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 ,道教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是主张形神统一、形神不离的。与基督教的灵肉分立和佛教的形灭神不灭之说比较而言 ,这可说是道教形神观的一个特色。不过应注意 ,道教的形神观有时呈现出很特殊的表现形式 ,若不加以辨析 ,极有可能对道教的形神观产生误解 ,即认为道教并不是一贯主张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比如 ,道教内丹术所体现出的形神观念就是如此。我们在此试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目的是证明道教的形神观虽然表现形式有异 ,但始终坚持了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立场。道教既然主张形神不能相离 ,就必然以某种方式将二者合在一起。在道教中 ,…  相似文献   

2.
《道枢》集南宋前道教修炼方术之大成,内容以生命为核心,有相当完备的生命观体系。基于《道枢》在道教文献中的重要地位,梳理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对把握道教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窥探南宋前道教生命观之概况,相当有价值。本文着重从生命局限性之体认、生命超越可能性之把握、生命智慧的现代意义三个层面,对《道枢》的生命观进行探讨。 逢礼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刘渊然与赣南客家道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道教在赣南客家地域的发生和传播道教早在西晋时就已传入赣南。赣南客家祖先来自于中原。晋代“衣冠南渡”后,道教也被带到了赣南客家地域。客家原属楚地,受老庄思想的浸润濡染较深,加之东越后裔亦本信巫卜,因而两相契合,道教很快便在客地传播开来。西晋时,五斗米道在赣南一带活动。据《赣州府志》和《兴国县志》载:太康元年(280),道教名师葛洪就在兴国县城西外建造了治平观,并在此炼丹,“葛洪过兴国,在治平观,凿药池,并有诗”。治平观,在兴国县城西郊尧山堂。旧有吹箫台。前有井,号葛翁井。旧治平观有联云:“凡炉芒属存疑信,碧?寒泉自…  相似文献   

4.
安岳玄妙观的道教造像精美绝伦,是盛唐道教的实物佐证,也是巴蜀道教历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玄妙观的道教造像自发现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由于史书文献的失载,导致我们对这些造像的认识人言人殊。《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境碑》是记载玄妙观道教造像的唯一文字资料,解读该碑文是揭开玄妙观造像神秘面纱的关键钥匙。文章从校勘碑文入手,对碑文作出考证与释读,指出玄妙观的道教造像是依据道教黄箓斋法而造,这是认识这些道教造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原西南约四十里,有龙山道教石窟,位于静居观沟上之龙山峰顶,古昊天观之东侧。石窟凿修在一庞大峭岩上,前有敞坪数亩,后倚蔚然峻峰,更有苍松古柏,翠绿挺秀于东西。石窟共八洞,皆刻道教神仙像。规模虽不大,以道教石窟甚少,且雕艺精湛,故颇珍贵。它最早开凿于何时,无史料可考。  相似文献   

6.
胡锐 《宗教学研究》2003,1(2):104-107
本文通过对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官观发展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官观在神仙信仰、斋醮仪式以及官观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方面已经与前期道教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人们但知道教音乐风格独特,通异于世俗音乐,但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从宏观简约的理论高度加以把握,其原因是对道教的音乐观尚无所知。本文以道教经典文献为据,从局内人的角度,对道教音乐观作了初步研究,认为道教音乐观与通常的音乐观全然不同,它受神学信仰的制约,无论其本体现,功能观和审美现都贯穿着浓厚的神秘玄虚色彩,并对道士的音乐心理和实践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而构成了道教音乐独树一帜的阴柔美风格。独特的道教音乐观对当代社会中音乐审美情趣的拓展和人体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今日乾元观     
金坛乾元观,这座曾是新四军司令部驻地,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道教修场所,今日正焕发着新的光彩。 乾元观,坐落在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江苏省茅山东麓金坛市境内的青龙山郁岗峰,是茅山道教圣地“三宫五观”之一。始于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李明真人炼丹于此,初名炼丹院。1993年11月修复开放,是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坤道道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伯乐道教学术遗稿的法文(两版)、日、美四个版本为线索,分析说明20世纪初至今的海外道教学术观的确立、发展、争鸣以及变化趋势。认为20世纪初欧洲的道教研究的重要传统开始形成,但直到20世纪中叶,道教独立的学术研究地位尚未完全确立;20世纪下半叶则有多种学术争鸣,海外主流道教学界重新找回并大力发展了20世纪初确立的道教学术观,即一种整体、流动、发展、历史的道教学术观。  相似文献   

10.
步入我国著名的江南道教丛林———苏州玄妙观 ,只见香樟高耸 ,古柏参天 ,殿宇气势宏伟 ,古观清幽宁静。当您小憩于玄妙观三清殿前的广场上 ,想必也会有心灵被涤荡的感觉 ,仿佛风变得轻柔了 ,空气也清新了。这里以三清殿为中心 ,环绕着亭、台、楼、阁 ,真是古城一处旅游胜迹 ,难怪玄妙观素来以“闹中取静”为世人称道。不仅如此 ,作为吴地道教的重要宫观、全国首批开放的道观 ,玄妙观在今日道教文化的弘传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其特色优势何在呢 ?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档案。  追溯起来 ,道观中自古就有重视档案…  相似文献   

11.
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的系统学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学模式。 道教养生学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道教养生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道教学院成立15周年。为了总结办学经验,推动道教人才培养,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七届全国道教代表会议上中央有关领导的讲话和《中国道教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座谈会议纪要》精神,中国道教学院于9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上午9:40,纪念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主席台前就座的有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周宁,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司长陈宗荣;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黄至安、丁常云、赖保荣、王全林、林舟、张凤林,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袁炳栋;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汤伟奇,香港青松观总秘书长周和来、蓬瀛…  相似文献   

13.
位于北京市西便门外,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北京白云观,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道观整体形象和道众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白云观是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并有道教天下第一丛林的美誉,中国道教协会设于观内,这里成为全国道教界的中心和与海外道教界交往的纽带,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活动、研究中心。白云观的历史潮流源远流长,据《北平庙宇通检》载:白云观的前身系为唐朝天长观的帮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金正隆五年(1160),北方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年乃成,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教学院首次出访香港获圆满成功应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的邀请,中国道教学院赴港教学经验交流团一行12人于1996年3月19日至27日成功访问了香港道教学院、青松观,并参访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及蓬瀛仙馆等十多处道教官观。交流团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思想,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道教地理学很受道教研究者关注,早有学者关注道教的大地观、对九州山川的描述、对地理现象变化规律的探索~1。已有研究多是在道教对地理的描述中搜寻"科学"的影子,而忽略在道教本身的思想中追寻其渊源。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展示道教的地理思想,重点分析道教的世界观、圣地意识和道教徒的景观意识。  相似文献   

16.
道教将出世解脱与入世修行相结合,具有重视现实伦理的特点。道教孝道观总体上吸收借鉴儒家孝道伦理,既有善事父母的基本要求也由孝推忠,将孝道泛化。但因道教宗教目标与儒家入世理想的差异,道教孝道观又有自身一些特征,主要体现为将宗教目标贯注于养亲荣亲的孝道内涵中、将孝道发展为保养身心的修炼操作技术以及在孝道观中推尊母亲的地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传说江苏句曲山,因信奉汉代三茅真人而改名茅山,被赞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史载苏州玄妙观,明清时期观前商贾云集,庙市闻名全国。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籍贯江苏,如东汉张道陵、东晋葛洪、南朝陆修静、陶弘景、隋朝王远知、唐代吴筠、宋代朱自英、元代杜道坚、明代陆西星、清代笪重光等。已经羽化的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道长,已故著名道教学者陈国符教授,也是江苏人。另有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虽不是江苏人,但弘扬江苏道教,居功甚伟,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7日,中国道教协会在香港青松观举办2018内地与港澳道教界迎春联谊会。这是自中国道教协会建立内地与港澳道教界新春联谊机制后,首次在香港举办该项活动,得到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和香港青松观的大力支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赖保荣、董中基,副秘书长杨世华;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香港青松观主席黄健荣;澳门道教协会理事叶倍延;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焦洋,以及香港各道教团体、宫观的代表等出席联谊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是道教传播较广的省份之一,现仅将我个人考查所得资料,概述如下: 从福建省的六十余部县志来看,每个县在解放前都有道教宫观十几所以上。其中最多的地方是武夷山地区。从宋朝到明朝,该地区有史记载的就有一百零八座道观。现在福建尚保存有道教宫观约一百六十多所。主要集中在崇安县,柘荣县、福安、南平市、建阳、邵武、泉州、霞浦、莆田、晋江、福州、古田等市县。从初步了解到,其中历史比较悠久,保存比较完整的有:福州于山九仙观,乌山吕祖宫。福清石竹山九仙观。古田大桥临水宫。武夷山天游观、武夷宫、桃源洞。泉州东岳庙。  相似文献   

20.
道教中有大量的绘画作品,讲中国绘画史,常见列"道释"一门,指佛教题材与道教题材的作品。道教与中国绘画,是无法载然分开的。如何综合以观之,颇不容易。盖当代教育的一个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