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婆达多被称为空前绝后之“极恶人”的提婆达多,出生于印度东北部的比哈罗州。据佛传记载,他与释尊有姻亲关系,是释尊之父净饭王的弟弟甘露饭王的儿子,与释尊的侍者阿难为兄弟,因而也是释尊的堂弟。传说提婆达多从小就聪明伶利,武艺高强,甚至说他想与释尊争夺后来成为悉达多太子之妻的耶榆陀罗公主。不过从他们两人的年龄大小来看,颇为可疑,因为提婆达多实际上要比释尊小三十岁左右。提婆达多之加入释尊教团,是在释尊成  相似文献   

2.
大昭胜境     
大昭寺做为藏地第一座佛寺而深得藏胞的敬仰,大昭寺更因为供奉着释尊金像而成为藏胞们心中向往的圣地。人们说,到了西藏不着金佛等于白跑一趟。所以,来到西藏,我首先去的是大昭寺。由于大昭寺是尺尊公主出钱所建,寺门便朝西面向尼泊尔,供奉她带来的释等八岁等身像。寺北不远有个小昭寺,由文成公主兴建,所以守门朝向东上大唐,供奉她带来的释尊十二岁等身像。据说释尊驻世时,曾塑三尊等身像,分别为八、十二、三十岁时的形貌。二十岁那尊像早年沉入印度洋,另二尊现存西藏。因释尊曾预言十二岁像将在中国得到供奉,并亲自为塑像开光…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注定我是悬崖边上的舞者,那么我也会在生命最绚烂的时候,舞出人生最华丽、最动人的最后一支舞。"凡有血气者,都要尝死的滋味。我以祸福考验你们,你们只被召归我。"(21:35)"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佑助。真主确实与坚忍者同在的……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馑,以及资产、生命、收获等的损失,试验你们,你们当向坚忍的人报喜。"(2:153—155)  相似文献   

4.
可喜的内因     
倘若一个人只看到树叶却不见树干,我们就会说他只知表象不知道根本,或者说只知有外因不知有内因。对于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有人对自然界的内因就似乎一度有些认识不足。人们曾说,海平面在扩大,陆地逐渐被淹没,地球将变为"水球"了。届时恐怕连"诺亚方舟"也救不了人类。然而事情并非像这些人所说的如此恐怖。其实,大自然也是能凭着它的内在力量进行自救的。此是前不久的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发现  相似文献   

5.
周祝英 《佛教文化》2009,(3):102-107
弥勒是佛教中影响广泛、地位重要的佛菩萨。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慈氏。他与释尊是同时代人,随释尊出家修习,释尊曾预言弥勒将来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先于释尊入灭,上生到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尊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到人间,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继续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终究成佛。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云: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的11月份已经深秋,中科院校园内,两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手挽着手慢慢走着,他们微笑着和走过身边的学生打着招呼。走进教室,他俩一个执杖站立讲台神采奕奕,一个在讲台后调整投影仪播放教案,被学生们誉为"神仙眷侣"。他们就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教授吴乃虎和他的老伴儿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美娟女士。  相似文献   

7.
这是写给我的一位同行——哲学工作者的一封信。底稿偶然被《哲学研究》编辑部的一位同志看到了,他要拿去发表。我说,不值得。他说: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把它发表出去,能引起下厂、下乡的哲学工作者给本刊写点体会,互相交流一下意见、看法,不也很好吗?我没有理由拒绝,于是就把它交给这位编辑同志了。  相似文献   

8.
李娟 《天风》2008,(22):34-34
我是一个乞丐,一个每天都有面包吃的乞丐,靠着面包坊主的怜悯,快乐地活在世界上,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有一天,我拿着面包经过一片贫民窟,看到一群饥饿的人们。他们的眼神是那么迫切渴慕,看到我走过就央求说:"给我们吃吧!"看着他们的缺乏,我的心甚痛,因为我仅有一片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疆地区,古称西域。新疆的于阗(于田)与古印度接壤,是我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之一。在敦煌晚唐开凿的洞窟顶部的壁画中,有关于于田牛头山释尊圣迹的壁画。画中有一组山峰,显示出一个清晰的牛头形状,牛头额顶上有一尊化佛瑞像立于莲  相似文献   

10.
遐想     
马明记 《天风》2004,(10):39-39
我有幸走进自然。 我看到青黛的群山、辽阔的大地、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江水……我折服了,我陶醉了。顷刻间,我"溶化"到了自然之中。 我变成了群山中的一峰,以其坚固,见证神的亘古、永存(罗1:20)。 我变成了一泉涓涓小溪,淙淙不息,去滋润干涸的"田地"。  相似文献   

11.
儿童恐怖障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恐怖与恐怖症1 1 恐怖恐怖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Macfar lance等 (195 4 )曾对一组儿童纵向跟踪研究至 14岁 ,发现 90 %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曾发生过恐怖反应。许多正常儿童在早年不仅对某些特殊事物感到恐怖 ,并且常常恐怖多种事物。Lapouse和Monk(195 9)观察了 4 82名 6~ 12岁的儿童 ,发现 4 .3%的儿童对 7种以上的事物发生恐怖。一般而言 ,儿童期恐怖十分短暂 ,Miller(1974 )引证Hageman(1932 )研究结果 ,发现有研究表明 ,儿童恐怖于 1周内消失占 6 % ,3个月内消失达 5 4 % ,于 1…  相似文献   

12.
正青蛙汁是什么东西?说来有些恐怖。住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处的迪迪喀喀湖附近的一些部落居民,会把青蛙和秘鲁玛咖等材料混合在一起,榨成又苦又腥的绿色汁水,他们坚信这种"饮料"是一种灵丹妙药,能够强身健体、解除疲劳。就是这么恐怖的一种奇葩饮品,却被中国女孩邓深喝过。那时,她正在秘鲁攻读环境科学硕士学位,利用假期到迪迪喀喀湖旅游,深入到居民家中做客,被当作贵宾招待,于是有幸品尝到这种令她"终身难忘"的青蛙汁。岂止是青蛙汁,邓深尝过的恐怖食品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羊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信息产业方兴未艾,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相信谁也不希望见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谁也不希望美好的家园变成残破瓦砾。因此人与人之间理应平等相待、互相关怀、互相谅解、相互宽容,减少纷争。在今日社会文化思想多元化的环境中,只有拥有宽容精神,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弘扬宽容精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才能同心同德,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宽容、仁爱、反对暴力、仇恨和恐怖的宗教。《古兰经》云:“世人啊!我确已…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好忙、现在我好累",这两句话成了当下许多中国人的常用语言,"忙"和"累"似乎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常态,"忙"和"累"后面我们更看到世人对金钱、名利、物欲的狂热追求和执著,进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不堪、患得患失、焦虑不安、心浮气躁的面孔。人们在追求幸福快乐生活的同时,生活却过得越来越沉重。滚滚红尘,生命的意义何在?《庄子·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认为,浪漫主义怪诞中存在恐怖,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怪诞则没有恐怖,即使有也被诙谐所战胜并转化成了欢乐。巴赫金的"怪诞可以无恐怖感"观很容易引起质疑,原因有三:一其立论的主要依据《巨人传》及民间狂欢节都蕴含着恐怖;二背反了怪诞只有在恐怖感中才能生成的审美经验;三与怪诞必然包含恐怖的西方美学史共识相左。  相似文献   

16.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  相似文献   

17.
雪峰 《天风》2016,(4):42-43
正昨晚打开博客,看到有人问我是否在某家教会网站转载过讲章,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出于好奇,便迅速找到其提到的那家网站。看到后我被惊呆了,因为在这家网站上发现了我的讲章,但网页上显示的是我五六年前发表在博客里的讲章,署的却是别人的名字,并且还附有讲道的视频。"3·15"  相似文献   

18.
许水文 《天风》2003,(9):42-43
圣经中有很多倡导人们爱国的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思想。 爱国通常被人们认为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使徒保罗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指以色列民族),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2-3)这话可以  相似文献   

19.
乔治·居维叶是法国著名的占生物学家。一天晚上,他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撞开了,一只长着两个大犄角的青而獠牙的毛茸茸的“怪兽”冲了进来,看上去十分恐怖。“怪兽”进来后,用非常骇人的声音喊道:“我要吃了你!”正在埋头工作的居维叶闻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这不速之客。当他看到“怪兽”的四只蹄子时,忍不住笑出了泪花:“什么怪兽!你是吃不掉我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一切长蹄子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4)
正《石碑的故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其在西方的反响(1625-1916)》~1一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但作者迈克尔·捷瓦克以其相关中文著作对种族思维的反思~2,相信已经为人所熟悉。本文介绍他这个关于"石头"的故事,还会让人看到,历史上那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不只在它的出生地命运多舛,人们对它的解读,也同样在西方教会与学界的"万国"中被抛来抛去。然而,每当人们与这块被弃石头的真实性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