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刚刚去过福建,主要是参加全国人大文物保护执法检查,也有机会与泉州天主教接触。李先念主席曾经说过:泉州是历史上的宗教名城。在唐朝时,伊斯兰教传过来了,天主教是元朝时传过来的,当时天主教只有两个教区,一个是北京教区,一个就是泉州教区,但泉州天主教在几大宗教中较弱,其它宗教比较活跃。同天主教一样,佛教也是外来的宗教,传来两千多年后,已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了。所以现在没有人说佛教是洋教,它就是我们中国国内的一个宗教。融合到这个程度,这使我想了很多问题,就是我们天主教,到现在还有洋教的影子,这个历…  相似文献   

2.
台湾寺庙因大多为移民去的福建人所建,所以与福建关系很密切。如果我们将泉州开元寺与台北龙山、鹿港龙山寺,泉州孔子庙与台北孔子庙、彰化孔子庙,泉州同安保安宫与台北保安宫、北港朝天宫等进行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 泉州开元寺是众多木构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建筑,其特点一是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大胆突破创新。既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韵味,又有鲜明的闽南建筑风格。二是将雕刻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台北龙山寺院金碧辉煌,内部装饰华丽,特别是各种雕刻绘画极为精美,多有闽南特点,可明显看出出自泉州建…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是天主教传入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泉州市志》记载,"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或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景教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福建远离唐朝中心长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唐代景教在福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许多学者认为,明代在福建南安、泉州东禅寺和水陆寺三地发现的三座十字架石碑是景教遗物,由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景教已传入泉州。一、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福建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1289年,方济各会  相似文献   

4.
福建泉州有许多伊斯兰文物古迹,有古老的先贤墓、初唐穆斯林的墓碑、北宋的清真寺等,受到了中外穆斯林的瞩目。 近年,有些阿拉伯学者访问了泉州,都为那些伊斯兰文物古迹而留连忘返。阿曼驻我国大使在泉州参观了先贤墓、清净寺,赠送了《古兰经》;科威特友人在这里与我国穆斯林亲切会面,叙兄弟之谊。学者们还高  相似文献   

5.
苏颂与道教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北宋福建泉州南安(学界还有同安说、晋江说等)人。苏颂一生从政五十多年,政绩显赫。朱熹评价他"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①然不止于政治、道德之声望,苏颂更以其博学洽闻  相似文献   

6.
李燕梅 《美与时代》2016,(10):78-79
一、黄荣辉简介黄荣辉先生祖籍福建泉州,福建名人黄守恭33代裔孙,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美国新泽西帕特森大学硕士,油画、水墨、设计均十分擅长,曾获台湾科技部奖学金,公派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研究一年,艺术造诣更为精进。1999年,进英国肯特大学美术博士班就读一年,专研中国山水皴法与油画。在国画皴法的创新,取得突破性成就。2003年获世界美术贡献奖油画类金牌奖。  相似文献   

7.
李琼 《中国宗教》2022,(3):86-87
宋元时期的泉州宗教石刻丰富多彩,其题材极为广泛,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明教、婆罗门教等当时的各种宗教。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宗教和平并存的状况,是宋元时期宗教融合的历史见证。福建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漫长的岁月可以洗去人类的恩怨情仇,却在大地上留住了难以磨灭的历史陈迹。在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开元寺、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及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灵山圣墓、中国最古老、最大的道教老子石雕像等,都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世界唯一保存最好的摩尼教遗址草庵,更是格外吸引中外游人。草庵位于泉州郊外约10公里的晋江市安海镇苏内村华表山,它双峰耸起如华表对立,又因危岩巨石,状如剑戟,别称万刀山或万石峰。此山奇峰险崖,林壑幽美,古柏苍郁,山清气爽,草庵就掩映在这风景如画的山…  相似文献   

9.
何绵山 《法音》2000,(1):10-20
弘一、太虚、圆瑛、虚云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僧,他们都与福建佛教关系极为密切: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法先后达14年,并示寂于福建泉州,其振兴湮没700余年的“南山律宗”的实践,基本上是在福建实施的;太虚法师为当时佛教界著名领袖,在他担任闽南佛学院院长的6年中,一直将闽院作为他改革、创新中国僧教育的实验园地;圆瑛法师为福建古田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一直关心着家乡佛教事业,先后担任过福建五个大丛林的住持;虚云法师出生于福建泉州,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他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6年,使鼓山门风重肃,一…  相似文献   

10.
桥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标志之一。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建成不计其数的桥梁,它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福建泉州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是我国著名的海外交通港口。从南朝开始,泉州已有与外国往来的文献记载(《唐高僧传》卷二《拘那罗陀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泉州港的海外交通日益发展,到了唐代,泉州已成为我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其它三处是广州、扬州、  相似文献   

11.
张琪 《法音》2000,(8):49-50
本刊讯 7月20日上午,福建泉州千年古刹开元寺隆重举行方丈升座典礼,道元法师荣膺该寺第82任方丈。 泉州乃闻名中外的文化古城,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开元寺历史悠久,建筑精美,佛像庄严,高僧辈出,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佛教道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道元法师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开元寺宗风重振,传灯得继,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佛教事业的正常开展。希望在道元法师和各位执事的主持下,在全寺僧众的共同努力下,开元寺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如法…  相似文献   

12.
福建南少林寺问题,经过约十年的研究和论争,以批准莆田、泉州、福清三地各自修建或复建少林寺而暂告一个段落,研究热潮亦已渐渐降温。笔者与蒋维锬先生一直较关注这个课题,蒋先生手辑有三厚册《福建南少林研究资料》,搜罗有关福建南少林各种资料甚全。南少林论争的焦点在于史证,现笔者就以蒋的资料集及自己搜集的补充资  相似文献   

13.
一、绪论虚云大师(1840—1959)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俗姓萧,名富民,生而茹素,深有慧根法缘。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国礼鼓山涌泉寺常开老人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刺桐古城泉州,多种宗教并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管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横穿在小巷里,到处都会有上百年或是近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牵引着我们的目光,那许许多多古老而又悠远的胜迹,无不显露出泉州丰盈的历史气息和恢宏的文化气度。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禅慧 《法音》2000,(1):34-35
佛教传入福建约在三国时期。据史料记载,福州绍因寺创建于公元282年,是福建最早的寺院。唐宋时期福建佛教很盛,闽南则有“泉南佛国”之称。福建不仅寺院遍布各地,僧人众多,而且高僧辈出。禅宗在福建的佛教史中尤占重要的地位,可谓一枝独秀。其它各宗虽都曾在福建传播,但势力远不及禅宗。而净土宗与其它宗派相融合,其信仰在福建民众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净土宗是唐代最流行的宗派之一,在福建也很流行。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载:“垂拱二年(686),郡儒黄守恭宅桑树吐白莲花,舍为莲花道场。”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唐代…  相似文献   

16.
福建隆重纪念《康定情歌》作者吴文季诞辰90周年广大华人耳熟能详的民歌《康定情歌》的采集、整理、改编者,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吴文季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他始终为光明歌唱》,3月29日在福建泉州华光摄影艺术学院吴文季音乐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泉州清净寺     
福建泉州,地处东南沿海之滨,是一座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文化古城。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著名海港城市之一。也是中古时期国际友好交往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早在公元七世纪初,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等国的商贾,就乘海舶运载珠宝、香料等珍贵货物,不远万里来泉州进行  相似文献   

18.
提及中国天主教史上的开教三柱石,大家很快会想到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庭筠。但若问及福建天主教史上的开教三柱石,恐怕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福建基督教史著名学者林金水教授在长期从事对明清天主教史的研究中提出,福建天主教的开教三柱石为福清的李九标、泉州的张赓和建宁的李嗣玄。对这些人们还很“陌生”的人物,以往学界的论述十分零星,不便了解。因此,对他们作一整体的介绍,无疑将有助于读者对福建天主教史和中国天主教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3日至5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福建泉州召开。这是继上海研讨会之后道教界与学术界又一次规模较大的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宗教局副局长杨同祥、一司副司长伊巴达提,中央统战部二局副  相似文献   

20.
泉州古称“佛国”,历代高僧辈出。晋、隋以来,佛寺兴兴废废,不计其数。现有寺名可考的达400多座,尚存者215座。泉州佛教与海外各地的关系源远流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早在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就有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来到泉州,住在九日山翻译《金刚经》,现在九日山西峰一块盘石,据说是拘那罗陀当年翻经之处,人们称为“翻经石”。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跟随他去日本的18位弟子中,有一位是泉州超功寺僧,在日本担任戒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