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7,(4):1-1
义人纵或夭折,亦必获享安息。因为,可敬的老年并不在于高寿,也不在于以年岁来衡量;其实,人的老年是在于有智慧,高寿是在于生活纯洁。这样的人悦乐了天主,也为天主所爱,因他生活在罪人中间,所以天主把他接去。他被接去,免得邪恶改变了他的心意,虚伪迷惑了他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防备假先知     
张明德 《天风》2007,(12):10-12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份。”(约贰10—11)经文:帖后2:3;约二10-11“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帖后2:3)“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  相似文献   

3.
连榕 《福建宗教》2001,(1):20-21
“法轮功”与世界上一切声名狼藉的邪恶组织一样,都是通过对成员实施精神控制,来达到其邪恶目的。在李洪志妖言蛊惑下发生的“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再次充分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本质。  相似文献   

4.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有两种表述方式,即“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前者的根本特征表现为破坏了人类发展和和进步的概念,致力于把人变成多余的人的事业,以及消灭了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后者的特征体现为无思想和肤浅性。阿伦特为思考极权主义专制制度下邪恶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个人应该担负何种道德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而为建立一种以思想为核心的个人责任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譬如,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  相似文献   

6.
正胆智胆智,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肩负天下大事;胆智,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能力,敢于断喝邪恶或者混乱,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胆智,意旨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胆智,也是老谋深算,智慧者,懂得踩住老虎的尾巴,使人不受它伤害,获得主动权。智者知道鞭打大龙的身躯,它才会吐出腹中的宝珠,无需神仙保佑,理想必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诗41:3) 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有人染上疾病,也常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生过病。那么,为什么会生病呢?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有6种: 一、违背神的命令 摩西告诉我们:“这书上所  相似文献   

8.
任何人都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人说,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获得瞩目成就,生活也就更幸福;有人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视野更开阔,生活会更快乐;也有人说,别的都不重要,有了钱就有了幸福、快乐的资本……当然,这种种观点都有其立论的依据和存在的理由。但是,从人的心理层面上来讲,高智商、良好的教育和百万家产都不能保证人们的幸福快乐生活。如果人们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快乐人生往往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9.
郭树新 《天风》2006,(20):11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难,或是天生的缺陷,或是突然的灾病,或是理想被破灭,或是事业跌入深渊……苦难的表象有万千,带给人的却只有痛苦忧伤。不同的是有人被苦难击倒,有人在苦难中刚强。提缦人以利法曾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  相似文献   

10.
反智是基督教信仰主义的先天因素。基督教反智主义的思想源头可远溯原罪神话。知善恶树的寓意,是世界真理的禁忌,原罪其实是人的欲望。原罪论的本质是反对人类智慧僭越神的智慧进入真理的领域。基督教区分两个理智的世界,即属天与属地、神与人、圣与俗、真与假、正与邪两种智慧。神智洞悉天机,人智则分别局限;神智无欲则刚,人智因欲而争;神智可涵摄人智,而除非真的信仰,人智不能上达神智。这是基督教反智主义的神髓。尽管基督教在圣俗二元结构下贬低世俗智慧,带有非理性主义的色彩,但其反智也有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哲学合理性。认识论方面,基督教圣俗两种智慧的真假区分,根据的是人的理智的有限性认知,人的理性不可能对超验世界进行真正的理解与把握,所以基督教反对其僭越进入终极真理的领域。价值论方面,圣俗两种智慧滋生德性的正邪区分,在于人相对于神的灵魂局限性——欲望,导致人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神无党无偏之道,知识和理智易沦为算计他者的邪恶力量。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好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坏的结果,坏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伟大的思想创造伟大的人物,消极的思想诞生痛苦的人物。——詹姆斯·艾伦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培根不会有人强壮到不需要别人帮助,也不会有人软弱到无法帮助别人。——北欧谚语  相似文献   

12.
要珍惜光阴     
圣经教导我们:“吾儿,你要爱惜光阴,谨避邪恶,不要作问心有愧的事”(德:三,23.24)。这句话意义深刻,耐人深思。光阴是天上的珍宝,功德的泉源,是今生天主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品。自古至今,不论教内或教外的人,都知道光阴的宝贵。比如,古人常说:“光阴似箭,要珍惜和善用”;或者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有人说:“时者,金也”。  相似文献   

13.
必察     
正身边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提起他来人人厌恶。另有一些,人人都说好,愿意和他在一起。对于这种现象,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察,是个中性词。观察一下的意思。这句话可以如此理解:既然众人都厌恶他,就要分析分析他为何这么让人讨厌。众人都说他好,那就分析为什么都说他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人因救人反被被救的人陷害,有人做好事反而引火烧身的事例常见报端,所以,好多的人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常常碰到老人跌倒、小孩遇险、妇女受辱等等,不是装做没  相似文献   

15.
利百加 《天风》2014,(10):34-35
“一言兴国安邦”、“一言祸国殃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些古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一个人应当谨慎自己的言语.经上说:“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箴13∶3)“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箴1 0∶12)“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1∶26)“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参弗4∶29)可见,信徒谨慎自己的言语口舌是多么重要!然而,当我们运用神的话语时,常常会出差错、走极端,容易把“谨守口舌”理解为“沉默不语”或是“闭口不言”.正因如此,信仰有时也会产生极端与偏激.  相似文献   

16.
使用数据集研究法、问卷法、情境实验法以及现场实验法,通过五个研究探讨了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数字迷信增加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而消极数字迷信减少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控制感能够调节数字迷信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在高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低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数字迷信影响个体进行更多的邪恶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卷首圣言     
儿女应孝敬父母 应彼此担待卷首圣言 智慧之子,形成义人的集会;他们的家族充满服从与友爱。孩子们,你们应听从我,你们的父亲;你们要这样做,以便得救。因为,上主愿父亲受儿女的尊敬,且确定了母亲对子女的权利。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罪过;且能戒避罪恶,在祈祷之日,必蒙应允。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孝敬父亲的人,必在子女身上获得喜乐;当他祈祷时,必蒙应允。孝敬父亲的,必享长寿;听从上主的,必使母亲得到安慰。敬畏上主的人,必孝敬父母;奉事生他的父母,犹如奉事主人。你当以言以行,以各样的忍耐,孝敬你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喜欢用“象牙塔”这个美妙文雅的词语来形容大学校园,在他们的心目中,这里是一方没有世俗杂质、没有邪恶污秽的净土,学子们心地单纯“安居乐业”。然而,作为从大学校园(“象牙塔”)走过的我却深深知道,这里并非静寂,情况也并非人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这么平淡,有人戏谑道“大学——半个社会”。诚然,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惊讶,然而,现在的  相似文献   

19.
刘行 《天风》2014,(3):I0001-I0001
<正>《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中开展了关于"2013年个人年度心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身轻,心却不堪重负,有人"身累"心不"累","累"并快乐着;有人"累"有回报,也有人"累"而烦乱,不得法、不快乐,更谈不上回报了。"身累",大多是压力,为"吃、穿、住、行"奔波之累。但世上大多数人还是"心累"。"心累",有的是源自情感,家庭、婚姻、不良情绪;有的是太过计较,小肚鸡肠;有的是贪恋钱财,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参提前6:10)。"人生无处不挣扎",看来,不累的人还真的难找。  相似文献   

20.
王春燕 《美与时代》2004,(12):86-87
《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副主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克洛德是一个阴险、邪恶的伪君子,但他们没有看到他身上可贵的人性复苏和自身所表现的巨大的悲剧。我们必须通过克洛德身上所蕴涵的人与神之间两种矛盾性格激化和斗争,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人物,揭示人--神相遇的悲剧,为解读《巴黎圣母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