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耗竭是一种直接与工作相连的身心疾病,导致其产生的原因即职业耗竭源来自于多方面.研究人员从工作自身、家庭、社会、个体四个维度编制职业耗竭问卷.通过开放式问卷凋查并参照国外职业耗竭成型问卷搜集相关项目,编制成问卷蓝本,以江苏省内基层警务人员为被试进行试测.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探索出导致职业耗竭的8个主要因素,同时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备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问卷调查反应出目前基层警务人员职业耗竭的原因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3.
4.
佛教——一种特殊方式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佛教的基本思想及评价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生之苦形形色色 :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1] ,总之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 ,生存就是苦。因此 ,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2 ] 。佛教反复宣称 ,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似乎存在的东西 ,“空”是宇宙的实相。只有体认到空的道理 ,才能达到觉悟解脱。佛教作为宗教 ,从根本上说 ,其哲学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 ,其本质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 ,多数是颠倒的、虚幻的反映[2 ] ,不能产生科学…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PCOS患者易患抑郁症、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原因。通过对28例PCOS患者和28例体重指数、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回应公众演讲压力进行分析,在回应公众演讲压力时,PCOS组和对照组均有比较显著的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心率和血压升高(P均〈0.01);但PCOS患者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PCOS患者易患抑郁症、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原因.通过对28例PCOS患者和28例体重指数、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回应公众演讲压力进行分析,在回应公众演讲压力时,PCOS组和对照组均有比较显著的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心率和血压升高(P均<0.01);但PCOS患者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和心率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均<0.01,时间效应,交互效应);PCOS患者在急性应激时显著减少上调IL-6的水平(P<0.01).PCOS患者对应激反应的改变可能构成抑郁症、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家庭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治疗理念正引起心理治疗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兴趣和关注.它着眼于家庭和家庭内部关系,把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引入了心理治疗领域.在介绍家庭心理治疗基本问题和国内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其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可能性,旨在为我国家庭心理治疗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肌肉上瘾综合征是指个体对于缺乏大块肌肉的错误认知的先占观念,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研究从肌肉上瘾的诊断和测量,与体象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关系,以及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关于其临床诊断、产生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争议。肌肉上瘾综合征在我国,甚至是亚洲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度。肌肉上瘾综合征的诊断依据、病征的文化差异、共患疾病、形成机制等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预先应对:一种面向未来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先应对是个体针对未来的潜在压力源所提前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文章阐述了预先应对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预先应对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并讨论了预先应对对个体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1.
意识的建构理论述评:一种对于意识的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的建构理论认为,意识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人们意识到的现象经验是在对当前需要的反应里从先前被激活的图式中建构出来的。同其它意识理论相比,建构理论排除了“头脑中的矮人”的机制,而仅仅扩展了激活过程;它是对意识副现象论的否定,宣布了意识的重要功能;它将意识的探讨置于图式理论的背景之下,从而将意识的研究同知觉、记忆、思维和无意识等其它心理现象的研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妒忌是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优势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包括特质和状态两种界定角度.相似性、自我相关是妒忌的近因,资源竞争则是妒忌的远因,前扣带皮层、腹侧纹状体和腹中侧前额叶是妒忌加工和识别的相关脑区.妒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攻击行为、道德行为、幸灾乐祸、亲社会性以及业绩表现.未来研究可以在善意妒忌、内在机制、进化视角、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认知心理学对具体领域问题解决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人的高级认知过程;而伴随这一研究倾向的变化.旨在揭示高胜任能力或者专家行为的实质及其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也逐渐成形;本文介绍了选择符合科学研究的专家行为标准,即有效性、可重复性和可测量性;之后,详述了研究专家行为的步骤.即选择被试、明确典型任务、进行任务分析、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和解释专家行为等。这一方法的阐述.为心理学工作者使用该方法提供了一类规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追踪研究的方式, 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 采用反刍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 考察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 震后3.5~5.5年间,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主动反刍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 主动反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跨时间点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跨时间点的相互正向预测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跨时间点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 但震后3.5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通过震后4.5年的主动反刍间接地正向预测震后5.5年的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横断关系随着时间历程的变化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应激、倦怠和抑郁是职业健康心理学中三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对三者的关系加以明确的考察,本研究利用大一学生生活事件问卷、简式倦怠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对230名大学新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应激(主要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倦怠和抑郁是三个可以相互区分的心理学概念;(2)无论是在横断考察还是在纵向分析中,日常琐事都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3)无论是在横断考察还是在纵向分析中,日常琐事都是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4)无论是在横断考察还是在纵向分析中,倦怠都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5)倦怠能够(部分)中介日常琐事对于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