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语用逻辑研究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峰 《哲学动态》2001,(12):26-29
(4 )语用推理的形式化研究关于国内语用推理的形式化研究 ,笔者认为它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向推进 :一是面向生活世界 ,以成功交际为目标 ,来实现对自然语言的语用推理进行形式化研究。周武萍的《论语用推理及其有效性》 (《符号学和语言逻辑》和《探索与争鸣》 1 999年增刊 )在吸收以人工语言为中心的西方语用逻辑的形式方法的基础上 ,以语境为中心对汉语言背景下的语用推理做了初步形式化的研究。她认为语用推理就是在语境中的推理。由于语用推理是语境中的推理 ,语境对语用推理具有制约作用。因此语用推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的结论也是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现代汉语中的语用标记语和规约含义之间的关系。格赖斯认为语用标记语的意义就是其所在话语的规约含义,本文指出语用标记语本身的意义不等于其所在话语的规约含义,因为语用标记语的意义不受语境影响,具有静态的语义特征,规约含义则是语用标记语和它所依附句子以及其使用场合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也就是说,同一语用标记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规约含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类语用标记语在具体语境中触发的规约含义。这种以说话人为中心分析语用标记语的方法摒弃了以听话人为中心或以篇章为中心的分析传统,不仅符合格赖斯意义理论基本哲学精神,而且符合自然语言的意义是对某一认知主体而言的基本语言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3.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的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它与一般逻辑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者的综合。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既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说明推理的过程,阐述推理的机制;也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构建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证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全性。用前一种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可以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后一…  相似文献   

4.
国内语用逻辑研究回顾与展望(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峰 《哲学动态》2001,(11):25-28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语用逻辑 ,产生于人们分析人类言语行为的语用学以及现代形式逻辑的综合与互动 ,尤其是语用学、行为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刺激和促进了以人工语言为研究手段的语用逻辑的兴起。而国内语用逻辑的兴起则不仅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语用学转向以及形式化的语用逻辑的兴起密切相关 ,而且也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密切相关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高语境的汉字文化 ,它具有鲜明的语用学和语用逻辑的特征。自 80年代起 ,在中国兴起的自然语言的语用逻辑研究 ,也可以说是在相当程度上 ,发自于对传统逻辑和现代纯…  相似文献   

5.
一、区别三种条件假言推理在思维实际中用得很多,教学这部分知识,难点在正确区分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与充分而且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上。而要正确区分这三种不同条件的假言推理,首先要善于区分三种不同条件的假言判断。在自然语言中,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一般是用“如果……就……”“只要……就……”这样的联结词来联结前后件的;前件的存在。可以决定后件的存在,因此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例如:“把一个抗病品种推广到另一个地区,如果那个地区的病菌类  相似文献   

6.
邢强  莫雷 《心理科学》2001,24(3):346-347
对大脑工作机理的研究和解释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知识表征图式的研究源于对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和计算。在人工智能中,基于模型的推理主要包括在语义领域用计算提供真命题,基于规则的推理系统则是一个规则建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不断的表明.许多人类的空间推理是基于模型的,而不是基于规则的;心理模型是通过知觉输入或自然语言的描述而建构的,它们可以看作是从一表征形式向另一表征形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篇章理解中的表征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耀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16-21
自然语言篇章理解需要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同时,也需要对篇章的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合理地表征知识、恰当地描述意义结构,这己经成为自然语言篇章理解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从知识表征和结构描述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研究者的若干有关理论和模型。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通俗讲座法摊逻辑第二讲语形学和形式语言的语形学期一页~一“.“·“““.·一“一”·”一“一王维贤l一2第三讲自然语言的语形学”·“一王维贤2一2第四讲愈义的愈义“·······”··一李先姐3一2第五讲内肠、外延与定义“·“一李先爆4一2第六讲语境与语用学”·“·”·“一陈宗明5一2第七讲语用含愈·““...’·”“·“一陈宗明B一4 逻辑论坛自然语言的符号化(上)··“·”一陈鑫泽1一5论汉语中的否定概念“··“·”“··”…张继平1一8自然语言的符号化(下)”·”·“一陈落泽2一6非经典逻辑与经典逻辑比较举阴·…  相似文献   

9.
“多数”是自然语言中常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数量的语词,对其进行精确的逻辑分析,不仅是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逻辑自身的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力图结合有关的理论,对其进行探究。 一、“多数”的特性及经典一阶逻辑的局限性 “多数”与自然语言中表示事物数量的其它词,如“所有”、“有的”等,具有类似的语法性质和功能。它可以被用作代词,也可以被用作形容词。而“所有”、“有的”等词,能被经典一阶逻辑看作逻辑量词,做精确分析,那么,“多数”能否作为逻辑量词来解析呢?  相似文献   

10.
逻辑研究推理并且主要是研究推理形式。具体地说,它研究推理中从前提到结论的必然联系。过去,人们从自然语言出发研究这种必然联系,建立相应的推理形式或规则。今天,人们从构造形式语言出发,通过建立逻辑演算来研究从前提到结论的必然联系。逻辑演算是形式系统,是把逻辑理论形式化的结果。今天人们熟悉并且经常使用的一阶逻辑就包括把命题逻辑形式化而建立的命题演算系统和把谓词逻辑形式化而建立的谓词演算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 逻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判定。作为这种判定的第一步,必须把推理符号化,即从用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推理中抽象出刻划它的形式结构的符号表达式。显然,为了解决推理的符号化,必须一般地研究自然语言的符号化。看下面两个推理:  相似文献   

12.
从蒙太格语法的局限性看DRT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RT是DiscourseRepresentationTheory的简称,有人译为“话语表征理论”,有人译为“篇章表述理论”或“话语表达理论”,还有人译为“话语表现理论”。这一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荷兰逻辑学家汉斯·坎普提出的,是继蒙太格语法之后又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自然语言逻辑理论,在西方不仅受到逻辑学家与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有些学者甚至已经设计出了基于这一理论的分析软件。DRT为什么能有如此的吸引力?坎普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的?这一理论究竟能够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本文将从…  相似文献   

13.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和文字意义的一门学科.两千多年来,训诂家们总结出许多训诂方法,这些方法固然是从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入手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训释词义的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逻辑思维模式.现代语言学家尼尔·史密史和达埃德尔·威尔逊认为:“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括下列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a)一套语言知识(一种语法).(b)一套非语言知识的信念(一部百科知识).(C)一套推理规则(一种逻辑)”(《现代语言学中译文,第187页》).人们理解话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推理的过程.“训诂”是对古代的语言文字的意义作解释,是时人对古代语言的理解和吸收,因而在训诂的过程中,与理解其他语言作品一样,同样包括上述因素.从现代逻辑和现代语言学的观点看,训释词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已知推未知的过程.质言之,“训诂’即是推理,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理.这种推理虽然不能够简单形式化,但是就其过程看,又确实是从已知推出未知.训诂的逻辑思维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出现,广告在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大众传播学、应用写作学中都开始成为热门的研究对象.笔者不揣钱回,试从语言逻辑学角度对广告词(又称“广告语”、“广告用语”、“广告D号”、“广告标题”等)作一些探讨.语言逻辑学是从语言的指调性和交际性角度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一门学科。广告语言是一种交际语言.理应进入语言逻辑学的视界.广告词则是广告文案的眼睛、聚焦点,也是目前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兴奋点。不少企业不惜重金庄集广告词,正说明它的重要。本文试从语言逻辑分析有关广告词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统逻辑,包括目前正在起步的自然语言逻辑主要是以二值的演绎逻辑为框架而构造的推理理论。但是,从更全面地观点看,二值只是命题值的一部分,人们所做出的陈述,有时只是可能真的,或者说只是具有一定概率的判断。概率理论正是从量的方面评价这类陈述的或然性程度,但是目前的概率理论与科学语言联系较为密切,而在将概率理论运用于日常的自然语言的推理方面不仅成果比较单薄,而且研究的也很不够。因而,本文尝试考察把概率的几种主要类型运用于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认知的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思维发展是其中的核心部分。”而推理又是重要的思维活动。“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最基本的推理形式,“思维活动中,这两种推理形式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表现于不可分割的统一之中,是统一的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Ⅱ)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自然语言有两个基本性质,一个是指谓性,另一个是交际性。自然语言中有许多语词,由语词根据语法形成许多语句。语词指称一个或一类事物。例如,“孔子”这个语词指称一个个别的人。“苹果”这个语词指称一类事物。“孔子是一位哲学家”和“苹果是富于营养的水果”这两个语句分别指称两个不同的事物情况。  相似文献   

18.
非形式推理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张奇 《心理科学》2007,30(5):1133-1135
非形式推理目前被界定为对结构不良的、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需要进行归纳的问题的推理,推理的结果是个体对问题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观点。已有研究探讨了非形式推理的一般特征、衡量标准、影响推理的个体特征,以及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培养方式等问题。作者认为开展非形式推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促进人格特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并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同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周易》推理模式总体上属于中国古代逻辑特有的推类推理,但是在占卦阶段和解卦阶段却展现出迥然异趣的推理效果:第一,占卦阶段的推类推理,是一套完备的演绎推理系统,推理结果具有必然性;第二,解卦阶段的推类推理,更多表现为语用推理,推理结果只具有或然性。  相似文献   

20.
叶闯 《哲学分析》2023,(1):100-111+198
在一种自然语言中被表达的哲学作品,是否可用另一种自然语言来解释,或是否可被持另一种自然语言的人所理解,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区分“不能正确解释”这个否定结论的几个典型涵义,并区分给出这个否定结论的典型语境。在此类区分下,可以论证,不同涵义或语境下的“不能正确解释”都是不成立的。因为,不但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上没有看出有任何实质不同,而且,自然语言所具有的足够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使得正确地解释在不同语言中被表达的哲学文本总是可能的。因此,并没有一种自然语言是本质上优越的“哲学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