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测验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美国有数百种不同的测验,几乎每个美国人在其一生中都要进行多次测验。如用标准化了的能力测验来测定一个孩子是否具备了上学的条件、测定他的潜在智能以及他在学校的成绩。以后,他要进行大学入学考试或参加研究生入学测验。再后,他还要参加录取雇员的甄别测验。  相似文献   

2.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简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内田勇三郎于1920年提出,在日本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心理测验。本文从测验构成、测验方法、测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测验结果的呈现、测验的优点五个方面对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怎样在心理上呈现和加工信息的科学。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既研究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也研究由较为特殊的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因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影响到心理测量学的心理能力测验。大部分心理能力测验的内容是从差异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的,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刺激变异的重要性,差异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个体变异的重要性,但它们都研究类似的、在有些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4.
General Big Five Scale (v1.0) 大五人格测验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在1992年编制的,该测验的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所著名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  相似文献   

5.
龚耀先   《心理科学进展》1985,3(1):81-85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心理测验停止了三十年。解放前后,我国部分地区如南京和长沙等地的神经精神病院有临床心理学家作过一些临床心理测验工作,但随着1953年全国医药院校停开心理学,心理测验工作也大都停止。到六十年代曾试图恢复此工作,并有人用实验代替测验发表过研究报告。但到十年动乱期间则完全停止了。直到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保定召开学术会议时,到会许多代表都呼吁恢复此工作,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还提出由湖南举办全国心理测验班,1979年在天津召开的学术年会中,医学心理还成立了心理测验组,并提出由北京、上海和湖南分途修订韦克斯勒(Wechsler)三套智力测验。  相似文献   

6.
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人生谁都祈求避免失败,但是这如同祈求婴儿学步不要跌跤一样荒唐。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战胜挫折能力的人,就失去了成功的基本心理品质。因而怎样对待竞争过程中的失败,进而使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有人在你背后捅了“一刀”,使你没有评上该获得的职称,或使生意谈判失败,对于这种实际损失可能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使你能立即补回。但本文却能告诉你怎样摆脱心理压抑,重新振奋拼搏,去争取新的胜利。 第一,别在懊丧中吞噬自己。一般来说,老实、善良的人,遇到了失败、挫折…  相似文献   

7.
反应时、信息加工速度与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时、信息加工速度与g阎巩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发表了题为《一般智力:它的客观决定因素与测量》的论文,提出了一般智力的概念。斯皮尔曼发现,所有复杂的心理测验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由于各个测验互不相同,测验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心理测验及其特色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良轼 《心理科学》1999,22(2):132-135
文章对中国古代心理测验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是以知人观为其理论依据,渊远流长,内容丰富,既有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小时空心理测验,也有西方至今尚未充分关注的大时空心理测验。文章还阐释了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几个具体特色;置测验于生活实际中;文化与超文化测验井存;测验与选拨、训练、教学、娱乐相结合;精于定性,疏于定量。  相似文献   

9.
依照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观察。人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真正减少非理性思考,则大部会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而心理学家霍克的“快乐感受ABC”理论推断,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渐渐地在我国兴起,这是因为研究者认识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的价值,认识到了中国心理学不能不包括亚文化的各少数民族的心理资料。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心理学家所从事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心理测验的手段,通过测验  相似文献   

11.
姓名不仅会影响他人的印象与评价, 还可能会影响个体实际的心理与行为。近几十年来, 心理学家在决策、成就、健康、人格四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来考察姓氏或名字对个体的实际影响。姓名的多个维度(如独特性、性别倾向、含义效价、温暖-能力维度等)在不同程度上可以预测这些领域的心理与行为(包括职业决策/生活决策/经济决策、职业成就/学业成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犯罪行为、人格特质/心理需要/面孔特征等)。但是, 现有研究证据比较混杂, 理论解释有待完善。未来研究应全面考虑姓名维度, 重点解决可重复性、因果关系、心理机制、跨文化普遍性等问题, 努力构建更系统、更包容的理论来解释姓名的心理与行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建忠 《心理科学》2002,25(4):490-491
一般地,启动项目有三种类型:①线索启动项目(如一般的信息测验或双向关联测验中的刺激信息);②靶子启动项目(如一般的信息测验及在双向关联测验中的反应信息);③中性启动项目(无意义信息或无关信息)。线索或靶子启动对元记忆判断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中性启动项目来测定。启动项目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呈现给被试,目前心理学家们一般都采用阈下知觉阈限这种启动范式来研究启动与元记忆判断的交互影响。围绕着阈下启动这种研究范式,本文将集中讨论是否以及什么形式的阈下启动会影响元记忆判断。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元记忆判断的本质及其类型,因为不同的元记忆判断可能对线索和靶子启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测验中,存在一些来自受测者的误差因素,反应定势(resPonse set)是其中之一。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少人在编制问卷、施测以及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却忽略了这一问题,这势必影响心理测验和研究的科学性。下面试对心理测验中反应定势的类型和控制作一初步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助你成功的情感智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森是佛罗里达高级中学的一名常考第一的学生,他的目标里进入哈佛医学院。一次,物理教师在测验中给了詹森80分,詹森感到沮丧,认为物理教师妨碍了他的前途,于是,第二天,他带着一把屠刀来到学校,将那名教师刺伤,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这个智商额高的学生却做出如此失去理智的行为?心理学家的回答是智商并不是成功的必然保证。当我们说某人聪明时常指的是他的智商出众,然而,心理学家们却认为,在导致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因素中,智商(I.Q.)只占20%的份额,另外80%则来自其它方面,其中就包括心理学家们新近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15.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16.
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一、前言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以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人格评估、人才选拔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工具,其中问卷式测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相似文献   

17.
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依据项目与被试的特征预测被试的作答表现, 是常用的心理测量模型。但IRT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所选用IRT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相符合的程度(即模型?资料拟合度, goodness of fit)。只有当所采用IRT分析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拟合较好时, IRT的优点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Orlando & Thissen, 2000)。而当所采用IRT模型与资料不拟合或选择了错误的模型, 则会导致如参数估计、测验等值及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具有较大误差(Kang, Cohen & Sung, 2009), 给实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在使用IRT分析时, 应首先充分考察及检验所选用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相匹配/相拟合(McKinley & Mills, 1985)。IRT领域中常用模型?资料拟合检验统计量可从项目拟合、测验拟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比较, 这是心理、教育测量领域的重要主题, 也是测验分析过程中较易忽视的环节, 目前还未见此类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各统计量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及在认知诊断领域的拓展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期待效应是心理效应的一种。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某个人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而在人的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和效果。钢琴教学过程的因素变化多端,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所引起的心理效应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次实验:从小学1—6年级的每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三个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测验后从中随机抽取20%的学生列为“最佳发展前途者”,将此名单悄悄交给了校长和有关老师。8个月之后再行测验,结果表明:名单上的学生普遍学习进步明显,求知欲强,与教师感情融洽。…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存在着被试作答异常现象(能力测验中的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人格测验中的非0下渐近线现象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会导致被试能力或人格特征的测量偏差。在能力测验中, 研究者已提出了多种方法来纠正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这些方法往往需要调整或删除被试作答信息, 而四参数模型不需要改变被试作答信息而能有效纠正被试能力高估或低估现象。在人格测验中存在着非0下渐近线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四参数模型能增强测验项目拟合性能, 提高人格测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周仁来  靳宏  陶沙  张冲  赵文芳 《心理科学》2003,26(5):919-920
1 前言  研究发现 ,与采用相同的感觉道呈现刺激相比 ,如果学习和测验之间采用不同感觉道呈现刺激将减损操作的成绩 ,产生通道转换效应。一般认为 ,通道转换对内隐记忆测验有较大影响 ,很少影响外显记忆测验。如Jacoby和Dallas(1981)发现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干扰单词确认测验的成绩 ,却很少干扰再认测验成绩。Graf和Schacter(1985 )报告词干补笔测验的启动由于学习和测验感觉通道的改变而降低了 ,但线索回忆任务的成绩却未受到这种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 (1991)发现 ,感觉道的改变对填字组词的间接测验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破坏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