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三家成立了美学研究所,我时任郑大美学研究所所长,倡导以人类文明新范式与发展总趋向为主脑,对当代美学进行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先后出版了独著或主编的《美学大观》《艺术美》《影视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等论著,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文艺报》等国家级报刊的高度评价,其中《美学大观》、《中国当代美学》荣获全国“金钥匙”‘光明杯”等奖项.早在1986年,我考虑到传播对美学研究的重要性,经国家批准,创办了审美文化月刊《美与当代人》杂志,后易名《美与时代》.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孔阳为本系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课程,并即将出版专著《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有关西方近代美学流派评述方面的译著,并计划今后以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施东昌出版了《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美”的探索》两书,最近又写成了《汉代美学思想述评》 (初稿)。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已在筹备出版一部中国美学论文集。外文系伍蠡甫一直潜心于研究西方文论,主编出版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4.
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历来是美学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曾经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1)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2)美学就是艺术观,是研究艺术的科学;(3)美学基本上应该包括研究客观现实的美、人类的审美感和艺术美的一般规律,其中艺术更应该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目的.70年代末期,我国美学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沉寂而重新活跃起来以后,有关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又受到了重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讨论情况,除上述形成于50、60年代的几种观点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以外,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经过王雅琴、朱晏、郭丽和易华四位博士的调查,发现赵连元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其《比较美学:21世纪美学研究的主旋律》(1998)、《比较美学发展前瞻》(2000)、《新世纪比较美学发展展望》(2000)三篇论文和一本论文集《比较美学研究》(2003)中,全面地、高密度地和反复地对于古风的会议论文《21世纪:比较美学的世纪》,进行了明目张胆的、大肆的和疯狂的抄袭,构成了一连串学界罕见的“连环剽窃案”.尽管,多年来学界对于剽窃和抄袭的案例已揭露了不少,但是像赵连元这样明目张胆的、大肆的和疯狂的“连环剽窃案”,还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个具有典型性质的案例就值得我们加大力度进行调查、研究和批评.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作为记载中国上古神话最集中的典籍,已经成为中国神话研究的基石,其中的原始神话思维具有美学发生学意义.《山海经》中的审美意识具有推崇自然美、以“怪诞美”为主、爱憎分明、主张物我合一、崇尚生命、重视伦理价值等独特而丰富的美学特征,对中华美学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尔太的美学论文集《论美》,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2万字,收有1957年的《论美》和《美感的绝对性》,以及1978年以来的《美是自由的象征》、《现代美学与自然科学》、《美与艺术的分类》、《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中国山水画探源》,等等,共12篇。《美论》一书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作者的前后一贯、自成体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点。作  相似文献   

8.
1979年,我应邀到安徽大学去讲课。讲的题目之一,是《什么是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稍加整理之后,发表在《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上。后来又作了一些修改,改题为《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收进拙著《美和美的创造》里面。我的目的,原不过是想把我国当前关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中的两派意见,加以综合和调和,以便得出一种我认为比较全面的意见。但是,想不到就是这么一篇微不足道的东西,竟会引起高尔太同志的注意和重视。他在1981年第4期的《哲学研究》上,发表了《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与蒋孔  相似文献   

9.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29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一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学术性,以满足学界对高端美学期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刘纲纪,男,1933年生于贵州省普定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哲学》、《美学与哲学》、《中国美学史》(已出第一、二卷)、《周易美学》、《现代西方美学》(主编),论文《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等。 问:您刚从德国讲学回来,能否谈谈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国和西方思想的特征? 答:我对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常常在思考它。我感到中国的原始氏族社会大约延续了很长的时期,并且发展到很为完善的程度,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原始氏族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29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一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学术性,以满足学界对高端美学期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29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一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学术性,以满足学界对高端美学期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三十三年前的现在,1985年,当我在《美与当代人》(《美与时代》前身)1985年1期发表自己的关于生命美学的最初思考的时候,无疑并没有想到直到三十三年后的2018年,人们还会记得生命美学,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生命美学,甚至,现在还会把生命美学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学界的重要成果来加以纪念。鉴于我从2001年开始,大约在十几年中都没有涉足过美学界,因此确实也不太清楚生命美学的具体发展状况。不过,借助四川文理学院范藻教授登陆国家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14.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中西美学史上,不少美学大家都致力于美学原理的研究。而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美学热之后,美学研究稍显降温。但仍有一部分学者专力于美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并不时有新著问世。柯汉琳新著的《美学原理》,就是他本人30多年美学教学研究的结晶。从内容上来看,柯汉琳的《美学原理》首先是一本关涉美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其次才是一本面向高校中文系本科生的教材。作为美学专著,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有超越前人的地方;而作为一本教材,在启迪后学上,也有扎实的内容。另外,柯汉琳的《美学原理》还是一本充满思想情怀的论著。在柯汉琳看来,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更多表现为一种审美价值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主编的《美学译文》第一集问世了。《美学译文》的任务是介绍美、英、德、苏、日、意等国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和美学论文,以美、英为主,内容包括介绍新流派和新思潮,尤其着重介绍近代历史上有影响的美学派别和学说的原始文献;西方流行的美学新流派,  相似文献   

16.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29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学术性,以满足学界对高端美学期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30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一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学术性,以满足学界对高端美学期刊的需求。为此,本刊将在现有条件下,与全国朋友共同努力,使其尽快向高端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8.
收到《美与时代》"美学学人"栏目的约稿函,不由想起十五年前,该刊登了一篇介绍我的文章:《一位青年美学家的美学追寻——记青年美学家彭修银教授》.它虽只简短介绍我的生平及治学经历,但对我后来的学术生命来说,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召唤. "美学学人"栏目主要是刊发一些美学名家、美学大家的生平、治学经历和学术观点.我不是美学名家,更不是美学大家,仅作为一名美学学人,谨向在学术道路上给予我扶掖和帮助的良师益友表示感激之情.因与他们的相遇才找到了我美学研究的端绪;因与他们的相遇才让我不知不觉驶向美学的海洋、艺术的港湾、审美的岛屿;因与他们的相遇才使我乐此不疲地探索美学的精髓、艺术的神奇、审美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2004年最后一期杂志的时候,我们不由自己地想到:《美与时代》学术版从2002年4月开始,至今已出版33期了。按每期50个作者、16万字计算,则已发表美学、艺术界作者1650人次的论文520多万字了!这520万字是大家的创造、经验的结晶,由《美与时代》播  相似文献   

20.
正《美与时代》已创刊30年。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中与之同时创刊的几种美学杂志都早已停刊。《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Beauty》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唯一公开发行的美学专业刊物,美学界、艺术界的重要期刊,有的高校还将本刊作为"核心期刊"对待。当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美与时代》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几种更高端、专业的美学"集刊"不定期出版。这说明《美与时代》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