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一伊·彼·巴甫洛夫院士是苏联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一九○三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后来,经过二十五年不断思索和大量的动物实验,他终于创立了一套关于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即巴甫洛夫学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巴氏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并且在心理学界和哲学界,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很高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体系。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曾经专门召开了讨论巴甫洛夫学说的科  相似文献   

2.
两耳分听歌曲时大脑两半球功能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乃怡 《心理学报》1984,17(1):78-81
一、问题 大量的科学实验与临床观察已经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不仅对躯体的活动有着交叉的控制,而且在某些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上也是有所侧重的。例如,对与言语有关的信息加工主要是左侧大脑半球的功能,而右侧大脑半球的损伤则将会导致对音乐旋律记忆的障碍。因此,应用分听技术,当两耳同时呈现不同的言语刺激时,由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非对称性,对言语的识别主要是来自与言语中枢相反的一侧耳的信息,即表现为右耳的优  相似文献   

3.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巴甫洛夫是名闻世界的生理学家。他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他的学学说不仅被视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甚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和反映论提供了完备的、全面的自然科学论证。”(C·A·彼得鲁舍夫斯基:《巴甫洛夫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斗争》,《科学译丛》,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5.
苏联生物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所创立的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在生理学的发展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近一、二十年以来,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应用和许多学科(如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厂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们对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及其他问题研究的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6.
气质的生理机制问题,是心理学中长期探究的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从希波克利特的体液说,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轮廓,古今中外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假说,他们虽各有其独到的参考价质,但仍很不完善,当前心理学界正对这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巴甫洛夫学说及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甫洛夫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经历了 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关于他在血液循环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是关于消化生理现象的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工作。这 3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也是巴甫洛夫对生理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的 3个主要方面。更主要的是他在上述的 3个部分的生理学研究中建立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这就是自然实验方法、循序渐进的实验方法和客观研究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建立和运用也折射和体现出巴甫洛夫思想深处潜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首先 ,当自然实验法被创造性地运用于巴甫洛夫早年所从事的血液循环生理研究时…  相似文献   

8.
孙晔  魏明庠  李翼鹏 《心理学报》1982,15(4):98-104
巴甫洛夫是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他在本世纪初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无论对生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条件反射学说的理论与方法,迄今仍然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武器之一。这个学说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曾深受革命导师列  相似文献   

9.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并被定义为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应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在古代,学者们凭经验和观察把人的气质归纳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虽然他们对分类的根据的解释并不科学,但这种分类说法仍沿袭至今。近代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进行探讨,提出了气质类型的神经系统机能解释,这是目前比较科学的解释。不过巴甫洛夫的研究是以动物实验为主,着重生理因素的实验室研究,应用于人类能否准确仍是问题。波兰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10.
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心理学报》1992,25(3):60-65
本实验通过对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敏感性的比较研究,探索了心理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一——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研究的新途径。 实验以正常右利手人为被试。采用单侧视野呈现技术,在控制眼动的情况下,探索了大脑两半球在McCollough效应形成过程中的差异问题及有关问题,并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材料。实验结果表明:1.大脑两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大脑右半球对McCollough效应的敏感性高于左半球。2.在双眼适应与单眼适应条件下的比较,被试两侧视野所见的McColl-ough效应彩度值的差值有显著差异。3.男性被试两侧视野所见的McCollou-gh效应彩度值的差值略高于女性被试。4.在同等条件下,女性被试较之于男性被试容易产生更大的McCollough效应。  相似文献   

11.
攻击行为儿童大脑半球某些认知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倩  郭念锋 《心理学报》1999,32(1):104-110
为了解攻击行为儿童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采用侧视野速示呈现技术,对径“同伴提名量表”筛选的17名攻南 儿童和16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验证出大脑半球各有优势又相互作用的分工理论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单侧化试验的失误。尽管耳、目是单侧性输入信息,但大脑两半球却同时对其信息发生作用,分离的左右半球并未“分离”。大脑两半球是统一的整体,意识是整个大脑物质运动形态的反映,两半球不能各自独立产生意识,亦非各有优势,当其中一个半球失去作用时,另一个半球将担负起全脑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双语者脑的语言功能侧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者大脑两半球对两种语言的机能测化不同,有一定的关系模式,并受多因素制约.实验心理学关于侧化研究的结论争议较大,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多认为两种语言均左侧优势.双语中大脑两半球是一个协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脑半球功能特化是指,人的大脑两半球对认知活动作出的贡献有所不同。这方面的研究是要确定,人的高级认知活动哪些更依赖于左半球,哪些更依赖于右半球。已有的结果包括来自神经病理学研究、对正常人行为的研究、诱发电位研究、人与动物的比较研究、大脑特化个体发生的研究等各个方面的材料。这里对这些材料作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活动,而习惯用左手活动的极少数人则被称为“左撇子”。左撇子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缺陷,所以,父母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是左撇子,便要强令其改用右手。 用左手活动到底好不好?让我们先来看看大脑两个半球的心理功能专门化情况。从生理学角度讲,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个整体,协调整个机体的活动。脑和躯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左脑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听说找男友最好是气质互补的。我不太懂这方面的知识,请你们帮助解释一下。”云南小琳:%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脾气”。它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气质的特点一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最先创造了人类具有4种气质类型的学说,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巴甫洛夫认为这4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人类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认识的起源、演变、最新发展进行了论述,尤其对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研究技术及实验结果对传统观念的否定进行了综述。总的看,对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随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水平的发展而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飞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7):1200-1212
胼胝体是哺乳动物脑内最大的白质结构,不仅可以在大脑两半球间传递信息,也能调节半球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模型”和“兴奋模型”是当前解释胼胝体调节机制的主要模型.前者假设,胼胝体对半球间的信息传递起抑制作用,表现为优势半球的功能增强,非优势半球的活动抑制,因而可以提高半球加工的独立性和功能不对称性;后者则认为,胼胝体对半球间信息传递起促进作用,导致两半球同时性活动,并增强其功能连接性,因而可以降低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有利于半球间的信息共享与功能整合.近期的研究显示,胼胝体并不是一个结构与功能的单一体,而是包含了在空间与时间上既分离又互动的多通道信息加工复合体.抑制与兴奋信息可以通过胼胝体的不同空间通道以不同的速度在半球间进行传递,并受到任务计算类型与复杂性的调节,因此,胼胝体的抑制与兴奋的协同可以调节两半球的动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联普通心理学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在五十年代,建立了以马列主义哲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的新体系。这个体系,经过六十年代的努力,到七十年代又有了新的改变。这种改变之大,凡是翻阅一下苏联七十年代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的人,都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当今,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无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或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下面我试从三个方面评述这些变化,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