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和企业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对经济秩序、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精神风貌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企业伦理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企业伦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伦理是直接规范和调节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显然,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存在,经济主体间区别于其它社会关系的经…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主体的思考与构建崔绪治,宋长宝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晋锋 《学海》2001,(5):126-131
听证法律关系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法律关系,这导致听证法律关系的主体也不同于一般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本文旨在探讨听证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听证法律关系主体的特殊性以及其特有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企业活动和行为的规范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兴起了企业伦理文化运动,走上了自我约束、自我校正、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道德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的经济生活制度确立以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严重问题,诸如功利价值观的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萎缩、价值失落、道德失范等。如果仅仅依赖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及其法律保障体系,这些深层次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只有同时迈开道德教化这条腿,我们的社会生活才能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从微观层面推动社会经济整体运作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根本立足点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市场经济原则赋予每个经济主体以自主、平等的经济地位,并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等方式,解…  相似文献   

6.
企业诚信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诚信本质上是体现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的伦理应然性。企业诚信既是企业信用的观念前提,又是企业信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主体品质和主体精神的积淀。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企业诚信的必要前提;健全的市场秩序是企业诚信的重要条件;社会文明状态,特别是社会价值导向和社会风俗时尚,也是企业诚信得以确立和维持的重要的宏观条件。一些人把企业诚信问题仅仅归结为企业家的个人品质问题,一些企业家则寄希望于市场秩序完善之后再来讲企业诚信问题,这两种看法都是非历史的,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公司制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经济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公司制的最大优点和精髓体现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上。具体地说有这样二点:一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这有利于公司网罗一批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专家来经营公司,克服所有者自己经营企业时精力和能力的不足,提高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实行公司制有利于所谓的“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干预;有利于明确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突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二是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这种转型还不完善,其重要表现之一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还没有普遍确立起来。道德责任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应然之责。如果市场经济主体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以不合乎道德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那么市场经济内在具有的道德维度无法得到张扬,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必然要与人本身的根本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撞车,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合理性也会遭到质疑。我国经济伦理学应以激发和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为使命。  相似文献   

9.
推销:从市场走向心灵张培峰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之一是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转变为直接面向市场,独立自主经营,这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课题。企业要走向市场,成功地推销自己的产品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营销战略”成为...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经济主体缺乏诚信,交易行为则难以进行.企业诚信的实现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生长的环境,政府在培育诚信的生长环境这一公共资源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使得伦理要求制度化,帮助他们的企业建立伦理自控机制,明确并落实伦理责任,以实现诚信.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比较早地由政府通过立法,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帮助企业建立伦理自控机制,明确伦理责任,切实有效地维护诚信的生长.美国于1991年11月1日颁布并开始实施的"组织的审判准则"就是这样一项法规.它不仅对美国国内企业诚信的维护起了推动作用,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欧洲诸国、加拿大、南非等)企业诚信的建立也起了促进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组织的审判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内容和影响,说明政府在运用法律,建立企业内在自控机制,落实伦理责任,实现诚信中的作用,以期对中国经济伦理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和健全经济法律体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法治经济,这是人们早已认识了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法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虽不完善,但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经济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企业伦理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远没有为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在实践中切实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是很有意义的。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张书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横向的分权经济。在此体制中,市场和国家都不是万能的。市场主要着眼于功能、机制、效率,因而它突出有利于发挥功能、增强机制、提高效率的原则上的平等。政府则在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社会供求、公众利益、社会平等问题,因而它比较关注有利于平衡社会供求、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平等的事实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横向的法制经济。在此体制中,不论是市场的活动还是国家的行为,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具备市场、国家和法律这三方面的相关条件。第一,要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的公平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效率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是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达到共同富裕的公平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性条件。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首先要适当抑强扶弱;其次要搞好社会统筹;再次要利用分配杠杆,以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为前提,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三,建立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法律体系。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经“济。法律要根据分权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王中 《学海》2004,(5):188-191
财政机关为借款企业向银行出具还款承诺 ,属于担保行为 ,与自身性质和职能不符 ,是担保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 ,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兴建为财政机关以还款承诺的方式提供担保营造了生存空间 ,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其提供了发育的温床。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实现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的企业制度,把这两者辩证地相结合,就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同时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也必须遵守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危机问题突显,出现了缺乏诚信、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冷漠、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成因包括信仰缺失、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职能存在问题和政治权力腐败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有序发展,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并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健康文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讨论会侧记董谊思1993年7月13日至14日,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联合发起召开了“建设健康文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讨论会”。来自吉林和东北、华北等地区的50余位理论工作者与会。吉林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主持会议,并作了发言。现将会议讨论中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概述。一、市场经济与主体问题1.从历史发展看市场经济的主体有的同志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了市场经济与个体主体的生成问题。论者认为,就经济形态来看,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是自然经济,然后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再后才是产品经济。与此相对应的人的发展阶段,可区分为群众主体一个体主体一类主体这样三个阶段。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是狭隘地域中的人,是大写的人。在自然经济中,个人从属于群体。所以,自然经济的主体应是群众主体,个人处于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在商品经济阶段,个人的生成与市场的发育是互为条件的。这里说的个人是指人的非生命本质,是非自然物,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社会本质。通过社会分工,个人的独立劳动取代了群体劳动。而在市场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通过对自己劳动产品的依赖,达到了人格上的独立。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与公共领域交往产生的普遍主义道德具有同源性,即都产生于交往实践这一过程.同时法律体系的合法性核心依旧采自交往理性中的道德维度,其余维度在事实经验中都要经受道德维度的检验.如果说普遍主义的道德世界涵盖了所有自然人而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性特征的话,法律体系则是具有独立性的权利主体为实现实践自决、自我组织而创建的行动规范.  相似文献   

20.
强乃社 《哲学动态》2006,1(12):17-22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法律规范思想的研究是其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中的重要内容。他在20世纪70年代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强调主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关系对法律规范的决定性,但缺乏主体间互动对形成法律规范的重要意义的说明。马克思的哲学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过分强调法律规范对经济活动的依赖,故不能说明法律规范自身的独立性和合理性。为此需要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走向交往范式,把交往活动作为法律规范形成并具有合理性的基础。鉴于目前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试图简要梳理和评价哈贝马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中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