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UFO之谜即不明飞行物之谜,被称为世界上十大未解之谜之一。正是由于它的快速飞行、变幻莫测的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青少年正处在一个长身体、学知识、探索未知科学这样的特殊时期,往往会比成年人更加关心这类问题,其中有不少青少年就沉湎于这个话题,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UFO之谜,试图探索这一所谓的未解之谜,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情,两年前有一个武汉的网友给我发了个E-mail,他谈到了自己研究UFO后的遭遇。当时他在武汉某大学读大二,与另一个同学一起休学钻研UFO问题,  相似文献   

2.
艾克哈特对“空”义的阐释至少有三种,即受造物的“空无”、自我的“空无”、神的“空无”,并非如铃木大拙先生所说仅是心理意义上的“空”.与僧肇所宗“空”义相比,两者在“万有”虚无、得“空”路径、理论归宿三个方面呈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四料简”、“四照用”是临济宗接引门人的主要方式,也体现了禅宗的认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但当前学术界将“有时夺人不夺境”诠释为针对“有我执、而无法执者”,这与大乘义理有一定冲突。作者站在唯识学的立场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重新解释为“针对‘深执我、法之中下根求法者’,此类众生由于愚痴而难以理解法空之理,故应建立修行次第即‘先夺其我执而存其法执,后破其法执’”,同时对“四料简”、“四照用”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外盛传1999年行星“大十字”将引发人类大灾难的预言,随后这一说法也流传到境内。人们在问,1999年8月18日,真会有行星“大十字”出现在天穹上吗?行星“大十字”对地球和人类有没有影响?首先,大行星在天穹上的列阵和会聚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方位在天球上投影的视...  相似文献   

5.
余江 《天风》2003,(10):38-39
1999年笔者曾出席香港教会举办的“城市的新希望”研讨会。会上有一位牧师在发言时说:“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们访问了内地灾区教会,就救灾的情况问起当地一名负责同工:你们为抗洪救灾做了哪些工作?那位负责同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只做救灵魂的工作。”当时全场哄堂大笑,我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牧师顿时感到脸红。  相似文献   

6.
曹剑波 《宗教学研究》2002,8(4):110-115
本文通过对“无”这个概念的不同含义的发掘 ,认为哲学史上的“无”含义有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万物皆有 ,而无无的“无” ;第二类是有无统一的“无” ;第三类是万物皆“空”的“无”。并从变化发展和物质存在形式二种角度探讨了有无统一的“无” ,从本原、语义、自性三种角度探讨了万物皆空的“无”。在此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对作为道教和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的“无”与作为佛教基本概念的“空”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空”是佛家哲学的核心理念。“空”的基本逻辑具有“真空”与“妙有”这两重结构。“真空”和“妙有”这两句话充分表现了克服分别世界,而进入无分别世界,而最终进入既不是分别又不是无分别的“妙的世界”(妙有)的思维过程。佛家哲学为打破人的认识的虚妄与矛盾,导出了空观的“否定”方法。所谓“真空”是描写不仅破除认识上所产生的所有的“有无”,而且和解哲学上所侧重的所有的“体用”的理念。不能再否定的否定终于连否定自身也得否定掉。此时的“妙有”只能理解为“真空”的概念变化。因此,佛家的“空”本身并不是目的,而不过是寻找通过它表现出来的“妙有”的方便手段。在最真实的意义上的“有”就是最真实意义上的“空”,即能与真空相通。因此,“真空即妙有”。  相似文献   

8.
一、原始的空有理论(Sunyata、Astitva)印度大乘佛教哲学从它产生、发展到鼎盛阶段,始终划分为两大学派──中观论学派(Madhyamikas空宗)和瑜伽行学派(Yogacaras有宗)。当它传播到中国后,又发展为许多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哲学流派,其中主要的有:净土宗、贤首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等。中国大乘佛教哲学虽然流派繁多,但就它们的基本原理而言,不是谈空,便是讲有,这就是说,中国大乘佛教哲学各派的理论体系,不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便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上。讲到空有,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两个概念的来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访韩掠影     
访韩掠影张文良997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笔者有幸作为“日中韩三国佛教文化交流之旅”的一员赴韩国访问。时间虽短,但从釜山到新大邱至汉城,沿途访问了大大小小十数座寺庙,还访问了设有佛学科的著名的东国大学、伽山佛教文化研究院,以及佛教电台、佛教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佛门常被喻为空门。四大皆空、五蕴皆空,都是佛门的重要理念。那么,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其实,佛门所说的“空”,绝非世间一般意义上说的那个“顽空”,更不是“什么都没有”或“断灭”。佛说“空”,是以“空法”看待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空”,其间蕴藏着无尽的妙有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