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见闻录孙家骥十年前,美国的华人基督教会还是以老一代华工移民及其后代和六、七十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知识分子为主。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华人教会的成分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大陆新移民的比例迅速上升,在一些教会里,大陆移民基督徒占一半或一半以...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的经济改革与开放使中国人开始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其附带的社会文化变迁所造成的各种挑战。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参与基督教的现象即是这一重大变迁之一。本文利用笔者在法国与意大利进行的多点人类学田野调查,对华人移民基督教在社会经济地位、区位框架以及移民适应的方式渠道这三个层面上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试图理解世俗化欧洲框架下华人移民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最后,本文指出现阶段欧洲华人移民基督教的最大特色是依托于华人家庭与华人商城的社会经济纽带的放射性发展模式,而这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NLAAS的调查数据中直接抽取美国华人移民样本473份,探讨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美国华人移民体验的异文化压力较大,且与多因素存在显著相关,英语熟练度、移民时的年龄、移居美国的年数和种族歧视对压力具有显著预测性;社会地位作为中介变量可以有效缓冲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概述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的形成背景,归纳其主要特点,分析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曾是西方对华传教工作的副产品,也是华侨华人在海外落地生根,社会现代化、价值多元化的结果。东南亚地区种族复杂,宗教多元。在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交荡中,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呈现出与其它地区华人基督教相异的特点。当前,基督教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影响日增,但难以成为华人社会的主流文化,华文文化、华人佛教和伊斯兰教复兴力量则是影响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6)
正基督教中国化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后,而且这种热度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热议之余,我们需思考基督教中国化的本质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其本质就是适应社会的主流文化,基督教与主流文化融合得越好,适应得越好,越有光明的未来。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下面,我谨尝试用中国基督教史的这面历史之镜,谈一下基督教融入中国文化最本质的问题——适应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人坚守"叶落归根"、"祖先崇拜"等传统观念,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并不多。遥远的新西兰淘金华工与基督教的经历,呈现了中国基督教史上特殊面相之最。淘金华工信仰基督教引发了新西兰基督教长老会的海外传教热情和拓展行动,确定华工的广东故乡作为新传教地区,逆性"回向"地开拓传教地区,成为中国基督教史上惟一一例。20世纪30年代新西兰华侨信教人数竟高达1/5强,堪称海内外华人信仰基督教比例之最。传教士与华侨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华侨得偿所愿最终留居新西兰提供了重要帮助。通过宗教,打破了新西兰华人社会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成为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美国华人基督教会形成了一种无根的宗教意识形态。本文追溯该意识形态的源头,将其历史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意识形态分别为:种族歧视与宗教歧视(1849年至1942年);清教原教旨主义与福音化中国(1942年至1989年);神权政治与新冷战意识形态(1989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意识形态演变突出体现为一种缺乏文化自觉的攀附心态,以及由攀附心态带来的失落感和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8.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会,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0.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helpful, “hands-on” guide to leaders of psychotherapy groups in a manner that is free of any one particular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It focuses on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groups emphasizing life skills, cognitive skills, or interpersonal skill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and types of groups—inpatient or outpatient, short or long term. Issues covered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structure as it relates to anxiety, group composition, skill requirements, resistance, and symbolic factors. The major theme is that leaders need to make choices and that these choices can be made easier with an awareness of the major factors involved in group psychotherap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