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橡胶手错觉是一种健康个体将非肉体的假手视为自己真实身体的一部分的体验, 这种错觉可以通过同时轻刷被试面前可见的橡胶手及其不可见的真手而产生.橡胶手错觉已成为一种研究身体拥有感的重要范式, 其产生机制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认知匹配”与“自上而下的认知匹配”两种加工方式.前者涉及视觉与触觉刺激的同步性; 而后者涉及被试心中预存的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包括真假手之间模态特征,位置空间的相似性).综合上述证据, 身体模型假说与个人边缘空间理论进一步为拥有感产生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整合两种加工方式的解释.橡胶手错觉范式已经被用于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特殊被试病理分析,错觉产生和心理特质之间的关系, 以及神经外科和术后恢复上.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范式本身的拓展,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身体模态的仿真效果, 利用橡胶手拥有感的易感性作为筛选与预测身体意象障碍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超越”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词,它被广泛地使用于涉及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哲学,宗教,文化,艺术,日常生活.其中原因,简单地说,当然就是:超越是人类精神生活中至为重要的问题.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超越”一词也具有同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卢祖明同志在八七年《心理学探新》第三期上,撰写了《思维错觉浅谈》一文。文中提(?)“思维错觉”这一新概念。读后,深为作者的新颖的看法所吸引,颇感受益非浅,而静心体味,又觉作者的一些观点难以成理,委实不敢苟同。下面仅就我们粗浅的理解、略陈管见,以求教于作者、专家和同行。一、究竟何为错觉关于错觉这一概念,现在国内外心理学界都有大致相同的解释: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也就是错误的歪曲事实的知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错觉是由物理的和生理的以及认知等多种原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秉持原始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他对当代西方城市(与建筑)和空间作出了“过度”(excess)和“不及”的“病理”诊断.所谓“过度”,是指空间过满(人造空间过剩),技术过新(文明过剩,因此有仿真和代码过剩);所谓“不及”,是指空灵的诱惑空间或错觉空间的严重匮乏.故此,他设置了一系列关键词,包括空间与本源性、秘密与诱惑、错觉与诗意等,意欲在铲除一切他认为百无一用的空间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同时,使空间和建筑重返自身的本源性,走向总体的原始性(颇类席勒所描绘的素朴状态),挽救因“过度”而陷入堕落之境的空间的命运,重建城市的和谐与灵动,丰富与诗意.  相似文献   

5.
王希富 《心理学报》1991,24(2):10-20
错觉图是具有特殊生理、心理效应的两维图,包括悖理型、坐标阙如型、过渡变形型和双关两可型等几类。有的是在两维平面上表达类似三维的不可能虚构体,造成与实际三维知觉经验的强烈矛盾;有的则具有多重涵义,并以心理操作或图形的动态为条件产生变幻,造成各种幻觉感。长期以来,在生理心理学和图学研究中,仅仅触及了一些错觉图的幻觉现象,极少研究其中的错觉机制。错觉图不但给现有的三维和多维几何理论造成混乱,而且也在工程图的表达和判读中造成一些错觉而导致事故。本文从体视理论和图学分析方面对错觉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了形体重影机制、变换组合机制、范围渐变机制和方位移动机制等几种致幻理论,并运用上述理论以国内外常见的错觉图为实例,对形成错觉的图学、几何学和心理生理学过程做了具体论证,从而揭示了错觉图的错觉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配不公会引起人们的心理误差,这就是人们把本来是公平的分配当作不公平来反映。或者把不公平分配的社会现象过度强化而产生的心理误差。……这种心理误差多产生于不同性质的劳动上,就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来说,前者的社会报酬应高于后者才是公平的,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的心态。现在社会上流传的“摆个小摊,顶个县官”,“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正是产生心理误差的现实反映。还有程度高的复杂劳动与程度低的复杂劳动,前者的报酬应高于后者才是公平的,而现实确相反,一个红歌星的出场费高得惊人,只要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道德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为这种现象所困惑:素来被认为是德才俱佳的人突然被发现在生活问题上不加检点,而一向被视作品行不端的人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现象从来很难得到理解,人们的善良愿望总是倾向于“恶则无往不恶,善则先往不善”的道德评价心理。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时,我就想到了道德人格的矛盾本性问题。 道德人格这一概念,是指由一定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主体人格。因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必然要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必然要得到道德观念的指导,这种观念与行为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8.
乔舒亚·雷诺兹是英国18世纪后期极负盛名且颇具影响力的历史肖像画家和艺术评论家,他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演讲中多次提到“绘画中的模仿”,即追随大师的风格,从他们的作品中受益.这一理论的阐发是建立在古希腊“模仿论”基础之上的,16世纪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乔尔乔·瓦萨里对此观点也有所解读.雷诺兹进一步认识到通过模仿能产生多样性与新颖的创意,具体表现在模仿自然、模仿大师、学会借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伦理是一种智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那么我们不妨说 :伦理学是使人明智的学问。伦理 ,也可以说是道德 ,其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基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所形成的一系列共识 ,是一种“社会整体的契约” (弗兰克纳语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这种共识是以原始的宗教禁忌的形式存在着 ,人们相信 :不遵守这种禁忌将会给群体带来灾祸 ,即会威胁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因而 ,对于不遵守禁忌的社会成员 ,群体将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惩罚。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惩罚 ,同时也是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而遵守这些禁忌 ,以求得融入…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有关常识和诸如“理性”、“真理”和“实在”这样的哲学思想的主要范畴来说,错觉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检验案例。我的目标是,通过与弗洛伊德的遗产和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精神病学研究成果进行某种交锋,分析这种错觉所具有的各种富有悖论色彩的形式,从而阐明构成了它那些特定的时间化、概念化和论证样态之基础,并且为这些样态确定方向的逻辑。就英语而言,人们也许是在“幻觉”的意义上使用delusion(错觉)这个术语的,不过,它也可以被用来表示我们在罗曼诸语言之中称之为“delirio”或者“d啨lire”(这两个外来语在这里均指“迷狂”之意,前者是…  相似文献   

11.
评“心理历史”的分析──国外毛泽东研究的一种倾向钱宏鸣近年来,国外毛泽东研究者为了克服传统中国学研究者过分注重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史的缺陷,而提出了一种“心理历史”分析的方法。也即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史学方法为补充的方法来研究影响毛泽东一生的童年经历,考查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毛泽东的心理特征及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的研究侧重面主要表现为:凡领袖人物都有一种“维持自己形象”的内在心理结构。他们称之为“不朽象征”。而“不朽象征”作为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又由“革命不朽”和“存在的不朽”所构成。“革命不朽”是一种心理态势,旨在永远维护革命者的观点和行为来弥补领袖个人的有限存在。他们认为正是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毛泽东常将“革命的失败”视作比人类驱体死亡更为危险的事情,由此产生了反修防修的斗争。而“存在的不朽”指一种对人类具有适应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能力抱坚定的信念,由此毛泽东始终把强调人的意志的作用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心理历史”方法由于割裂了人类理性发展与非理性发展的有机联系,将非理性和无意识加以其夸大。因此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错误。在方法上,由于“心理历史”分析所依据的绝大部分来自他人的描述和主观推测,  相似文献   

12.
《古兰经》中记载了人祖阿丹的两个儿子嘎比勒和哈比勒的故事。因弟弟哈比勒的献祭被真主接受,而哥哥嘎比勒的献祭遭拒绝,于是嘎比勒出于嫉妒和憎恨杀害了弟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桩血案。正如真主说:“他的私欲撺掇他杀他的弟弟。故他杀了他之后,变成了亏折的人。”5∶30)可见,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嫉妒就与人类的繁衍相随莫解,伴随而来是血腥的杀戮、无尽的苦难与仇恨,这是人类历史的悲剧。嫉妒的产生多是容不得别人在权位、财富、名誉、学识、才能、事业等方面超越自己,比自己风光得意,心中暗生郁结,希望他人不幸或倒霉,这种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13.
问题的中心     
在我们下面译出的文章中,作者说:当前,宗教的危机是“无神论思想不可抗拒地在上升”。其实,这种情况,从十六世纪已经开始了。从那时候起,静止的“世界观”逐渐为动的“世界观”所代替。这种重大的变化,“不仅牵涉到我们的思想,也牵涉到我们的信仰”。作者断言:在这里,存在着两种动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它强调“超人”的向前发展;另一种是基督教,它一直认为人类是应该向上的。这两个向前和向上的“力量分离开来,它们就变得软弱无力而衰落下来”。它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对立的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这两种动向好比直角形的两个分力,它们是对立的,但是在它们两者方向不同之间,必然会得出一个合力,这个合力既是向前的,又是向上的。换言之,“基督教的向上同人类的向前合并起来了。”这就是“彻底的统一”,在这统一中,将会出现“精神化了的无国籍”的人民。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学智力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的直觉推理与贝叶斯定理相矛盾的原因,指出人类的推理算法是与自然频率而不是相对频率(概率和百分比)相适应的,并以医生对乳腺癌发病率的直觉推理和心理学领域认知错觉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人类的推理算法是为自然频率而设计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5.
引起人类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可以分为条件致病菌和非条件致病菌,不同性质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决定了感染矛盾的特殊性,对于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为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同时,这种单纯的“对抗”的解决方法也引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因此,细菌感染矛盾的特殊性决定我们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对抗斗争”形式,而必须寻求一种特殊的解决方式。对QS系统的研究发现在细菌表现致病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QS系统减弱细菌的致病性而不杀死细菌的“抗致病性药物”来治疗感染成为一种新的抗感染思路,这种“抗致病性”概念使我们抗感染的态度从与细菌“对抗”转变为“共生”,因而QS系统可以为这种特殊矛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  相似文献   

17.
简单性方法目前在国内还是一种鲜为人知的方法,它源于“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这一信念。14世纪英国的奥卡姆进一步把这种思想演化为一种方法论原则,即哲学史上享有盛誊“奥卡姆的剃刀”。同时这一方法在实践中,也特别是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成功应用,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简单性方法,我们认为,简单性不是象马赫主义者所认为的只是一种心理上或感觉上的简单,它的内在根据在于各种现象背后的宏观统一性,而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律和共性都是这种统一性的不同表述。因此,所谓简单性不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学技术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医学科技伦理问题.组织工程学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与医学科技伦理的矛盾也是必然的,两者间如何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旨在阐明二者间矛盾的必然性,分析相互关系,是制约对立的矛与盾,还是和谐统一的剑与鞘,并提出如何实现双赢,找到平衡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9.
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以错觉量和眼动特征为指标,考察了Muller-Lyer(ML)错觉的产生及其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在ML错觉中,较长箭杆促进长度的准确判断,较长箭翼干扰长度的准确判断.减弱ML图形的总长度线索有助于降低错觉量;(3)箭杆与箭翼的交互作用对注视时间产生显著影响;(3)被试通过整合两条矛盾的线索进行长度判断,实验结果支持矛盾线索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以错觉量和眼动特征为指标,考察了Muller-Lyer(ML)错觉的产生及其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在ML错觉中,较长箭杆促进长度的准确判断,较长箭翼干扰长度的准确判断.减弱ML图形的总长度线索有助于降低错觉量;(3)箭杆与箭翼的交互作用对注视时间产生显著影响;(3)被试通过整合两条矛盾的线索进行长度判断,实验结果支持矛盾线索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