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宣言基本上正确陈述了科学的理念,对于公众了解科学理念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必须指出宣言中有部分陈述宣扬了反科学的主张,对于公众理解科学造成了负面影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会议通过两个文件:一、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署名公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二、  相似文献   

3.
1848年2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伦敦首次出版。《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宣言》系统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由来、现代性特质、阶级对立及其斗争结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趋势;深刻阐明了共产党的宗旨、先进性及其自身发展逻辑;高度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文化观念的存在论基础与价值论立场。《宣言》是现代世界的醒世恒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变,《宣言》的真理性光芒就不会磨灭。  相似文献   

4.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国基督教界发表宣言》一文,该宣言即为当年7月28日由吴耀宗等40名基督教界人士联名发表的《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社会各界所熟知的"三自宣言"。宣言明确表达了中国基督教及团体彻底拥护《共同纲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心声     
8月11日,由广西《生活科学大观》、《小博士报》、《广西科技报》出资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创立的“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基金会,对多年来坚持不懈与伪科学作斗争的于光远、何祚麻、龚育之、郭正谊、司马南等五人颁发了奖金和证书。本刊发表这五位同志在颁奖会上的发言和会议组委会通过的《科学精神宣言》。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加强不同信仰和宗教之间的对话,以增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谐与合作,确定每年2月的第一周为"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刚才宣读通过的《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也充分表达了我们道教界的意愿。我们坚决支持这一宣言,并将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8,(9):63-63
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革新宣言》),用巨大篇幅登载第一批签名的一千五百多名基督教人士名单,并发表《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之社论,鼓励信徒响应《革新宣言》,响应"脱离帝国主义影响而走上宗教正轨的爱国运动"。《革新宣言》是吴耀宗先生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三次会谈之后,先后经八次修改。  相似文献   

8.
正1950年7月28日,40位中国基督教各教派和团体人士联合向全国基督教界发出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上述"三自革新宣言"和第一批拥护该宣言的1527位基督教徒的名单,并且发表了题为《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论,高度评价"三自革新宣言",称其为"中国基督教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以下简称《宣言》)一文,这篇《宣言》主张中国基督教要促成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教会,对新中国建设担负起历史责任,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所倡导的三自原则,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宣言》的发表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三自爱国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论述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统一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周年,它所展现的勇于革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在当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回应时代课题,以丰厚的哲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及重要特征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党的十九大精神堪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整体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从传播和研究进程来看,《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经历了日据时期的"解放学说"、戒严时期的"妖魔理论"和解严之后的"一种理论学说"形象的改变。思想是时代的精神镜像,台湾地区对《共产党宣言》认知形象的改变背后实际上折射的是时代变迁。对《共产党宣言》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研究史进行系统化地梳理,既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还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12.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来自全世界各地6500多名宗教领袖、宗教神学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应对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和精神、道德危机。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公开发表了得到绝大部分与会者认同和签名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之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宣言》的内容本身,因为它证明了作为宗教与伦理这两种意识形式统一和整合之产物的宗教伦理不仅对宗教本身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陈先达:《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屹立在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公开问世的标志,又是无产阶级向世界公开宣布自己的目的和意愿,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标志。《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月18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和《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在京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主题是关于“文化传教”问题,并讨论朱维群文章《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来自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研究所.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1《日内瓦宣言》的历史渊源《日内瓦宣言》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现代版~([1])。之所以称为《日内瓦宣言》,是因为世界医学会(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第二届全体会议通过此文件的地点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其内在考虑是基于实现医学的人道主义目的,前提背景是二战期间纳粹和日本731部队在医学领域中的种种恶行。世界医学会引以为自豪的一点是,《日内瓦宣言》是在《联合国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16.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吴秉元(铁道部党校100088)该会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会和《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联合发起,到会的专家学者40余人。会议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伟大历史作用和...  相似文献   

17.
(1980午6月26日至同年7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着作研究《马克思—列宁—毛》—对马克思 主义的社会学说的阐述与批评〔西 德〕D·施台恩施塔因《国外社会.科学动态)) 1980年第7期《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六十周年杨 荣华《安徽师大学报》198。年第2期关于恩格斯同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与 施德福、吴雄垂和马鼎章、张维久等商 榷李寄秦《辽宁大学学报》198。 年第4期重视认识主体的修养—《论修养》对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王成竹光明 日报1950年7月17日 辩证唯物主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张传 开《安徽师大学报》1980年第2…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融为一体,又从抽象到一般、到具体,层层推理,形成了一个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以哲学理论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分析内容,为世界工人阶级的解放进而人类的彻底解放提供理论论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诞生的标志,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无神论》2010,(2):F0002-F0002
<正>(本刊讯)2010年2月9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和《科学与无神论》杂志,正式由世界宗教研究所移交给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管。据悉,当前科学无神论学科的发展正面临重要机遇:根据中国社科院党组发  相似文献   

20.
自"五四"期间伊始,毛泽东就开始在各类读物上接触到《共产党宣言》的"碎片",直至1920年在北京首次阅读了全译版,之后阅读了上百次。纵观毛泽东的《共产党宣言》阅读史能够发现,从对这一经典著作不同版本的精心阅读历程中,毛泽东解读和吸纳的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五个维度: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独立、个性与自由的思想,改造世界的思想以及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性。毛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及对其中思想理论的科学解读与积极吸收,给予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践行者的重大启迪是:研读经典文献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路径,结合现实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必经通道,而超越具体论断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与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