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健康道德是关于人类健康的一种道德观念.在生态伦理视域中健康道德观念被拓展、更新.它把人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健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健康道德具有公益性、代继性和共生性的基本特点,提出人人参加,事事参与;健康生活,健康行为;抵制陋习,抵制败俗;爱护环境,履行责任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2.
健康道德是关于人类健康的一种道德观念。在生态伦理视域中健康道德观念被拓展、更新。它把人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健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健康道德具有公益性、代继性和共生性的基本特点,提出人人参加,事事参与;健康生活,健康行为;抵制陋习,抵制败俗;爱护环境,履行责任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医学伦理教育及其教学法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研究源起医学伦理教育在 2 0世纪末期已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其重要性也将因医学与科技的进步而与日俱增。医学教育在过去受Flexure之理念所主导的训练内容 ,在世界新情势的不断创新下 ,已显然过时有所不足。美国医学协会于 1 970年时即呼吁医学伦理情操的培养在医学训练过程中之重要性。紧接着 ,美加的医学院就把医学伦理有关之议题列为医学教育的课程 ,而哈佛大学也在 1 982年开始对传统医学教育加以检讨 ,并在 1 985年开始“新路径”(NewPathway)的教育改革 ,使医学人文与伦理的强调更上一层楼。台湾在过去一…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和临床教师仅重视医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医学伦理教育,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严重脱节.应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践过程、教育路径、方式方法进行整合,使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5.
医学职业潜规则的存在使新医改政策无法顺利推行,究其原因系医学伦理生态遭到污染.要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首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医学伦理生态,即在建设医学职业公益性生态的同时强化职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切实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伦理性的回归,同时强化医生群体的自律性,从而通过自律与他律的结合重构医学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医学伦理素质教育与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研究过程1.1 实验研究过程概述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设的医学伦理学课 ,被视为向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开课以来 ,通过积极建设 ,课程教学对医学生成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目前的医学伦理学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不能满足医学伦理素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教学常规 ,这些问题都会集中于课堂教学之中。而课堂教学最为人关注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各种课堂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 ,从而求得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优化。为此 ,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们开始将医学…  相似文献   

7.
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诠释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本体思维的"原子式探讨"不能实现医学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由本体伦理思维到伦理生态思维的道德哲学范式转换为探讨医学伦理精神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和价值资源。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张力系统,其建构在于:重建伦理主体的自身精神生态、"医学伦理—卫生经济"政策生态、医学伦理—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本体思维的"原子式探讨"不能实现医学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由本体伦理思维到伦理生态思维的道德哲学范式转换为探讨医学伦理精神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和价值资源.伦理生态视阈中的医学伦理精神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张力系统,其建构在于:重建伦理主体的自身精神生态、"医学伦理-卫生经济"政策生态、医学伦理-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却是各具特色.相对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表现就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现状入手,尝试分析我国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考辨分析与生态医学模式关系密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科学的生态医学模式概念。从生态医学模式的自身属性和基本观点出发,演绎出生态医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审视问题的整体性、研究方法的系统性、价值观基础的正确性、和谐健康观的根本性、学理与学科的综合性。这也是其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主导模式的辩护理由。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作为道德主体应当承担生态道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建设关键在于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刘书正 《管子学刊》2009,(1):109-113,119
儒道二家提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构成了传统伦理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他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现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直至今日令我们赞叹不已。这些深邃的思考既展现了圣人先哲独特的生存智慧,又为我们提供了应对现代生态挑战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儒道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优势和长处,并及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对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现代生态文明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我所了解的英国医学伦理学教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英国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强调病人的主体化和“去客体化”.关注病人权利,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融入法律等其他学科的内容,注重跨学科的教学与交流。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是符合医学伦理学的人文属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视阈中的儒家核心价值现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儒家"一体之仁"观将人与自然看成是道德共同体,强调人在这一共同体中的道德主体地位,以"爱有差等"作为现实的安排,体现了儒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类中心意识,儒家在生活方式上"宁俭勿奢"的价值取向包含适度消费的思想,启发人们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约束,纠正一味追求物质丰受的消费倾向,这是符合生态学规则的,儒家"为己之学"与"推已及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超越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西方核心价值观.然而,儒家的上述价值观又与维护宗法制度的价值取向纠姑在一起,因此,必须实现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5.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阐述我国目前生药开发的现状,分析其引起的各种生态伦理问题,从生态链的破坏、生药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健康威胁等角度阐述了生药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如何规范采伐生药、人工栽培与驯化、组织细胞培养、化学污染处理、提高环保意识给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和谐伦理的现代需求与组织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是由现代性伦理需求的供给不足所导致的.传统道德哲学不能满足有机团结的、远距离的现代社会及其行动结构所提出的伦理需求.伦理视阈中的组织,是实体性的道德责任主体和创生性的伦理实体.组织所具备的这两大伦理特征,能较好地承担现代社会的伦理需求.组织伦理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实现伦理和谐.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化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深邃的生态智慧,在推崇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一些西方生态伦理学家认为,道教思想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在道教的各种戒律中,对于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温这些戒律,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论文包括四个部分:(一)、关于保护动物的思想;(二)、关于保护植物的思想;(三)、关于保护水土资源的思想;(四)、道教戒律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伦理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伦理精神是和谐伦理的高度凝练,它对伦理关系、伦理行为和制度伦理的和谐程度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谐伦理关系是和谐伦理精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和谐伦理行为是和谐伦理精神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是和谐伦理精神在人们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谐的制度伦理不仅对和谐伦理精神的实现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而且是和谐伦理精神转化为现实行为的价值导向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伦理和谐的境遇.今天,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世界文明实践工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这个工程意向效果的获取,虽然不能没有具体蓝图的描绘,但更应该注重在操作性的层面来关注"如何做".对此,通过日韩伦理和谐重视仪式、规范意识、角色意识的分析,来借鉴他们的经验,应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