 关于般若的概念《大智度论》卷一百日:“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作为诸佛之母,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那么,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梵文Praj(?)ā的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钵若、般赖若等。意译为“智慧”、“妙智慧”等。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度”、“明度”等,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要真正理解般若的概念,必须首先弄清  相似文献   

6.
从《肇论》看中观般若学的非本体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的立论基础是中观般若学的缘起性空论,中观学既非传统西方哲学知识论框架下的概念本体论,也非魏晋玄学的境界本体论,而是缘起性空论,其理论建立在般若现观的体证基础上,故而不能仅从知识论的角度将其视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1,(7)
三性与三无性作为唯识学派剖示存在问题的三个概念,是唯识宗立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思想渊源上看,存在问题向来为佛教所重,人生的痛苦即源自对存在理法(依他起)的无知,由此追寻到般若、中观时代,始发现最高的存在(胜义谛)根本不在我们认知的范围内,凡为我们所思所想的存在都是空。然而,何以在我们的心识上又呈现为有?由有而空,主体如何认识?这些问题都非中观学派所能解答(或不屑解答),唯识学派的继起,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存在的性质,替各种存在找出何以呈现之根。纯一法师以此为题,用唯识学本义对此作了疏理、剖析式的工作,并列了一些图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晋宋时期我国佛教思潮发生着流变,其中从般若"空"到涅槃"有"的佛学转变,对后世佛教产生重大影响。后秦鸠摩罗什对中观四论的翻译,把中国内地般若思想的研究引向高潮,但一直未能停止内地高僧对实有"佛性"的思考。涅槃经一经译出,很快引起许多高僧对"佛性"关注研究,并形成南北朝的主流思潮之一。这种佛性思潮的转变与佛教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背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宗教研究》2021,(1):22-36
清辨附在《般若灯论》观涅槃品注释后的这段短文中,主张"一切诸法于名言中有而胜义中无,即如中论而承许则应理"。并在中观宗义的此框架内就唯识宗的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大概念展开批判性对话与讨论,由此凸显清辨在名言谛中一切诸法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的特殊理论品格,从而在中观宗的解构性思维中另辟建构性理念。此即成为经部中观之始基。此短文乃至整个《般若灯论》各抒己见,破立交叉,圣言简奥,意旨隐晦,难以释读。我们借助于古贤的释论,解读此本论,试图在本释互动中诠释文本原义,了解意况大旨,且对其试作现代哲学语境下的理解与阐释,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萨迦派最具特色的教法"道果法"依据于基、道、果三者无别的义理而展开,形成"轮回涅槃无二"的不共之见:生死的本性即涅槃,无生死之外的涅槃。从心性论的角度则表述为"明空无二",即内心唯明、唯觉、唯动的功能与无有实体的本性是一体之两面。这种思想以大乘唯识学和中观学为基础,教理并无创见,只在修行实践的方法上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等反对将"缘起"列为"无为法",而他们理解的"无为法"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大众部等则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缘经》,认为"缘起"与"涅槃"并属为"无为法",且"无为法"是"有为法"构成的经验世界之基础。这也使得"法性""如"等与"缘起"有关的概念,及"实际"等与"涅槃"有关的概念,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小品般若经》中"缘起"被重新理解为"空性",但只是消极意义的"无自性";而由《小品般若经》扩充而来的《大品般若经》中则出现了与大众部等相似的"无为法"之分类,相应地,代表"空性"的"如""法性""实际"等概念在《大智度论》里被看作"实相"。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中的本体论范畴。  相似文献   

12.
顺真将佛性、般若不共法诬为共外道法,这违背了因三相基本规则之"异品遍无性",是为附佛伪量论。它混同于笛卡尔的马特席斯,妄称"均是科学的一切学科之学科";混滥"量果"与"真知"而谬称"般若",谬言笛卡尔"有相当于佛教量论现量智中瑜伽现量"。其手法是以"所属"混同"所是",从而扭曲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识。顺真假佛教根识概念而倡导的通灵、巫术等,属于巫术性的神秘主义。附巫迷信假冒宗教会引发附体病征。佛典警戒:坏般若见妄言证圣会堕于"鬼附""魔著",兼坏自他慧命。从心理学看,其凡夫"自我",被压抑成潜意识中的"他者",却又支配着自我神化的意识而不自觉知。因明逻辑,是信仰与修行健康的重要保障,不容惑乱。  相似文献   

13.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本论文专题探讨部派佛教一切有部的涅槃学说。一切有部的涅槃学说建立在关于法的实有学说的基础之上,所谓法的实有,是指宇宙构成成分的实有,每一种实有的成分又包含有不变的法体与刹那的作用。所谓涅槃就是指止灭刹那的作用,达到唯有法性的寂灭状态,或者说是圣者证入法体的解脱状态。有部的涅槃是一种实有自体的存在,这是以法体实有为基础的涅槃概念。有部的涅槃概念又称作择灭无为,而最终的解脱状态又细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本论文对这些与涅槃相关的概念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并指出,一切有部是以脱离现象界的生命,消融于无生命的绝对界为解脱的最终目的,与印度哲学中的解脱论的传统,尤其是胜论学派的解脱论从思想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佛教“涅槃”说,其内部的各个派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涅槃”说。其中,尤以大乘中观学派的“涅槃”说而独树一帜。中观学派以“缘起性空”为出发点,提出了以“实相为涅槃”的“涅槃”说。其于强调(涅槃的)“实际”同“世间际”的毫无差别、二者均为“性空”(无自性)且不可执著的同时,亦将涅槃之理想境界的追求立足于对世间事物之实相及其空性的把握和体悟上。而于“空”的理解则离不开“二谛”之“观”。因此,若从世间际到实际是为通向“涅槃”之必由之路的话,那么,“二谛”之“观”则可谓是该“必由之路”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德性观向来是以自我身心的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为己之学。德作为"实得",强调的是唯有主体才能够承担起道德价值,而完全靠自我的修养则易使本真德性旁落。王船山强调知德之难言,即揭露出这一问题。他通过"德""化"关系从天道向人道的价值转化,阐发个体性和普遍性统一于德的本质内容。在他看来,圣人存神忘迹于天下,不同于道家式的无为,即在于圣人敦仁而逐渐进入仁熟盛德的境界,由此而可以推扩、建构仁之流行感通的人文世界,是内在整体地参与"化"的作用中而自成其"德",是一仁之体显其大用。德落实到人文化成即是德之无私性和笃实性,德的独知、自成则坚守了儒家为己的成德准则。  相似文献   

16.
慧远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其佛学思想丰富而复杂,从而构成了自身的内在矛盾性.这种矛盾性集中体现在"本无"与"神我"、"性空"与"法性"、"禅修"与"净土"等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慧远佛学思想内在矛盾与展开的分析,力图理清慧远思想的特质,从而从一个侧面,窥测中国佛学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试论“增上缘”与“自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识学在大乘佛学中有其独特思维方式。对于法的生成关系,唯识学虽然也采用了佛教传统的“四缘”生诸法的说法,但是唯识学于诸法生起别立“种子”义,“种子”学说应该说是唯识哲学的一大理论特质。“种子”义实质就是承认诸法有其自性存在,虽然这个自性是有内在的刹那灭、果俱有、待众缘、引自果、性决定、恒随转之义,但自性是存在的。这就是唯识学的自性观。与唯识学不同的中观学则主张无自性,故说诸法生时不立种子义。我们知道大乘佛学有两大支:一是唯识学,二是中观学,史称中观学为空宗,称唯识学为有宗。所谓空宗就是无自性宗,所谓有宗就…  相似文献   

18.
各门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总是由形成该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概念来说明的。因具体对象(问题)不同,形成概念的科学方法在“方法论”这座空间中也纷呈出五光十色的图景,但究其实质是,由其生成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它的结层性和侧综性。正确地认识和应用它,对于把握概念的生成、作用、形成或确立新概念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数学)概念的结层性所谓“结层性”是指.结构性与层次性。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科学和工程技术工作者成才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它是各门科学和工程…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主体之消解,却否认唯识学对出世间的追求,转识则成智,顺识则成俗,真妄一元,俗真同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将佛学的出世涅槃改造为庄学式的在世逍遥。熊十力否认唯识学之唯识无境、体用相分学说,承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重建传统儒家主体论哲学,重建世间真实性。章太炎与熊十力都用内圣外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章太炎按照唯识学和庄学对主体的消解性原则,以依他起自性而否定国家-政府之实在性,从而凸显公民个体性,构建起一个突显个体正义之齐物世界;熊十力则以儒学"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改造唯识学,以儒家的恕道、推恩等原则构建起一个突显社会正义之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学"在孔子的思想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孔子之"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至今鲜有严格依托《论语》及相关经典文本的论证。通过文本证据考察孔子所志与所好,可以证知,孔子"学"的本质是"为己之学",主体是以"周学"为代表的"古学",目的是修习君子;孔子"学"之灵魂特色在于其方法,尤见于《学而》开篇三问,其中"学而时习之"指明"学必力行"的方法总纲,"有朋自远方来"提出以"友善士"作为外部手段,"人不知而不愠"则强调树立"为己"的根本修习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