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铭心  雷雳 《应用心理学》2005,11(3):247-253
互联网上的信息服务为青少年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如何使青少年健康地进行网上冲浪,使他们在冲浪的过程中增强自律意识,就需要我们深入地了解互联网信息服务在哪些方面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需要。该研究通过对3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开放性、客观社会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使用偏好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2)宜人性和外向性通过社会支持的三个方面间接地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使用偏好产生影响。(3)客观社会支持会影响主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水平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古老现象的权力,却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崭新课题。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的视角对权力心理进行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权力的存在或激发广泛地影响了个体有意和无意的社会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些心理和行为既包含消极的成分,也包含中性和积极的成分。文章指出了权力心理学具有“强调社会认知、基础认知甚至神经机制”等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躯体化现象给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压力。克莱曼博士的研究较好地对躯体化进行了文化阐释,强调了躯体化问题的重要性。他对躯体化进行临床分类,更具体地讨论躯体化中社会与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米坎尼克和帕克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躯体化的原因,理解躯体化的社会功用,从而更好地认识躯体化以及如何对待躯体化。文化是影响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情境下,躯体化都会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得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尤其是空间理论视角分析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理解当代社会生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其生成、持存和发挥作用中是有时空偏向的。必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历时态的时间过程,偶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共时态的空间领域。这在当代人类社会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今天,行为方式的时空取向有了明显变构的条件下,如何联系空间格局去关注和理解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两者的关系,便成为创新性地研究、认识当代社会生活特质及内在规律的重要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序的基层自治管理是中国南传佛教发展的主要保障,而将佛教的自我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内却是中国南传佛教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南传佛教管理体系的设立,有序地整合了佛教资本和社会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当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家的社会伦理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科学的发展导致了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生命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必须制定相应的科技政策和强有力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生命科学家的行为,增强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使生命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7.
以3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担忧问卷以及状态焦虑量表,考察了担忧、焦虑在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关系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复合式多重中介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焦虑和担忧在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反腐保廉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在全社会建立起反腐保廉完善机制的科学构想。该书的一大特色在于紧紧抓住了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这个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揭示了不反腐保廉,社会焉能发展这样一个真理,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反腐保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人们自觉投身到反腐保廉斗争中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反腐保廉问题已经日益迫切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早在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一定义、类型和研究层次,然后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卫生领域就社会资本与健康、卫生服务利用以及卫生筹资的关系所开展的研究,最后指出在卫生领域应用社会资本理论时应明确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科学完整地测量它,并科学看待它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回到现实是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关键,以斯密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哲学思辨进入经济学研究是马克思借以回到现实的重要环节。但马克思所要走进的现实是否就是斯密的市民社会?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怎样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是如何破除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而走进现实的?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借助于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深入地把握了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现实存在,辩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二重性,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所蕴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趋势,论证了人类解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12.
沈健 《现代哲学》2006,(2):90-94
文章从符号学角度,通过《诗》《易》比较,论述了《周易》的类艺术特征。在构成符号的综合性上,在篇章的结构、句式词语的使用上,在物象选择与深层意蕴上,《易》和《诗》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后世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同类意象,其原型可溯到《诗》,更可求诸《易》。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两汉皇帝自武帝起有 1 7人在诏书中征引经书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汉经学发展的轨迹。这一现象展示了政治与经学互动的规律 :经学政治化与政治经学化。此后 ,引经据典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为文的传统 ,历千年而不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主导面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6.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raumatized and difficult patients is psychoanalysis or psychoanalytical therapy followed by intensive group analysis for an unlimited period of time. The group is able to help the analyst make therapeutic use of inevitable difficulties in countertransference processes. Also, traumatized and difficult patients are likely to create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Incohesion: Aggregation/Massification, and to personify the roles associated with it. These processes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such patients with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attention involving both containment and holding, and interpretation. Extensive clinical data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group analysi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both this clinical approach and the author's theory of Incohesion.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innovation, most theorists agree, high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by all employees in an organization is required. In Eastern Europe nation-wide interventions are underway in some countries to promote participation across all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one study of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8.
19.
荒野是基督教一个恒久主题与发展动力。《旧约》中荒野有多重指向:魔鬼与死亡之域、上帝与人立约之地、冥想与神启之地、避难与净化之所等。荒野意义多重,既可以是道德的荒漠,又有成为乐园的可能;既有考验、甚至惩戒的意义,又具有精神提升和灵魂净化的价值。荒野作为庇护和净化场所的传统得以在《新约》中延续。对美国殖民地时期清教徒移民而言,美国荒野在延续旧大陆荒野意义的基础上,又负载了新的涵义。清教徒希冀在荒野中建立一座花园。荒野既是考验清教徒意志与信仰之地,同时也是希望、自由的象征。尽管"可怕的荒野"令人厌恶,却包孕对荒野欣赏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孕育中的旅游伦理学--近年来西方国家旅游伦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行和旅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旅游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的存在也和旅游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二战以后,"大众旅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出来,因此,旅游研究便开始关注旅游发展伦理问题;与此同时,应用伦理学研究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旅游发展这一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