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艺术与雕塑艺术在视觉上的一致性,使书法艺术的点、线、面能应用到三维雕塑艺术中,并赋予雕塑在空间形式、肌理、色彩上以东方特有的活力,致使雕塑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生命意义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罗丹雕塑是19世纪人性觉醒后应运而生的艺术成果,作品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外放。罗丹在时代的浪潮中,把纯粹的雕塑美引向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上升到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中,从中寻找到全人类共通的属性。其作品厚重,激情澎湃,具有浓烈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3.
《国王与皇后》,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创作于1952~1953年,亨利·摩尔的雕塑注重人体的神韵,不求形似,是感知形象、想象形象、再造形象的结果。艺术家用一种富于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把属于人类那质朴的本性、尊严以及本原中对生命的欲求传达出来。塑像之所以安放在苏格兰空旷的贫瘠丘陵地带的田野中,是为了和大自然契合,显得自然而真实,使你不可回避地产生感情反应,想起悠久的英国历史,怀念那远离的人类原始文明,也朦胧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迷惘与失落。摩尔的艺术,是对生命思考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内容题材、形式风格、雕塑技法和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历代雕塑的艺术技巧的发展,也是和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更是和中国绘画元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精神、气韵在雕塑作品中的体现表达,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智慧、灵魂、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精神,因而承载着不同艺术精神的中、西雕塑体系自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当今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中国文化艺术的复兴,因此已经承载着数千年中国历史文化面貌的雕塑艺术在当代社会应该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古代雕塑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摆在雕塑艺术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雕塑艺术中的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构成了环境艺术形式美的范畴,对环境起到了点缀和升华的作用。抽象的雕塑带给人们强烈的现代感以及感性思维,具象雕塑带给环境的真实性被人们清晰地识别和接受。它们将纯艺术和大众艺术既巧妙地结合,又有的放矢地分散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中,从而给观者创造出不同的感官世界。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将城市的文化精神浓缩成可视的符号语言,将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景物有机地重组为一个文化点缀,给自然一点情趣,给城市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7.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雕塑艺术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意象体现,探讨了雕塑艺术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并对城市中与环境设计相关的雕塑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促使我国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创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在形式上兼容并包,融民族风格与外来风格、技术于一体;在题材上单一纯粹,仅有尊像雕塑、绘画、说法图与佛塔建筑雕塑几种,彰显佛教的单纯性;在营建方面,不同于其他石窟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的营建,水帘洞石窟群基本可以看做雕塑、绘画两位一体的营建,虽有建筑,但没有投注太多热情,壁画与雕塑不依凭建筑存在,而依凭于充满生命气息的山岩崖壁。  相似文献   

10.
正雕塑作为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1908年在奥地利沃尔道夫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颗粒石灰石雕刻女性雕像,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雕塑作品,距今25000年左右。城市公共雕塑艺术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区别于放置在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等小型封闭空间的架上雕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城市之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对艺术的追求提升,公共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众参与艺术的愿望越发强烈。传统雕塑的影响逐渐弱化,更多公众可以参与并与之互动的雕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特点,讨论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研究立体空间的艺术,雕塑创作与对空间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从古代雕塑到现代雕塑,从西方雕塑到东方雕塑,都很好的诠释了空间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空间的组成部分中,相对于人们较为熟悉的正空间(三维空间),还有一类负空间。在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负空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受到雕塑艺术家的关注。本文就以以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为出发点,对负空间意识运用在雕塑创作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南禅寺雕塑创作于唐德宗耀中时期,距今一千多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艺术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这些塑像不论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还是在历史资料方面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很值得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雕塑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数字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使得一批具有数字技术特点的雕塑艺术产品出现,其含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这种雕塑艺术品大多数出现在青年雕塑家手中。其包含了青年雕塑家的独特知识结构,同时在数字雕塑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青年雕塑家对数字技术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此外还有新材料和新时尚等方面的关注,使得数字雕塑艺术发展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15.
雕塑是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在景观中的直接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创新发展,雕塑不再是环境的装饰,而与公共空间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通过论述景观雕塑的外部宏观语言和内在微观语言两个方面来认识景观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外观视觉核心。  相似文献   

16.
雕塑是一种静态的空间艺术。它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所以,雕塑作品是以雕塑造型的空间立体性、材料永久性和形象概括性为特征的。因此,它所塑造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起到以一当十作用。雕塑本身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雕塑语言的个性,和其他艺术语言相比,雕塑艺术语言应该是集中、单纯和凝练的,便于以单纯简洁的形式来象征某种纯粹性的精神、观念。雕塑艺术语言主要包含着形体、体量、空间、环境、材料、肌理等要素。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雕塑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雕塑创作主体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作者的修养、学识、审美取向对于其雕塑创作的发展至关重要。雕塑家应在创作中坚持正确的审美取向,推崇真善美、注重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使雕塑艺术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18.
梁霄 《美与时代》2014,(9):79-79
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雕塑艺术也在不断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雕塑艺术也越来越多的与之相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数字雕刻软件与3D打印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纳入雕塑教学的计划中来将非常重要,这是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属于当代的雕塑艺术人才的必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肌理,这种作为最直观的附生于雕塑表面的艺术表现手段,存在于一切雕塑艺术活动中。雕塑肌理有着独特的自我身份密码。通过可识别密码可以透视出雕塑家对作品塑造手法与媒材选择的特殊性情感需求。雕塑肌理的正确运用对雕塑作品观念的传达、主题的突出、氛围的烘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雕塑与其传统文化一样以一种别具特色的方式延续流淌着。中国的早期雕塑艺术史中不像西方那样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的雕塑家。但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映照之下,中国的早期雕塑发展却有着极其明显的艺术风格,其中包括“古拙”的艺术精神、别具“趣味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与绘画相融合的“线”条的灵动性以及“虚化”的艺术处理效果,等等。正是这些别具特色的传统意象雕塑表现元素使中国古代艺术才能与西方艺术相媲美,以至于使得当今国际的许多学者及艺术工作者不得不感叹于古代中国意象雕塑的古朴、灵性、庸智与大气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