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取象比类"认识所引起的困惑及其本质等进行复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实质是对多因素作用下的疾病整体变化--不同病理状态及其演变、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针对具体病因或组织器官的认识与把握防治.其优势与不足,只有在复杂科学的前提下才能有一个更准确、客观、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复杂科学理念指导中西医药学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复杂科学与认识方法的角度行探讨了中西医药学已不可避免地走到一起来了,谁也无法,也不应该将他们再截然分开;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要使当前的中西医药学结合健康发展,必须以复杂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在积极吸收现代单因素分析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多因素整体分析的新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3.
从复杂科学与认识方法的角度行探讨了中西医药学已不可避免地走到一起来了,谁也无法、也不应该将他们再截然分开;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要使当前的中西医药学结合健康发展,必须以复杂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在积极吸收现代单因素分析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多因素整体分析的新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宗教史和科技史的视阈,提出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而认为只有对立或冲突一种模式,则与史实不符。宗教传统的守旧具有普遍性,科学的发展必然带来颠覆性。现代科学在17-19世纪的欧洲崛起时尤为突出。不过现代科学并不替代宗教,两者各有领域,互相独立。现在,科学与宗教出现新的复杂关系,当代新兴的巴哈伊教认为科学和宗教、理性和灵性,均为人的两种互补的禀赋,在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都是社会把握真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体验与感受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美学的一对核心概念.体验是在主客体融合不分的状态下,主体从以自己身体为感受器把握整体世界的方式,感受就是情绪体验的结果.认识则是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状态下,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认识的结果是知识.体验先于认识.体验是认识的基础,所以在认识活动中,也有体验,不管它多么微弱.美感也是人的一种感受,体验是美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在批判宗教、批判各种“宗教批判”理论及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青年时期对宗教的本质及其“尘世”根源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人的理性或自我意识的认识根源→政治根源→经济根源的演变过程,得出物质生产与交往关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基础性地位的重要结论。宗教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切入点,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深入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形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涵义与方法,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辨析力,避免因片面理解马克思的宗教理论所导致的或“左”或右的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人的认识能力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说明人的认识如何可能。人的认识能力主要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在认识论研究中,人们总是通过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确定主体与客体的性质及其联结方式。我们要了解现代认识论的特点,把握认识论发展的方向,也必须从理论上说明什么是思维方式,探讨研究思维方式的基础,以及研究思维方式的角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与防控是复杂性事件。人们对新发急性传染病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新型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身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表现为病原体本质复杂、传播途径复杂、临床症状复杂、防治手段复杂、环境条件复杂等复杂性特征。其中,无症状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复杂性的突出表现。复杂性思维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和防控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诊疗和防控的不可分离性、非线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四个方面。"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与防控复杂性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神经递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和抛弃过许多假说,但新的理论仍在不断发展。这样的过程给予了我们许多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意在说明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就有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传统。认为认识和把握这个传统对今天和今后妥善处理中国伊斯兰教问题很有必要。在此认识基础上,作者通过这种相适应的含义和程度、背景和条件,方式和过程、矛盾及其解决、结果和立论、特点和意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1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科学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 (Restenosis,RS)是随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冠心病而带来的一个新的临床问题 ,严重影响了PTCA这一有效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为认识了解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 ,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过去十余年各国医学界 ,特别是心血管病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从过程、发生机制到临床对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 ,这一认识过程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3.
谭笑 《现代哲学》2011,(2):85-90
科学修辞的认知意义在理论上基于对知识和修辞的不同认识,即知识被认为是拥有确定性的真的信念,修辞的论辩、逻辑部分被重新发掘。在这一框架下,修辞不再外在于科学知识核心,而是在从个人经验到科学假说、直至科学理论及其检验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有着深刻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霍秀荣 《美与时代》2013,(12):110-110
“社会”作为多种含义的复杂范畴,对其可从广义、社会客体、社会主体、特殊领域、政治以外等五个维度进行认识。在使用中既要从总体上联系起来全面把握,又要注意从逻辑上区分以防混淆。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会思维的动物。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都在人的思维的指导、控制和作用下进行的。对思维历史的了解,将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认识人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精神创造的历史。具体地讲,了解人类思维的历史,将能更好地揭示科学、艺术、宗教、法律、哲学等的起源,更好地认识它们早期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振霞 《现代哲学》2001,14(2):86-90
在拜读了著名的美国史学专家麦克发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后,感慨颇深的一点是,作为史学工作者,在对中外古今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或者仅仅是其中的某一局部、某一片断进行研究,并要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描述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论时,必须具备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完全地把握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都是十分困难的,包括笔者本人也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是,缺少这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则历史就常常会被扭曲、变形,以至离历史的真实相距甚远。所以,努力地去把握,或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与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宗教问题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宗教问题更具有特殊复杂性。深刻认识并善于把握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是对宗教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因研究与科学假说方法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张飞燕在自然科学史上,科学假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的建立,开始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探讨基因认识中的科学假说及其作用,对于指导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9.
时空的量度与时空观的发展 人类对时间、空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态的认识日益扩展和深入,相应地,对于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也获得“同步”的发展。一般说,对物质及其运动形式认识到什么程度,对时间空间的认识也就达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只有对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的时空形式有了正确的观念,也才能真正把握这一层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这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