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由于环境质量下降导致雾霾天气频繁,这使得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大量缩水。另外,天气变化也是阻碍幼儿正常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如雨、雪天气幼儿只能呆在教室中活动。当务之急就是创设出适宜的室内体育活动,它即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增强其体质,又能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之身心全面发展。目前幼儿园中的现状是室内体育活动不被关注。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统观念:每当天气不允许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金用其他活动代替体育活动,教师对于在室内开展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体育活动亦发生了重大的转向,体育走生态化之路已成为当代体育的发展趋势.生态体育的发展,必将实现人类体育活动的生态化价值转向,引导着现代体育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户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对于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乐观、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愿意主动参与的户外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警察体育是公安学与体育学有机结合的新型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在公安实践中形成,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由于警察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各国警察体育组织相继建立,国际警察体育联合会于1990年5月23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宣布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西班牙帕尔马市召开代表大会,选出包括我国在内的10名正式执委,并通过了国际警体联《章程》草案,目前国际警体联已经发展到51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课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培养和塑造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环节,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关键。它对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智力的利用开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并非纯技术教育,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没有对人生体育及社会体育的正确理解和深入解读。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就必须在高等体育教育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专业的发展建立在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的物质媒介。”体育器材及场地,是保障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器械在现代体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它不仅是现代体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广阔领域。在体育运动中,人是通过场地、器材等环境、条件诸因素交互作用,而达到自身和谐的节奏、韵律、形体、姿态等,自由地或者说自动化地控制自身与场地器材的协调一致,以此获得体育美的感受和体育美的创造。体育器材,又通过体育美的创造,显示着它的功能、色彩、以及优良的品质,合理的设计等技术美的审美效应。它们之间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交融于一体。因此,在体育器材创造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体育美的创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叶碧 《美与时代》2006,(9):16-19
美育渗透既是指方法,也是指途径。从方法上看,美育渗透强调它与灌输的区别,通过渗透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崇高的思想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去追求理想性的生存境界;从途径上看,美育的渗透强调它与德、智、体育及其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美育的思想和目的、美育的原则和方法主动进入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并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渗透比灌输、训练更能体现美育的本质,美育渗透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深入开展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仅关系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也关系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占领课余文化阵地.高校群体活动对于巩固学生体育课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锻炼自觉性,养成锻炼习惯,具有现实意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下简称《条例》、《标准》)的公布,使高校体育及  相似文献   

10.
蔡赓  季浏  苏坚贞 《心理科学》2004,27(4):844-846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中小学生目标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FI)、体育运动动机量表(SM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量表的测试,并以路径分析的方法来确定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这些维度对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途径和力度。结果表明:(1)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后的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时西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需要设计来彰显它的文化精神与运动意义,同时也为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而艺术设计在服务体育的同时,又借助体育发展、强大了自身。在两者的互动之中,既弘扬了体育精神又繁荣了设计艺术,共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相关的问卷、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相结合,对宁德市蕉城区部分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兴趣、项目、场所、时间、次数等影响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今后宁德市能更好地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服务是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通过体育服务来实现体育产业的本质功能。该部分发展的水平及程度是体育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市场尚不够成熟,不够规范,体育服务还不发迭,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因此,体育服务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经营管理方面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想使体育产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就要优先发展体育服务业。把IS09000国际标准运用到体育服务业各体育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之中,建立起我国体育服务组织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加速提高我国体育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国际接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社区体育看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守明 《学海》2005,6(5):185-188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体育既可以强身健体,满足个人的健康、娱乐的多方面需要,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体育在古代被视为一项神圣的、普及性的公益活动,今天的体育,尤其社区体育已发展成为一种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福利事业,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社会福利、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区体育与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文明的窗口”,这说明体育与文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明是开化、进步的意思,其对立面是蒙昧、野蛮、落后、病弱。体育活动使人健康、活泼、机智、勇敢。从人类文明的演变来看,确是文明孕育了体育,体育又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有强壮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体育不振兴,人民的体质病弱,就不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强国。因此我们说发展体育运动是很重要的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缺乏兴趣的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26-127
一、对篮球文化的理解 体育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种种有趣故事,给人以启示和鼓舞,使人增智和受到教育,篮球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融入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身体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篮球文化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和谐地反映人类对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创新,完善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它的内容的安排,形式的开展对课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让学生在身体上为活动做好准备,还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也为课的教学内容的开展,目标的达成铺垫.我们常常说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理.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与健康主要集合了"德、智、体、美",是促进学生得以综合发展的基础性学科。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训练、轻德智美发展"的不对等现象,且长期应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封闭型训练模式,使体育教学处于"高消耗、低收益、低层次化发展"状态,导致学生逐步偏向"虽喜爱体育类型活动,却又不喜欢体育课堂教学"的状态。为提升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将开放式教学引用到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