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回民經济大改观,人人歌頌共产党。河南省40万回族人民,在历史上居住在城市的多是作些沿街叫卖的小販,居住在农村的,虽然拥有少量土地,但缺乏牲畜、农具,耕作技术落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統治时期,回族人民过着极端貧困的生活。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偉大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回族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来,全省各城市的有关部門帮助3,000多个回民就了业,并且帮助举办了一些小型工业;在农村发放了大量的民族生产补助金,使回族人民添置了牲畜和农具,加上汉族人民技术上的帮助,生产年年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上貧困的根源,虽经政府从多方面给予帮助,經济面貌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城市中仍有些人没固定职  相似文献   

2.
我們偉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以巨人的步伐順利地度过了第十个国庆节。十年来,隨着祖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一日千里的发展,长春市回族人民在各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他們亲身体会到:只有跟着党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才能彻底摆脫旧社会所遺留下来的貧困和落后,躋于先进民族的行列。他們比喻說“魚儿离不开水,孩儿离不开娘,少数民族人民永远离不开共产党”。在解放前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級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广大回族劳动人民长期被剝夺了政治权利,过着飢寒交迫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員会关于在甘肃东化部建立回族自治区的倡議,受到全国回族人民和甘肃省各民族的欢迎。今年五、六月间,先后在政协全国委員会扩大会議和国务院全体会議上进行了討論,国务院第51次会議决定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且把这个决定提请第一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議审議批准。这是我国回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个偉大成就。我国回族約有35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各省(直轄市)、自治区的1311个县(市)、自治县、旗。他們和我国各民族一样,在締造我們偉大祖国的共同事业中,有过許多貢献。近百年来,由于清朝和国民党实行民族压迫,回族曾長期处于政治上被压迫,經济上被掠夺的地位,人民生活極端貧困,文化十分落后。他們會經进行了多次反抗斗爭,在云南、陕西、甘肃、新疆,都有过大規模的民族解放斗爭。在那些  相似文献   

4.
在旧社会漫长的岁月里,我們少数民族就象沒有父母的孤儿一样,长期陷于貧穷落后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尤其是我們回族,从清朝直到国民党反动統治时代,受过的屠杀、迫害、虐待、侮辱是说不完的。有些地方的回族被杀絕了,有些地方的回族被迫而不得不隐瞞自己的民族成份,有些地方的清真寺和土地房屋被燒毀或霸占了庑┯醚聪吕吹氖肥?回想起来宁无余憾。  相似文献   

5.
常州在解放前有回民96户,共450人。国民党反动派一向否认回回民族的存在,鄙视回族人民,在常州也不例外。那时,常州回民在政治上根本沒有说话的余地。在經济上則貧穷落后,人民短穿沒吃的。回民最普遍的職业就是經营小商小贩。这种職业的季节性变动和流动性都很大,实貭上等于沒有固定的職业和收入。回族工人店員很少,就那么少数几个,也都是入不敷出,过着半飢半飽的生活。有一些回民則长期靠着借貸过活,非常悲慘。由于經济的貧穷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解放前常州回民中没有一个科学技术人員,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一人;回民只有一所一、二、三年級复式班的小学,但  相似文献   

6.
在貴州边境威宁县的一个貧瘠高寒的山区,有一个居住着20多戶回民的村庄诰缮缁崂?人民生活之苦,簡直无法用筆墨来形容。那时,他們过着牛馬不如的生活,吃的是草根,穿的是破烂的衣服。再加上地主恶霸土匪到处猖狂,逼得这几户回族流离失所。当时,这个村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编了一首歌:“反动政府下关心,穷人穿的烂渣筋。大家吃的草根飯,哪天哪日来救星。”幻想变为現实,1949  相似文献   

7.
祖父和家庭     
我的家在土改以前是貧农,主要是租种地主的土地,祖父在清真寺担任宗教事务,有一些收入,全家十口人的生活全靠着他維持。他从清真寺回家就脫下长衫,扛起锄头去田里干活,从早到晚拼命干,但是所得到的仍然是飢餓和貧困。祖父在无情的生活折磨和过度劳累中患了肺病,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悲慘了。解放以后,我家分得了土地和房子,生活变好了,祖父的肺病治好了,他的愁容也消失了。我已經三年没有回过家。寒假前夕,妹妹来信説:人民公社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8.
在苏联吉尔吉斯和哈薩克斯坦住着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当地各民族都叫他“东干”。但是他們从不自称“东干”,正如我们新疆突厥語系各族称回族为“通干”而回族自己下称“通干”一样。以前他們把自己叫作“中原人”,如今改称回族。“東干”的来历“东干”(俄語)是“通干”(烏孜别克語)的諧音。“通干”原意是“住下来的人”。追根溯源,这些住下来的人是从何时、何处迁来的呢?說来話长,現在让我们談个輪廓。上世紀末叶,我国西北部的回族人民响应太平天国的革命号召,紛紛起义反抗滿清王朝的統治,后来随着太平天国的夭折,回族人民发动的起义也被各个击破了。同治12年(1873年)西北回族起义的余波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封丘城西有个回族乡。这个乡有5个村子,100多戶人家。回族乡象封丘县其他地方一样,地势高低不平,盐碱地多,过去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农作物收成没有保証,人民经常在灾害威胁下生活着。合作化后情况虽有了好轉,但灾害也还没有完全消除。去年秋季就有90%的农作物被淹。当地人民因为经常遭灾,对今年的收成也同样抱着悲观失望的情緒。自从农业发展綱要提出以后,回族乡的人民在县政府“苦干三五年,改变全县貧困面貌”的号召下行  相似文献   

10.
在回族研究中,“语言”问题似乎没有象服饰、宗教、节日等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实,注目于回族语言,即可发现他们通用的汉语中,有其自身特色。下边仅就“移词”谈谈回族语言。“移词”——回族独特的语言回族所用的语言是汉语,这是在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而事实上,回族在使用汉语的同时,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的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将操藏语的穆斯林统称为“藏回”,其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地区,这里的一部分藏族,由于长期与回族往来,归信了伊斯兰教,从而被周围的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称为“藏回”①;另一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居住的部分回族,在清中后期回民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民族屠杀而迁移到藏族地区居住,出于生存的需要,这部分回族较快地学习和掌握了藏族的文化并适应了藏族的生活,但始终认同自身身份为回族,被其他民族称为“藏回”。两支“藏回”的共性是对回族的心理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上都信仰伊斯兰教,从而被划分为一个特…  相似文献   

12.
2018年8月25日至26日,中国回族学会主办,西安丝路回商商会、陕西怡兰企业集团承办的“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以“回族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贡献”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李尊杰主持开幕会。  相似文献   

13.
在天津市河北区的回族群众中 ,提起“王姨”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这主要缘于她长年累月热心为回族男女搭鹊桥 ,寻婚缘 ,成全了一桩又一桩的婚姻大事 ,日久天长王姨便出了名。由于民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群众一般都愿意在本民族内通婚。但在天津这个大城市里 ,回族人口相对较少 ,而且居住分散 ,固此 ,如何寻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 ,从而结成美满的姻缘 ,便成了他们生活中一件特别关注的大事。王姨叫王丽芳 ,今年57岁 ,回族。退休之前她就热心于“红娘”事业。退休之后 ,原来的“业余爱好”就成了她的“专职工作”了。每天到她家找她帮…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最早称为“兰州回教劝学所”,由时任甘肃提学使马邻翼联合在兰回族贤达于1913年创办的民间教育组织,会址设在兰州酒泉路清真寺内1,是近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西北地区躬行“教育救国”事业的重要实践。该组织自创办起历经多次改组:“兰州回教教育促进会”(1918年起)“甘肃回教教育促进会”(1927年起)“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1938年起)“甘肃回族教育促进会”(1949年起),到1953年结束使命。它存续四十载,是我国成立时间较早、活动时间较长的回族文化社团2,见证并助推了甘肃回族近代爱国意识觉醒、冲破畛域、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回族汤瓶八诊是波斯保健医学和中东伊斯兰医学吸取了中华医学,而形成的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养生保健疗法。早在1300年前,波斯人通过丝绸之路长途跋涉到中国来经商,路途中人困驼乏,疲惫不堪,腰酸腿疼,在洗浴和歇息之时,通过揉脚及按捏身体某些部位,从而达到减轻消除疲劳。当他们到达长  相似文献   

16.
清真药膳好风光 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的《回族民俗学》,共20章,首章是“绪论”,后面的19章,分别论述了18种习俗,只有“回族的饮食习俗”独占有两章。  相似文献   

17.
一、回族穆斯林起经名的宗教渊 源回族穆斯林的经名也称教名,指用圣贤、圣妻、具有吉祥寓意的阿拉伯语词汇起的名字。在回族穆斯林中把为孩子取经名叫“起经名”“安经名”。  相似文献   

18.
1989年5月,我和我夫人应邀访问了苏联,接待我们的是苏联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回族学研究所。生活在苏联境内的回族,共有七万人,分布在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境内。他们仍自称为“回族”、“  相似文献   

19.
西貫市是北京郊区昌平的一个四百多戶的回民付?夥乓郧?这个村有60%以上的人很少土地,甚至根本沒有土地,村民大部分靠着販卖水果、蔬菜等为生,长期过着貧困不堪的生活。在那样的情况下,儿童的遭遇比較大人更悲慘。由于沒有科学的接生方法和設备,許多嬰儿一出生就死亡了,有的虽然剛生下时沒有死,但也总是在不幸的生活之中夭折了,因此,解放前这个村有“絕戶多、抱养外村儿女多”之說;一部分儿童幸而活下来,也因生活逼迫,从小在半飢饿  相似文献   

20.
米乐金 《美与时代》2014,(8):126-127
回族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饮食的起源,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伊始,饮食习惯严格依照伊斯兰教《古兰经》教义。其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维系着回族族群的民族情谊,增强着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加强了族群认同。本文以泰安清真寺小区回族的饮食禁忌和做油香仪式为切入点,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对回族饮食文化里这些文化象征符号的理解,通过对“他们”和“我们”的区分,发现这些符号对回族人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