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耀波 《天风》2009,(10):54-54
当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教会弟兄姊妹的单纯善良,巧设骗局,将黑手伸向教会,应引起我们教会特别是堂会负责人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2.
倪光道 《天风》2010,(7):23-25
<正>圣经让我们看到,教会既有地方性又有普世性。保罗对教会地方性和普世性的关系已作了精辟的概括:"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相似文献   

3.
洪桥 《天风》1997,(4):14-15
自从全国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以来,各地教会利用这一时机,举办了不少培训班,帮助在规定的条件上未完全具备条件的堂点完善自身建设;而对于登记中新增的堂点的传道人作进一步的系统培训,也十分必要,这关系到堂点活动能否长期正常开展。所有这些,两会组织均可充分发挥其服务教会的功能以下刊登江苏泗洪教会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从全国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以来,各地教会利用这一时机,举办了不少培训班,帮助在规定的条件上未完全具备条件的堂点完善自身建设;而对于登记中新增的堂点的传道人作进一步的系统培训,也十分必要,这关系到堂点活动能否长期正常开展。所有这些,两会组织均可充分发挥其服务教会的功能以下刊登江苏泗洪教会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合一不是统一。教会的合一,并不是在教会结构、教制、教义或礼仪方面的统一,而是一种多样性中的合一,就如一个身体会有许多不同的肢体。教会合一是以在基督和圣灵里信徒群体与上帝的关系为根基的。因此,教会的合一就是教会分享和参与三一上帝的爱与联合。在爱里的合一不是生活上或外在形式上的统一,也不是对教理教义的划一或单一性的解释。教会合一是在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2)
<正>个人行善看起来力量很小,但许多小小水滴,便能汇聚成浩瀚的江海。目前,"社会服务"对于教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中每个人都认识到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更不意味着教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直到如今,仍然有人认为社会服务对教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其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服务是教会在世上作光作盐、  相似文献   

7.
鲁绍彬 《天风》2010,(6):25-27
<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也是永生神的家。教会需要爱主之人的祷告与经营。耶稣升天前考问彼得并叮嘱他要牧养好主的羊群,可见教会的管理与牧养十分紧要。上世纪末,在一波波的教会发展浪潮中,牧养好教会或把教会建设得更好的教会论问题成为实践神学的讨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6,(2)
各地教会举行敬老礼拜 去年11月,全国各地许多教会纷纷用一个主日进行了敬老感恩礼拜。不少教会已经是连年多次举办,使年老的弟兄姊妹心情喜悦,感受到来自主里的平安和福乐。在敬老感恩礼拜上,传道人传讲圣经有关尊老、孝敬父母的信息,勉励年轻信徒身体力行;也有青年弟兄姊妹作如何服侍好家中或邻居中老人的美好见证;更有年老弟兄姊妹的热情洋溢的赞美和感恩,他们说,主的爱真是感受不尽。  相似文献   

9.
孟繁智 《天风》2010,(10):17-19
<正>今日教会侍奉的主体是讲台侍奉,即授业传道,弘扬真理,见证基督事实荣耀的工作。那恶者撤但也在利用可乘之机,到处散布纷争,制造矛盾,使教会中出现有些人被利用、受蛊惑、被异端或极端所掳的现象,因此讲台的侍奉显得十分重  相似文献   

10.
蒋陶然在《中国天主教》2004年第1期撰写文章,认为如今传统宗教所支持的价值观、所实行的教阶制以及教会在司法和国家大事方面曾经享有的无上权利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教会在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的无足轻重。可以说,现代或俗化生活干扰了传统的宗教信仰,俗化运动使人们公开反叛宗教的教义良知和道德观念的约束,教会所依存的传统环境濒于崩溃。面对这些问题,教会应给予积极的应对:首先,应该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来巩固自己的信仰;其次,应该利用历史上宗教对国家的贡献来激发自己的宗教感情;再次,应该利用宗教改革来唤起宗…  相似文献   

11.
杨晋良 《天风》2004,(9):28-29
长期以来,因为客观的原因以及人为的意识,教会的组织管理存在着薄弱现象。即使是在形式上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在教会实际管理上却不能运作。基于此,本文试从教会管理入手,作粗浅的探讨。完善管理机制 教会组织管理规范化往往要先取决于组织负责人人选产生的规范化。而民主进程在教会中却往  相似文献   

12.
谈到教会内的一些服务工作,常有一些对教会不清楚的看法.例如许多人认为教会就是专门做善事的慈善机构,像我们现在由堂口或教区所兴办的一些敬老院、幼儿园及医疗所等.的确,教会是办了一些慈善服务机构,但教会所做的这一切都不只是基于做善事.而是透过这一切有益于人群的服务工作,表达基督的大爱,张扬基督的福音.教会中有句名言:在最卑微、最弱小的人身上去服务;愈不被重视的地方、愈没有人关心的地方,就是教会首先当去的地方.这种精神凭的不是一副慈善心肠或铺路造桥的功德心就能做到的.这完全是依靠十字架上最完全、最彻底的奉献与爱才…  相似文献   

13.
单渭祥 《天风》2023,(7):26-28
<正>前文提过,本文所提到的“教会领袖”,泛指在教会中服侍,担负着比较重要责任的教牧、传道、义工或长执会、堂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在教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教会如果发生严重冲突事件,十有八九有教会的领袖参与其中;反之,假如一个教会的核心团队没有出现裂痕或矛盾,教会就不太可能有大的冲突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9,(12)
<正>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光作盐服务社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随着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教会信徒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教牧人员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教牧人员在行为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甚至给教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8)
<正>"互联网+"提醒教会不能再忽略互联网的作用,也鼓励教会把握契机使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牧养。对于"互联网+",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把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重点在于,后互联网时代里,如何在教会中推行"互联网+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模式的滞后很明显,教会属于神的国,本质上不属世界,但教会在世界中,却受着文化的影响。从主耶稣离世前的祷告(参约17)中得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6)
<正>我们在执行教会纪律时,应当做到:既不纵容包庇,也不恶意攻击;既要事前预防,又要事后处置;既要纪律惩戒,又要爱心辅导。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教会是否也需要有一套严格而健全的规矩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会也应当有教规,这教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会的纪律。当教会中有信徒犯错(或犯罪)时,有很多人纠结于是否要对其进行纪律处分,也有人苦于教会中缺乏系统性的纪律规章可以参照,因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那么,教会应当具备哪些性质的  相似文献   

17.
董存义 《天风》1997,(9):28-28
近年来常听到有的地方的教会或堂点,有人在经手信徒们奉献的钱上模糊不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影响教会的正常工作。 教会在财务上帐目清楚花费合理,收支有据定期公布,是治好教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教会合一,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教会的一性是在三一上帝的爱中以基督为基础,而不是以任何历史或文化的因素为基础。实际上,在新约圣经中,地方教会的差异性并不损害教会的合一。相反,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地方的教会同有神的呼召,并在不同的文化与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会的合一是多样性的合一,而不是统一。根据《天主教教理》所说:"教会在其起源上是唯一的,'这个奥迹的至高典范就是父子圣神一个天主于三位之中'。教会在其创立者方面而言是唯一的,'降生成人的圣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7,(9)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应邀在2007檀香山教会大会上作主题演讲应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第一长老会的邀请,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包佳源牧师于2007年3月26日-4月3日,访问美国夏威夷教会,参加“2007檀香山”教会大会。  相似文献   

20.
张耀法 《天风》2024,(3):31-33
<正>教会负责人,顾名思义指各地基督教两会的主席、会长和教会的主任牧师或堂务主任,即拥有教会的人事权、管理权和财务权的管理者。而监督,是对教会负责人的监察督促。相对来说,教会负责人的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重要,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教会的发展走向,所以需要有人监督。一、对教会负责人的有效监督目前,教会或基督教两会对教会负责人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和《宗教团体管理办法》里都有提及监督、惩处的条例,但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缺乏务实有效的抓手。不过最近,监督的制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