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系黑龙江大学衣俊卿博士等人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突破了传统哲学理解框架,以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的文化危机为背景,在基本理论定位和本质精神上把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为一种深刻的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第一是心理转向,即世纪之初的形而上学的消退、艺术自律性发展、科学主义的兴起;第二是语言学转向,即在索绪尔语言理论影响下,强调只有艺术作品本身才能成为研究的对象,世纪中叶出现的“分析美学”就是在一段时间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流派;第三是文化学转向,即在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冲击下出现的后分析美学、审美文化批判等等。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中心主题,它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全面、系统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理论,就不能不充分注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一、法兰克福学派从一开始便把文化批判放在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地位,然而,强调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研究则始于30年代后期。这有其历史背景。在这个时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思想界对实证主义科学观进行强烈批判的背景下,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巴斯卡(Roy Bhaskar)提出的“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思潮。巴斯卡希望通过批判实在论来继承启蒙运动,通过历史的自我意识和辩证法来消除反理性主义和还原论的理性主义。尽管他本人自诩“批判实在论”引发了20世纪末科学哲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有夸大之嫌,不过客观地讲,批评实在论确实为实证主义观念影响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挑战,提供了一些合理而有效的回应,尤其是有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这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形成后,在20世纪20、30年代以卢卡奇、葛兰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时期得到充分展开,并在随后的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外,法国著名学者阿尔都塞在葛兰西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围绕着意识形态的不同内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与对话,出现了拉克劳、墨菲…  相似文献   

6.
原来德法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式微,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研究重心已经转向英美。对于伊格尔顿和詹姆逊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遗产是文化批判理论。他们最初都使文学批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从文学批评走向文化批判,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政治学。正是这些可比性,促成了一场以伊格尔顿和詹姆逊为代表的英美文化理论的当代对话。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哲学思考中 ,马克思在 1 9世纪进行的技术批判以及在这种批判活动中所建立的宏大理论体系 ,得到了特别关注与认真研究 ,技术批判甚至成为他们理论建构的核心和强有力的方法论工具 ,比如具有广泛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 ,其精神思想的核心就是技术的文化批判、社会批判与行为批判。事实上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 ,技术的批判问题就被认为是马克思学术思想的灵魂。然而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思想研究活动中 ,直到今天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其精神实质也缺少深…  相似文献   

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践美学的困境如果说,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是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引入美学理论、确立了唯物主义美学观念,即明确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这一基本思想的话,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则是建立了“实践美学”。实践美学正是在对反映论美学原理的机械论弊端的反思和批判中建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学界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态度由先前长期否定批判向批判继承的整体性转变,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在跨越两个世纪近三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华传统美德给予了持续性关注,形成诸多富有启发性的重要观点。全面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呈现的重要观点和基本特征,对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儒学遭遇到空前的危机与严峻的挑战 ,也面临着重建与复兴的历史机遇。百年儒学演进及儒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在“古今中西之争”及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潮中 ,儒学并没有“博物馆化” ,儒学的命运大致经历了受到怀疑、批判、解构、重新诠释后成为现代思想学术形态 ,或获得创造性转换 ,以至汇入多元的世界文化大流之中的历程。 2 0世纪与 2 1世纪之交 ,儒学不仅是“文化中国”、“全球伦理”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角色 ,对 2 0世纪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既是历史性的课题 ,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怀玉 《哲学动态》2003,1(5):21-24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一位和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在其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三百余篇论文这样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刘希平  唐卫海  方格 《心理科学》2005,28(1):192-196
“儿童对主观世界认识的发展”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Piaget为代表的“自我中心主义的学说”;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元记忆“的研究;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当前就“儿童对主观世界认识的发展”两大研究热点:元记忆和心理理论的研究。文章对元记忆和心理理论这两次研究浪潮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相互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特别对其分离与统合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系统方法有不少特殊的变种,但从整体来考察,根据组成这些变种的知识的性质,它们似乎可以构成认识论上的两个不同派别,其中一派主要以一般理论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另一派多以专门科学与科学实践知识为基础。这两派实际上在20世纪下半叶已开始发展,两派都认为,科学知识的新的需要是详细研究系统论的原因。但它们对这些新的需要却有不同理解。被概括为“一般理论”的这一派的代表人物认为,认识的新的需要首先是由于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科学图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客观现实的宏、中、微观结构的理论,要求详细研究多  相似文献   

14.
国学研究、意识形态和百家争鸣——向汤一介先生请教罗卜在关于传统文化的研讨中,汤一介先生的《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江淮论坛》1994年第6期,以下简称《古》文)和《“文化热”与“国学热”》(香港《二十一世纪》创刊五周年论丛,以下简称《文》文)值得一读。这两篇文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典型的中国现代文化批判大纲,而且对文化批判提出了耐人寻味的忠告。在论及“国学热”的前景时,汤先生忧心忡忡地写道:“从历史的经验和目前某种发展趋势看,也有另一种可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离开了学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史建成 《哲学动态》2022,(6):110-118
“无利害性”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但直到18世纪才摆脱伦理观念成为美学核心要义之一。经验主义美学家以及康德、叔本华从各自视角将“无利害性”拿为己用,展示了这一观念极强的历史延续性。20世纪,“无利害性”内嵌于斯托尔尼茨的“审美态度”理论之中,成为“同情”地“关注”对象自身的经验态度及其展开。环境美学发起人艾伦·卡尔松对于传统“无利害性”作出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否定了形式主义、如画性等现代审美规范,但这种批判本身被当代学者误读为“决然的否定”。卡尔松以分析美学的文化解释为依托,否定了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感知及心理的符合论,并借助双重征用性对传统“无利害性”延续及现代艺术观念的环境解读作了批判。若排除上述理论语境则难言卡尔松否定了“无利害性”。与此同时,卡尔松所发展的“审美鉴赏”理论吸纳了斯托尔尼茨关于审美对象、意识的广泛包容性以及鉴赏的对象引导性等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对象性本质的鉴赏原则,显示了其环境美学理论的调和论色彩。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在20世纪20年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其思想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受到吞噬的积极抗争,其所开启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积极关切、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内涵的强调和对无产阶级意识和文化的重视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重点领域。同时,我们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第二国际对唯物史观进行机械化、片面化理解上是积极的、正确的,但由此走上用黑格尔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同样是片面的;它们分析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下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不同方式,进而主张通过高举人道主义和文化思想批判的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解读;他们批判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开启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离解析、开启对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断裂"也是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内涵和真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语言转向是西方哲学自我批判的产物,对西方心理学摆脱“康德式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内在逻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由此引发的西方心理学研究主题、线索和路径变迁。分析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是语言转向的三种方式,共同实现了20世纪的语言转向,影响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变迁,推动心理学关注语言建构和文本陈述,激发新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布达佩斯学派兴起于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批判。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学术发展期及70~80年代的学术兴盛期,布达佩斯学派逐渐走向了衰落,至21世纪,其批判理论甚至走向了终结。一方面,衰落源于其历史使命的“完成”,即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另一方面,对终极目标的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伦理、教育千年一贯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传统德育的繁荣。20世纪初,“五四”巨子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使其失去了合理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伦理道德与政治脱离走向边缘化,德育日渐式微。当代出现“人的危机”,传统德育扬弃自身走向超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该理论主要是批判在资本主义文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呈现出的标准化、伪个性化特征。这一时期的中国,大众文化产业化刚刚起步,人们一时之间对于这一外来文化概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引发了学者广泛的讨论。可以说,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恰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文化工业理论带有其自身的时代语境与精英立场的缺陷,但依然并不妨碍这一理论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