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感恩是一种觉察和感激生命积极机能的生活取向,不仅源于他人的帮助行为,也源于个体对生命积极机能的觉知。积极生活取向的感恩对个体的人格特质、幸福感、人际互动、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开拓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寻感恩的作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感恩     
王明汉 《天风》2009,(11):47-47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花朵在阳光雨露中绽放,在微风中荡漾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那是花朵对赋予它生命的造物主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自然联结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中部地区6所高校四个年级共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生命意义感在自然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直接效应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均受到了感恩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均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为显著。在前半路径中,感恩增强了自然联结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直接路径中,自然联结对抑郁的影响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强。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大学生抑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在感恩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感恩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吉林省3所高校大一到研三的10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感恩、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感恩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生命意义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感恩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预防及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感激的心情。在许多时候我们感到大自然有恩于我们,父母有恩于我们,我们所在的社会以及周围的人们都有恩于我们。有时候,我们觉得映入眼帘的一切,哪怕是一棵小树、一朵花、一汪清水、一片绿地,都值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对它们微笑。很多时候,感恩这种心情会带来一种良好的人生感觉,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温暖。因此,学会感恩,生活中就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学会感恩,心灵上就会获得宁静和安祥。学会感恩,就会心存感激地生活,就会敬畏地球上所有生命,就会珍爱大自然一切的恩赐;心存感恩地生活,就会时时感受到生活中“拥有”的丰富,而不是“缺…  相似文献   

6.
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三年半后的3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感恩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灾后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其中自我觉知的改变与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水平,女生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2)感恩和社会支持可显著地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3)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可通过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7.
极品心灵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灵的主宰者。正如雷锋所言: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我们深知:人只有通过净化,心灵才会至高无上。我认为:心灵的第一境界是感恩之心。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孝的内核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只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09,(8):3-4
今天,我们抱着缅怀与感恩的心,前来参加在东京本久寺隆重举行的“祈祷世界和平·中国在日殉难劳工慰灵法会”。我们缅怀的是,在六十多年前那场不幸的战争中,失去宝贵生命的中国在日殉难劳工们。以及所有在那场战争中死难的无辜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我们感恩的是,所有为筹办此次法会付出辛劳的日本友人们,  相似文献   

9.
葡园文艺     
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对赐给我们灵魂的爱者和给予我们肉体的父母,我们心怀感恩。我们在人寰中奔波,苦也好,悲也罢,带着一身尘埃,但我们并不是孤独地行走,成为拒绝世间生活的隐士,我们只是拒绝某种生活方式,圣神为我们作伴,我们心怀感恩。这是一个生命走向圣化的最初一截路。 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对真诚关爱我们和心怀善意对待我们的人们,对为我们灵魂平安默默祈祷和激励我们刻苦学习、做好工作、尽好本份的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2011,(3):84-87
用欢喜感恩化解所有的苦、当作生命的礼物;用智慧慈悲接纳所有的不同,心就更宽广从容。“当我在帮助别人时,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成长”,这是你在“同心”最常听到的话……  相似文献   

11.
解读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蕴含了三重维度伦理关系.感恩美德德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在三重维度的感恩伦理关系交互作用下,经过主体一系列的伦理心理环节而生成.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自觉地履行感恩美德?如何让青少年学会感恩?一是须区分作为美德的感恩与建立在利益计较、物物往来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交往中的感恩;二是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激励人们作为美德的感恩情感;三是对于社会组织而言,须增强感恩美德的制度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对赐给我们灵魂的爱者和给予我们肉体的父母,我们心怀感恩。我们在人寰中奔波,苦也好,悲也罢,带着一身尘埃,但我们并不是孤独地行走,成为拒绝世间生活的隐士,我们只是拒绝某种生活方式,圣神为我们作伴,我们心怀感恩、这是一个生命走向圣化的最初一截路。  相似文献   

13.
圣体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是教会中至尊、至大的圣事,是吾主耶稣的天主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真实地隐藏在面酒形内。圣体是全体基督信友的生命食粮。因为其它圣事只赋圣宠,而圣体圣事则赋圣宠的根源,即主耶稣基督将自己作为我们的生命食粮要我们去领受。领圣体一般都是在感恩祭中,教友们在主教、神父领圣体后,由同一感恩祭中领受主的圣体,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界,则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inquisit3.0.2.0编制SC-IAT感恩测量程序,测量了大学生的内隐感恩;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AGS)测量了大学生的外显感恩,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SC-IAT测量大学生感恩的内隐效应显著,内隐感恩不存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与否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1)大学生整体上存在着积极的内隐感恩;(2)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9)
<正>(1)扬起感恩绿波不相信狐狸报恩的传说,却在猎人枪下穿梭,目光迥异,盼望发现奇迹。树下女人奶的孩子,咀嚼乳头不知喝的是妈妈血液。燕子在头顶盘旋,叼来泥草絮窝,可喜可贺,雏燕即将破壳。燕妈妈背上的绿嘴丫们,长大勿忘是谁为你们呕心沥血!风儿不曾歇脚,怀揣天父慈爱到处撒播,谁晓得他的心思:吹进生命谷底,扬起感恩绿波!  相似文献   

17.
李君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25-12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才有效呢?  相似文献   

18.
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三年半后的3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感恩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灾后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其中自我觉知的改变与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水平,女生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2)感恩和社会支持可显著地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3)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可通过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感恩对初中生合作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追踪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究了特质感恩与内在的合作倾向,状态感恩与外在的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女生的特质感恩、人物取向感恩显著高于男生;初一下的合作倾向显著低于初一上、初二上时期;(2)初中生的特质感恩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倾向,状态感恩的唤起会增加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开展"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此项活动贯穿医学生的五年学习过程中.这项医学生特有的灵魂升华活动,不仅使医学生学会了感恩,更增加了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患者的关爱,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