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据苏舆《董子年表》),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他少年时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母生。汉景帝元年(前156年)与胡母生一起立为博士。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年不窥园”之说(《汉书·董仲舒传》)。曾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被任命为江都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舒在孔子“仁”、“礼”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治”的政治主张。其主要内容是国君必须“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敢有君民之心”;选贤举能,任用清正廉洁之人,实现吏治的清明;要求为政“德治为主,刑罚为辅”。董仲舒的“德治”思想既渊源于孔孟儒学,亦深受阴阳家的影响,当然还与西汉初年的现实政治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王志宏 《现代哲学》2021,(1):104-110
张祥龙借助于现象学对于董仲舒哲学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究,对于重新理解董仲舒的思想有极大启发。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强调儒家思想的时机化的天道主义。根据张先生的理解,法家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通过人性恶的假设重构了以拥有权力的君主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固定的和邪恶的关系。董仲舒哲学进入到纯境遇的终极处,认识到权力的源头,他的受命、更化、改制之说,最终必须在天人相与之际的语境中得到理解。张先生对通三统做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仁爱之心的推扩。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上是它们的相互交通与生动的作用,只是董仲舒一定程度上把它们分开了。董仲舒的名号学说强调名号来源于天,如诗如乐,而又效仿天地、阴阳流动不羁的运势。  相似文献   

5.
从总体上看,董仲舒哲学是辩证法而不是形而上学。董仲舒不仅认为客观世界“常动而不滞”,而且认为它及反映它的思维,概念成范畴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他比较辩证地解决了常与变、经与权的关系,而他的“百物皆有合偶”和“合而为一”的论断具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6.
断定董仲舒的历史观为“三统三正”的循环论,并以此来证实董仲舒的天道观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这几乎是以往有关董仲舒论著公认的定论。我认为,这一论断虽然确实抓住了董仲舒历史观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却只是抓住了它的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我以为他的历史观同他的天道观一样,其主导方面不是循环论,而是一种具有螺旋发展形式的进化历史观。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7.
用某国的哲学作为标准,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或者都是糟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中外文化交流是有好处的,有些人却因此走向崇洋媚外,盲目全盘否定中华文化,使民族文化失去自信,没有了复兴的基础。孔子创立儒学,董仲舒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达数千年之久。儒学中有精华,故能流传长久。由于儒学等文化的支撑,使中华文化连续不断。董仲舒被誉为群儒首,对此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8.
王帆 《周易研究》2006,(4):73-78
汉代儒家领军人物董仲舒的主要哲学著作《春秋繁露》蕴含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其哲学基本上是《易经》的阴阳学说的引申,主要体现在:一、“阳尊阴卑”的阴阳观,二、感应论,三、“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法天及“与时偕行”的思想,四、“见微知著”的发展规律论,五、“神道设教”与灾异谴告说的内在联系。董子对于易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具有自觉与圆融的特点,从而使自身的思想与传统易学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 董仲舒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学说不仅对汉代、甚至对汉代以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理应加以批判总结。以往论著多谈其哲学思想,本文仅就其政治思想略述管见。一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土地是“本富之本”,恩格斯曾说:“他(指地主——引者注)靠垄断土地进行掠夺。……大地主们日益富有的秘密就在于此。随着土地的自由买卖,土地大量集中,贫富两极迅速分化,这便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西汉王朝建立以来,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已经巩固确立。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富者田连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后世学者众多的评论中也屡屡凸现。特别是涉及儒家经典的注释,几乎将其著作作为一种权威的释经佐证,置于不容质疑的尊位,对其事功文章也多有溢美之词。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与历史的前进成正比。如此越来越出格的颂扬,一方面显示他在两汉经学巅峰的尊位是无可替代的,另一方面透出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接近终结时找不到出路的悲情和无奈。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评传》出版该著由王永祥研究员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书共十二章。该著论述了董仲舒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自然科学和秦汉学术思想的沿革,董仲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对于董仲舒的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汉书>日:"广川人也","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加","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苏舆著<春秋繁露义证>,作<董子年表>,定其生卒年为汉文帝前元元年和汉武帝太初元年.据此,董仲舒是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他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董仲舒,汉继孔子第一人,他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春秋繁露>卷一,第13页<玉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下引只注篇名)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尤其是阴阳家的思想,创立自己的学说,形成儒家思想的新阶段.小文拟就其部分哲学思想及其积极侧面略作述说,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对其人及其思想的研究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研究著述颇丰.以往的研究者对董仲舒其人及其思想的评估,就其总体(或说基本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近些年来有所变化,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而在总体评估上仍承前说.王永祥研究员的新著《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作出了与前不同的评估.全书12章,31万余言.该书的特点甚多,主要是:资料翔实;比较各家,自成体系;角度新,思路宽;观点鲜明,以说理见长等.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9月1日至4日在董于故里——河北景县召开,会议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与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及中共景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O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研讨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概述。一、关于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性质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视为正统封建宗教神学的代表。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同志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董仲舒并没有创立一个如奥古斯丁所创立的宗教神学体系,与全知全能、至高无上的“上帝”不同,董仲舒塑造的“天”乃是一个具有…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董仲舒儒学理论框架的多元特征董仲舒是儒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历史作用在于重建经过秦火之后式微了的儒学。并使之成为二千余年君主专制时代的统治思想。原始儒学是有某些弊端的。它正如《论六家要旨》所指出的那样,是“博而寡要,劳而  相似文献   

16.
<正> 建国以来的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第一个时期关于董仲舒思想的研究和当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天论”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一个争论颇多的问题“天论”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构基础.董子之天的性质,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然”说(以李民先生为代表)、“人格化的自然”说(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至上神”说(侯外庐先生为代表)三种.本文大体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观点,以董子之天为人格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的哲学尽管把"天"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一切都托付给"天",一切都由"天"决定;但其立论目的并不纯粹是为了宣扬.抬高"天"的地位,而是通过把"天"融入其思想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为帝国的社会管理和君王的行政统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服务.所以董仲舒的哲学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宗教神学以及充满所谓的神秘主义,其实质上仍是一种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董仲舒思想研究,在比较沉寂的两汉思想研究中,是比较活跃,成果也比较多的。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范围较广,文章除论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逻辑思想外,还论及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心理思想、经济思想和法律思想。就发展情况看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这一时期文章少,涉及面不广。主要是王明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和思想方法作了探讨。他认为,董氏政治思想,通过天人关系论、德教主张、大一统思  相似文献   

20.
“仁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的仁学,是上承先秦儒家仁学、下启宋明儒家仁学的中心环节,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值得作一认真深入的研究。 一 “仁”这个概念。早在儒家学说创立几百年前,就在社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了。当时,它主要是被用作一种对有善良品德的人们的赞美之词。孔子最早把它系统化,并发展为“仁学”,使之成为他的学说的核心思想。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学家,却赋予“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