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平陷落,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校长赵太侔带领下辗转到庐山牯岭办学;杭州艺专师生则经浙江到达江西贵溪.1 937年底,两校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两校合并的命令,先后到达湖南沅陵,合并成立了国立艺专.国立艺专成立后的第三次校务会议上,讨论了新校迁往昆明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林风眠不同意迁滇,导致了“倒林事件”的发生.直到1 938年1 1月“长沙大火”事起,教育部才指示国立艺专内迁云南昆明.由于前往昆明的车票难买,多数师生都是自行想办法搭车,或走海路甚至徒步前往昆明,历尽了艰辛.到达昆明后,又因校舍问题多次搬迁,最终迁往呈贡安江村办学.1940年7月,校长滕固因解聘方干民引发学潮,滕固深感心力交瘁,决意辞职,由吕凤子接手国立艺专后,国立艺专迁往重庆璧山.从此,国立艺专离开了办学一年半的昆明.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由内迁的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合并成立的国立艺专,曾迁往云南昆明办学.在昆明的近两年时间里,国立艺专的教学逐渐恢复调整,教师队伍也随之更替.为了适应抗战需要,国立艺专组织了多种抗战宣传活动,为引领艺术教育走出“象牙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的教授和校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于 1 93 7年平津沦陷后 ,在长沙组成的临时大学。由于南京陷落 ,武汉告急 ,临时大学又迁往云南昆明 ,并于 1 93 8年 7月 1日将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在昆明前后八年 ,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在艰苦的抗日“十儒九丐”的年代 ,西南联大为中国培育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才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各个学科领域。据有关资料介绍 :在 1 95 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的 473名学部委员当中 ,出身于西南联大的就有 1 1 8人。西南联大不仅培养了诺贝尔…  相似文献   

4.
马坚先生和庞士谦老师,是两位受到人们尊敬的伊斯兰教学者,对国家、民族、对文化教育、对伊斯兰教事业、对中国同阿拉伯的学术文化交流等方面部做出了显著贡献。抗战后期,我在甘肃平凉国立陇东师范阿拉伯文专修班就读时,同学们每提及两位学者,无不表现出景仰的神情。读过他们的译著的人,都感到内容新鲜,增长了知识,受到了启迪。  相似文献   

5.
謦香的祭     
罗瑢 《天风》2001,(8):21
五月的鲜花格外艳丽,五月的花香格外醉人,五月的春城昆明,花如海、人如潮,簇拥在浓浓的艺术和旅游的黄金季节.第三届昆明国际艺术节和中国昆明第二届国际旅游节同时在昆明举行.朵木德村基督教唱诗班的弟兄姊妹,来昆明参加第二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合唱艺术节比赛.  相似文献   

6.
1957年5月,資产阶級右派分子費孝通無耻地打着要給他的外国主子美英帝国主义介紹新中国农民生活的旗帜,前往江苏吳江开弦弓村(即費孝通所說的江村)“住了二十天”。回北京后,写了一篇“重訪江村”,連續刊載在1957年第11—12期的“新視察”上。这是一支猖狂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的毒箭。費孝通在“重訪江村”中,認为解放后开弦弓村的“农民生活沒有改善”,“合作化搞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深陷民族危机,抗战成为全国各阶层的一致要求,抗战电影也应运而生,抗战也成为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宝库里的重要题材。今天,抗战电影依然活跃在我们的大屏幕上。虽然都表现抗战,但今天的创作者和20世纪30年代初的创作者在对现实的刻画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控诉与反思、呐喊与细语、群像与作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张德明 《天风》2016,(7):41-43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北平卢沟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由此开始.我国基督教界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此次事变中,基督教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前线抗战,救助北平的伤兵与难民,并从舆论上支持中国抗日,为全民族抗战贡献了应有之力.  相似文献   

9.
不系     
正朋友送我一幅画,很喜欢。画面简洁,一湾清水,一片芦苇,洁白苇花下,一叶小船荡漾。题字是:不系。画意取自于唐代诗人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钓者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船随风飘荡。飘就飘吧,反正也不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成书于1939年,向读者全面地呈现了一幅19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图景,被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通过阅读,笔者发现,在传统农村社会父权制度下生活的女性,对于家庭的价值被用经济因素来衡量了。以江村经济为例,兼于同时代的村庄研究资料对照,通过梳理,呈现出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女性对于家庭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三~六年级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汉族与傣族儿童所作的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昆明三、四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掌握维度间的双重协调,准确地完成直观加减乘除运算.从五年级开始,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出现了显着变化,儿童运用抽象推理进行维度间精致协调,开始向形式运算转化.其发展的过程是从量的增长逐步地过渡到质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未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与昆明同年级儿童相比,都低于昆明儿童.低年级差异尤其明显,高年级差异趋于缩小.说明早期教育对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青年运动王卫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大决斗。它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抗战中。进步的热血青年是抗战的生力军,如何动员、组织青年进行抗战,关系到能否取得抗战胜利的大问题。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陕甘宁边区的青年...  相似文献   

13.
壬申医学社是民国时期由河北省立医学院学生发起组织的一个医疗卫生社团.该社通过发行<壬申医学>、举办演讲等途径探讨中西医学理论,宣传有关医疗平民化、军事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主张.抗战爆发后,壬中医学社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的同时,参加救护队开展抗日医疗救护活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从国家、民族、个人、信念等方面深刻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再次提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本文通过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进而对抗战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在回顾抗战历史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视野展开研究和思考,力求将抗战精神的弘扬与唯物史观的运用结合起来,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最早关注心灵与身体关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他认为通过对心灵进行涵养,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庄子的养生思想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为"安性"与"无情"两个层面,主张顺应原本朴素无争的人性,摒除过度泛滥的欲望,使心灵处于种空灵宁静的状态."安性"是个"顺"的过程,遵循人性的自然状态,不刻意人为,保持人性的本来状态,即可得到心灵的安宁.而"无情"则是个"逆"的过程,剥落那些违背本性的欲望."无情"并不是指没有感情,而是指不以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本性.庄子的"安性"与"无情"又是紧密联系在起的,二者相辅相成,安守住自己的本性就是个摒除过度欲望的过程.正是通过"安性"与"无情"这两个层面,庄子在精神层面获得了种逍遥和自由,而这种精神自由对生命的涵养又有着积极作用,这正是庄子养生之道的要义.庄子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就在于,在物欲繁杂的现代社会,注重自己的心灵环保,保持颗宁静的心灵,更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10)
<正>当日寇大举进逼,国难临头、山河破碎之时,诸多中国基督徒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活动中。窥观当时中国基督徒抗战救国活动,至少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成立各种援助与推动抗战救国组织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成立各种团体,研究抗战救国问题,例如"东北社"、"时社"等,诸多中国基督徒也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20,(1):205-216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逐步建成了"现代战争宣传机器",其对内宣传工作的目标,在于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抗战意识,动员举国的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整个宣传机制的运转中,作为战时最高领袖的蒋介石与代表其意志的侍从室,对党政军各机构宣传工作的决策与运作起着重要作用,使国民党控制下的国内宣传机制得以渐趋完善。蒋对国内宣传机制的操控,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用,同时,他对这一机制运转中出现的积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王光荣 《心理科学》2003,26(2):380-380,383
近些年来 ,人学成为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在人学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苏俄著名心理学家安纳耶夫 (Б .Г .АнанЪев)的人学理论。 2 0世纪 60年代 ,在列宁格勒大学心理系由安纳耶夫倡议和领导 ,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安纳耶夫把这个研究领域称作人学 ,或是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 ,以期整合关于人的问题的一切研究成果。1 人学的一般问题1.1 人学的基本架构安纳耶夫于 1969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人是认识的对象》 ,该书被认为是人学的奠基性著作 ,它概括了列宁格勒学派自 5 0年代以来在人学领域的各种理论与实验…  相似文献   

19.
圆慈 《法音》1990,(10)
本刊讯为适应佛学研究的发展,以及满足世界佛学研究者和教内一般学者对中文佛学资料日益迫切的需要,斯里兰卡国立Kelaniya大学分院之一巴利文与佛学研究生院于1990年6月29日正式设立了中文佛学资料研究部.由精通华文与南北传佛学的哲学博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宣传抗战阿文文献抗日战争中有一些爱国人士远赴海外进行抗日战争宣传,学界对赴美国等地进行抗战宣传者,已多有关注(1)。当时日本侵略者使用了各种方法对阿拉伯人民进行拉拢,这一行径对阿拉伯人民了解中国抗战的正义性造成了不利影响,致使一些阿拉伯人错误地认为抗日战争仅仅是两个国家一般意义上的战争,而不认为这是侵略与被侵略、正义与不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