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题材、构图、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宋代宫廷花鸟画的艺术表现,从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审美情结、"形"与"意"的表达倾向三个因素来阐释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意象表达,围绕宋代宫廷花鸟画的形态与哲学内涵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何蕾 《宗教学研究》2017,(2):259-267
扶箕降仙的巫术表演在中国源远流长,至宋代,娱神色彩淡化,转而强调娱人与实用功能.与前朝相比,宋代扶箕最富于文化色彩的一个特点是箕仙作诗现象的普遍性.在宋代有关扶箕降仙的记载中,所降之仙多为“紫姑”.宋代扶箕巫术的流行与社会巫风盛行、道巫不分的宗教传播、军事力量虚弱等原因有关,而推动箕仙作诗现象的因素包括科举制度发达、文化氛围浓厚、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等,具有鲜明的宋代社会特征.箕仙诗的价值也非仅止于文人逞才抒情和博妇孺一笑的娱乐功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诗尚奇的诗美追求与题材开拓,展示了宋人尚俗的生活意趣,为宋代士人提供了另类书写时政得失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春颖 《哲学动态》2023,(3):39-48+128
心性论是宋代儒佛之辩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儒佛共用的概念“心”与“觉”为核心,从禅宗和理学两方面分析儒佛差异,重点关注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儒者在辟佛时所针对的禅宗思想和儒佛之辩的根本原则。在“心”与“觉”的问题上,儒佛之辩的重点在于觉、心、性三者的关系和理路,尤其是禅宗中以知觉为佛性的思想。是否向上一提,有超越“心”与“觉”的最高本体——天理,成为理学与禅宗的根本差异。鉴于程门后学中出现轻视形上本体,强调发挥心之知觉作用的思想倾向,与禅宗单讲觉、觉悟之心有相似之处,因而南宋儒佛之辩的重点转向了儒门内部的思想清理。  相似文献   

4.
美”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好”,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美丽”“美好”“优美”等词汇。从价值论来看,“美”是一种审美上的价值,往往与真和善成为人类的最高精神价值追求。从美学来看,“美”是指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美学的核心问题。美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问题,从本体论上看,美是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或者价值;从认识论上看,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从发生学上看,美是社会实践的自由的产物;从现象学上看,美是显现为形象的价值。中西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大约有四种途径:一是从事物的自然性质上探讨美;二是从客观精神世界寻找美;三是从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美;四是从社会生活寻找美。现代还出现了一种完全否定美的本质问题的反本质主义的倾向。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其表现为“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它与西方“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思想相反相成。不同的美学思想体系有不同的美的范畴。一般来说,美的范畴有:美与丑、优美与崇高、幽默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美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高雅艺术日益得到了民众的喜爱与政府部门、高校的倡导与关注。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价值理念的高雅艺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高雅艺术进校园”这项活动得到了各大高校大力的推动和广泛的传播,本文将以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媒介网络上的推广为出发点,探索在新媒体时代下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美育价值。为强化校园艺术教育,培养正确的美学趣味和美学素养,把“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巧若拙”是道教从道家继承下来的艺术美学观点,“忘笔知书”是道教在此基础上创造的艺术技巧论,“不能者听”是道教提出的艺术鉴赏技巧论。它们从三个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阐述了道教艺术美学技巧观点,对古代艺术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今天的美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61(11):19-25
整个20世纪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而在分析美学内部,艺术的核心问题则是艺术的定义。[1]因此,如何界定艺术,就成为了分析美学的“核心中的核心”问题。几乎每个重要的分析美学家都要在这个问题上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并由于他们不同的定义方式而相互区分开来,然而,他们却囿于语言的视界而未看到其他的解决路数。如今的英美分析美学已经进入到其自身的反思期,在对待艺术界定的问题上,我们既可以采取超越分析美学的方法,但又要继承分析美学的遗产,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一分析美学“艺术定义”的六套方案关于分析美学的艺…  相似文献   

8.
平淡作为宋代美学乃至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最初是由梅尧臣提出。宋初的主导思想存在从黄老思想到儒家思想的转变,而儒家思想代表之一的"绘事后素"在创作论的内容、形式以及思想境界上对梅尧臣提出平淡说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究梅尧臣所提出平淡说的理论源头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平淡作为审美理想与审美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发展与影响,其改变了宋初台阁体华丽的审美走向,开宋代审美新风。另外儒家思想为宋代文学的发展、理学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家美学指向人生和宇宙的深层,求索“形而上”的意义。采取一种超脱、“忘”的人生态度,保持一种人格、精神上的自由,美就是这种自由的产物。道家更关心的是个体生命的实现,人的本真生命的吟唱,更善于隐喻人生的况味以及表现心灵的幽秘。受道家美学影响的中国艺术,对具体现实、有形物象和社会问题采取的是较为超脱的心态,带有某种飘逸而高蹈的风采,更多地给人一种哲理、意蕴的体悟。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中国电影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意境理论中获得丰厚养分,在有限的影像画面内追寻无限的“意义”,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艺术家们的自觉追求。电影艺术既要给人以“趣味”,更要给人以“深致和美”,亦即启发人作“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中国电影艺术追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与绘画艺术的内在品质,而“物我两分”代表了以理性、思辨为特点的西方美学与绘画艺术,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认识论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西方的绘画理念不是绝对对立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绘画理念的异同进行辨别,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两种思想的现代价值,以期为现代绘画实践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在工艺美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工艺美学风格逐渐改变了唐人崇尚博大、色彩绚丽以及装饰奢华的取向,转而推崇温润、典雅、简约、严谨和理性。工艺美学风格的转变与当时宋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联。理学崇尚实用、克制、严谨,禅宗推崇“顿悟”、亲近自然等思想,都对宋代工艺美学影响极大。随着理学和禅宗传入日本,一个成为日本统治阶级主流思想,一个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其工艺美学取向也影响了日本。通过日本的古代以及当代设计,不难发现其尚简约、重禅意的设计风格与理学及禅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美学探讨──“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罗筠筠由中华全国美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共同举办的“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研讨会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一、在商品大潮下专家们的思考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美学家汝信研究员就在当今这个大变动的时代,艺术应该向何处去这个目前美学和艺术工作者颇为关心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它指出,“时代提供了新的题材,新的激情,新的精神动力,但是能否产生伟大的艺术,还取决于是否有一批真正献身于艺术的有才华的艺术家”,“美学研究和艺术评论应该起积极推动作用,使真正的艺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而不要帮倒忙”。他还就当前艺术家纷纷下海的状况谈了看法,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质疑:“我们国家这些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但这些年人的文化素质、文艺修养提高了多少呢?审美的能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目前城市青年、尤其是中学生中间对那些港台歌星的狂热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做得怎么样?”周来祥认为,目前美学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落后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落后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需要,所以美学脱离了艺术。要促进美学与艺术的结合,应注意三点;一是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雅”、“俗”以及雅与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 “雅”与“俗”这一对范畴,是重要的文化学范畴,涉及到文化层面的境界高低,人的文化教养、仪表、人格、操守、修养、境界.“雅”与“俗”又是美学范畴,涉及到审美倾向、审美理想、审美意趣、审美境界.“雅”与“俗”又是重要的文学范畴、艺术范畴,涉及到文学、艺术作品的高低程度、境界、情趣等等.下面主要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对“雅”“俗”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姚丹 《美与时代》2015,(4):12-14
"大巧若拙"是老子为了论证道的自然无为而列举的一个例证。自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后,"巧拙"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组相对的重要范畴。"大巧"的实现,正是一种审美和艺术的境界,它具有自然天成、本色纯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一种超越人工技巧、达到天然的创作观,蕴含着一种天人一体的自由境界,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大巧若拙"的思想,对于设计领域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代花鸟画以独特的题材、精妙的构图在我国绘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宋代画家文化追求与艺术审美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宋代花鸟画内容题材与载体,其次对宋代花鸟画构图布局与绘画技巧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与形成原理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花鸟画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乐记》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哲学典籍,其中"以类相动"这一命题着重强调了情感与表现形式的关系问题,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论在认识上是相似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以类相动"的哲学基础,异质同构论则建立在西方文化传统之上,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体现出了中国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在本体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瓦肯罗德和蒂克在《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中突出展现艺术神圣化,即观赏艺术唤起的感觉具有虔诚性。艺术本身成为揭示浪漫派的重要范畴“无限”的媒介,作家利用宗教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倡导艺术自主。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而言,施莱尔马赫与上述两位作家相反,他在《论宗教》中率先提出“艺术宗教”概念,旨在借助艺术中的自由与个性元素维护启蒙运动以降处于颓势的宗教,从而推动宗教的美学化进程,使宗教能应对世俗化的新挑战。后人常用“艺术宗教”阐释《倾诉》中的文学演绎,原本为神学领域延续宗教话语权的第三种方案“艺术宗教”衍变为浪漫派作家追求艺术独立的美学原则。德国浪漫派作家将“艺术宗教”纳入其“渐进的万象诗”这个诗学纲领中。  相似文献   

18.
冯秀莲 《美与时代》2013,(7):101-102
宋代建筑形式一般呈现出尺度缩小、布局随意、清雅柔逸、装饰细致的基本格调。这一格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程朱理学中蕴含的深沉美学思想的熏染,对当时及后世的建筑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程朱理学中的美学思想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继汉唐之后第三个繁荣时期,科技、文学、艺术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在思想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著称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颢、程颐学派和朱熹学派,世称程朱理学。程  相似文献   

19.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10):71-72
2007年7月9~13日,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召开,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学者参加了盛会。本次会议以“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为主题,现综述如下:一、艺术与哲学:分析美学的东西视界艺术问题一直是美学研究的重心,分析美学在20世纪为此做出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目共睹,分析美学的研究者们仍在该问题上逡巡反思。当代哲学家约瑟夫·马戈利斯在开幕式上以《艺术的状态》,明确反对康德“超验的转向”及其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追求,认为这种普世性抽掉了历史,最终要回到一种“后康德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主义”那里来重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宋代儒、释、道三教思想大融合的文化角度,分析了张载、苏轼的“实体”论思想,揭示了二者的“实体”论与佛老之学的内在联系,阐发了崇实之学与佛老贵虚明空之论的异同,为宋代理学家“出入佛老,返求六经”的思想历程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