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上海城隍庙本刊通讯员朱良镅人们说起大上海,往往就会提到城隍庙,所谓“白相(玩)大上海”,也即“白相城隍庙”,上海老城隍庙已成为上海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城隍庙历时六百年,几经沧桑,随着上海巨变和宗教政策的落实,昔日老庙如今换了新颜。六百...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隍庙,像那历久弥香的老茶。如果你来上海,别忘了去上海城隍庙。上海固然有洋场文化,但也许这里才是上海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3.
前言您想了解一下上海天主教三百七十年的历史吗?您想知道一下上海天主教在新旧两个社会不同的情况吗?如果您愿意的话,请耐心地把本文读完.本人蓄志撰写上海天主教史书,但由于水平,时间,资料等限制,而未能如愿.谨以拙作求教于师友.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吸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但也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如“上海地区天主教发展的阶段说”。“上海地区解放前夕天主教徒人数应是十万人说,而不是十二万人说,十  相似文献   

4.
上海“吃苦夏令营”引起社会关注以赴贫困地区考察为主要内容的“吃苦夏令营”,成为今夏上海的一大热点。此次夏令营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来自上海中小学的61名营员,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0岁。7月30至8月6日,他们在老师的带领...  相似文献   

5.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上海漕溪北路蒲西路的徐家汇天主堂,原名“圣依纳爵堂”,本世纪七十年代才改为圣母堂。“徐家汇天主堂”系上海教友的习惯称呼。天主堂一般以耶稣、圣母、若瑟命名,也常以圣人和圣徒命名,如罗马圣伯多禄大堂就是以耶稣大弟子伯多禄的名字命名的,圣依...  相似文献   

6.
1983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初七)是明代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中国天主教的先驱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徐光启先后居住在上海南市乔家路九间头和徐家汇,他的实验场所在南市有“双园”,在徐家汇有“农庄别业”。他曾在上海读书和耕作,任过礼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他以“富国利民”为目标,毕生致力于国计民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又是中国天主教的开创者,至今天主教界还尊敬地称他为“阁老”。他死后安葬在上海徐家汇。上海天主教界人士和信徒在纪念素  相似文献   

7.
上海女人     
上海的女人分三种:冰箱、电熨斗、洗衣机。追求她们像使用电器,一不小心就会遭到电击。 我们男人也分成三种:苍蝇、鲨鱼、狼。苍蝇只敢绕着圈子嗡嗡叫,不咬人不吸血,却怎样都挥之不去。鲨鱼闻血兴奋见色动情,圈子绕久了会突然扑上来吃掉你。狼的道行最高,远远一呼就令猎物腿软着地。 在这个城市里,所有的爱情都是冰箱、电熨斗、洗衣机、苍蝇、鲨鱼、狼排列组合的结果。这篇文章就是要暴露他们的秘密。 让我们先认识冰箱。她们虽然有令人摔死的美丽,却冷酷得让我们不敢靠近。像冷冻库内的霜,她们白得令人紧张,原因是小时候艳阳高…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将第一次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国的上海来举办,从而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在新世纪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大大推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世博会选择了上海,上海将会给她带来辉煌,同时也为上海带来发展的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次重要机遇,将有力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9.
上海在海边,海纳百川的气势令这座城市的经济及文化发展,在短短的近百年间,达到目前被世人瞩目的地位。美国学者罗兹·墨菲把上海作为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这不仅仅因为它“水陆辐辏,工商聚合”,“华屋连苑,高厦入云”,更重要的是上海是两种文明的碰撞点,中西文化剧烈冲突的大舞台。作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发源地,上海教会半个世纪来的“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理论的践履,体现出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现实特色;基督教由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陌生者,一跃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关注点。中国教会应当成为中国信徒自办…  相似文献   

10.
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桑标  宋志虹 《心理科学》1998,21(5):407-411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上海公众的心理健康观,发现①上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总体上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多数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②公众对心理健康内容及心理异常表现的认识与心理学家的标准近似;③“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及“心理冲突”等三项是影响上海公众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④公众对目前心理医生的认可率不高;⑤约三分之二的公众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⑥提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郭朝华 《中国道教》2003,(3):43-43,48
笔者有幸曾于上世纪50年代时亲眼目睹上海城隍庙大出会,记得出巡的队伍中就有“四司”。后来作为上海黄浦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一员,对文史资料频繁接触,曾在美国《世界日报》发表《上海城隍庙四司考》(1996.3.26),现仅就此“四司”再作论述。据史载,过去每逢上元、中元、下元三节出现时,“四司”均由大轿抬着随上海城隍出巡,可见其地位的特殊。各地城隍庙内所供冥界管理系统,城隍上属有东岳大帝、阎王、玉皇大帝;下属有判官、拘魂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皂隶、土地等。“四司”似乎仅属上海城隍庙内特有的地方神,笔者发现它带有鲜明有上海色…  相似文献   

12.
卷帙浩繁的宗教典籍和资料,犹如置身源远流长的宗教博物馆。我且在“上海宗教”驻足逗留,对某些人和事作一番审视。前人已有很多论述,夫复何言?可又想来宗教是说不尽的话题,不必有“肯前有景道不得”的顾虑,前将零星的思考记下来,敷衍成文。一最早传入上海的宗教,当数佛教。传说龙华寺建于三国赤乌五年,距今1757年;静安寺建于赤乌十年,距今1752年。但这两个时间都是“传说”。1700多年前的上海龙华地区还未成陆,如果设想有志于振兴江南佛教的康僧会到建业(今南京)后旋即南下,乘一叶小舟辗转来到这片水乡泽国,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9日的上海,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请来了一群新朋友,他们胸前戴有“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会标。看着他们那悠闲的气度,很难想象他们都是癌症患者。他们来此是参加由上海慈善基金会、玉佛寺和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共同举办的“点亮心灯,牵手生命——为癌症患者争取明天”慈善活动。前来玉佛寺礼佛的佛弟子们听说有此慈善活动,也都早早赶到了会场。活动开始,玉佛寺觉群楼会场里灯光璀璨,柔美的音乐使人如沐春风。弱者传递令人震撼的生命强音当美丽的主持人陈雅娣站在台前时,有谁相信她曾是一位面临死亡威胁的癌症…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举办恩格斯的伟大贡献研讨会朱少华(空军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日前,上海市哲学学会举行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暨恩格斯对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6年7月1日,作为上海最早实行股份制改革,股票最早发行上市的“老八股”之一,已走过整整九年的创业历程。九年创业,公司整体实力实现了数以百倍的扩张:拥有股本1.19亿元,净资产2.95亿元,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身为玉佛寺方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的真禅法师,在上海地区所从事的弘法利生活动,关心佛教教育、注重慈善事业、弘扬文化传统,为上海佛教事业之发展、逐步构建了上海地区“都市佛教”之发展形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弘扬近代佛教传统,重建人间佛教风骨。二十世纪以来,上海佛教可谓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中心。民国年间,是佛教由传统而近代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佛教繁荣期。上海佛教一改其在传统佛教史上无甚地位作用的旧姿态,顺应时代之发展,一跃而居于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振兴的前列。第二,光大佛教文化构建文字弘法模式。上海佛教在大力发展佛教文化事业方面,曾给当代中国佛教以极大影响。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古刹名寺及佛教团体,相继成立有各种类型的佛学院、佛迦培训班,佛教图书馆或阅览室等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近代上海佛教的影响。所以,当代上海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其深厚的基础。真禅法师十分关心佛教的文化教育事业,把它们作为上海佛教发展的基础。第三,初中佛陀遗教,广作弘法利生之业。真禅法师一生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从80年代起,在真禅法师的率领下,上海佛教界的僧众及其居士,本着人间佛教、弘法利生的弘誓大愿,在关心、赞助社会福利事业及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开创企业伦理学新局面──上海举行“企业伦理”研讨会周中之1996年1月下旬,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在上海第二毛纺织厂举行了“企业伦理”研讨会。第二毛纺织厂厂长、全国著名企业家万德明在会上从企业家的角度发表了他的企业伦理观点。近10年来,“二毛”厂坚持以邓...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西郊松江,有一座清真古寺。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由信仰伊斯兰教的达鲁花赤(郡守)纳速剌丁创建,原名“真教寺”,又名“云间白鹤寺”,迄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古寺周围有许多穆斯林先民的墓茔,所以当地居民又称之为“松江回回坟”,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一座清真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真教寺奉诏重建;永乐五年(1407年)、嘉庆十四年(1535年),两次扩建;明清时期又有几次整修。古寺至今仍旧保持元明时期寺、墓合一的风格,是伊斯兰教传入上海的标志。1985年,我担任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实习副教长,那年开斋节,我前去主持松江古…  相似文献   

19.
王诗越 《法音》2022,(9):27-33
<正>松江延庆寺位于松江府华亭县(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是著名的天台宗寺院,名列“教院五山十刹”[2]之一。截止目前,学界关于该寺的研究并不深入,甚至存在不少讹误。这些讹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位置有误。如王仲尧将松江延庆寺所在地标为“明州鄞县”,现地名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旧城厢的东北部、著名的豫园安仁街边门旁的梧桐路137号,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所天主教堂。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该堂原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豫园的主人)的私宅“世春堂”。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意大利传教士潘国光得徐光启第四孙女(圣名玛尔弟纳)之助,购屋后改建为教堂,取名为“敬一堂”,奉耶稣救世主为主保。堂为中国宫殿式建筑,高4.6丈,阔4.8丈,进深3.6丈。中筑“观星台”研究天文,台高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