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言“道”言“德”,因此,“道”与“德”无疑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中,“道”出现七十多次,“德”出现近四十次。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在老子《道德经》中“身兼数职”,有多重含义、不同用法。首先,老子将自己预设的“道”看作是形成世界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以下只注章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因此,晨阳先…  相似文献   

2.
一、庄子“道”的境界性质先秦老子和庄子都讲“道”,但“道”在老、庄处的哲学性质、旨趣、意蕴并不相同。在老子处,“道”基本上有这样几种涵意:一是本体意。如《老子》第一章讲的“常道”;第四章讲的“道冲”;第六章讲的“谷神”;第十四章讲的“道纪”。作为本体之“道”,其根本的性质是“自然”,即《老子》第二十五章讲的“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就是无为无造、自然而然。二是生成意。如《老子》第三十四章说的“大道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四十章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特别…  相似文献   

3.
白奚 《哲学研究》2022,(6):62-69+126-127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无”的本体论表达中,且呈现出密切的意义关联。“虚”“静”在《老子》中还具有工夫和方法的意义,体道、为道离不开致虚、守静的工夫,“虚”“静”也是形上之“道”通向现实应用的一座便捷的桥梁。战国时期,道家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向度发挥和应用了“虚”“静”的哲理,最终两词联结起来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一在今本《老子》中,直接论述有无关系的命题有两个,即第二章的“有无相生”和第四十章的“有生于无”。这两个命题之间显然是存在矛盾的。对此,前辈学者亦曾有所省察和质疑,如马叙伦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乃《淮南》语羼入者。第二章明言有无之相生,义正与首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合,则安得此复言‘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耶?”(马叙伦,第396页)但由于当时还缺乏确凿的史料依据,这种质疑只能是一种推测而已。而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则为这种质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今本《老子》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  相似文献   

5.
“道’与“心’分别是道家与禅宗两文化的中心范畴,比较两者的同异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分析其理论得失,这对深入了解两者的思想旨趣或许不无神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揭示“道”与“心”在主要特性上的同异性而不全面论及其基本内涵。一、道家之“道”与禅宗之“。乙”的共通性(-)从“道”的自然无为性到禅宗“心”的自然自由性‘咱然”、“无为”之词均创立于道家,首见于《老子入它们是作为释解“道”的属性的范畴而出现的。老子之“道”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其一,道性自然。这是说“道”的根本特性即表现为自然本然性。《老子》二十…  相似文献   

6.
“道”这一概念,自《老子》以来,已成为道家哲学的学派判准与依归,但是此一概念,自《老子》而后,其内涵因着《老子》后学的不同发展,其概念内涵也有所不同。战国末期之黄老道家《鹖冠子》一般认为仍承袭着黄老道家之道论,但《鹖冠子》对于“道”的关注显然有一歧出之发展,这一歧出不仅在于对天道阴阳的重视,更在于将“道”置于“天”之下,“道”除了作为四时运行之规律、度量准则外,更有所谓地道、人道之说,“道”成为事物之“道”,甚至有“圣生道”之说的提出,说明了《鹖冠子》之于“道”,作为一黄老学者已将“道”返回经验事物之抽象理则,代之而起的是圣人之道、成鸠之道。  相似文献   

7.
“通”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诸子百家所推崇的“道”,就以“通”为本质。老子说:“善为道者,微妙玄通。”(《老子》第十五章)庄子则直称“道”为“大通”。(《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汉代大儒扬雄在回答何为“道”时说:“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法言·问道》)南朝黄侃在其《论语义疏》中说:“道者,通万物之妙也。”(《卫灵公》疏)道无所不在,故无所不通。“通”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学界通常把老子之道理解为无情感、无意志的道,而难以整体自洽打通全文,而《老子》文本里多处原文涉及超越性的意志存在。道不是无生命的死道,作为情意性存在,具有情感性与意志性。楚简《老子》里,作者用“悦”(“敚”)来规定道,具有喜悦之情感性,可以理解为喜神(老子还用“谷神不死”言道,道是一种神性存在);今本《老子》里的“以慈卫之”也是道的情感性,用“道亦乐得之”来论述情感性的人·道关系;今本《老子》的“天将救之”“有罪以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系统体现了天道的意志性,可以解读为天道的救赎性与终极价值性。道有情意性,同时又不干预人的主体性,“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梁发 《中国道教》2011,(6):18-19
在道家哲学中,道有体用.道体就是宇宙的本原,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从其“用”看,道就是法则秩序,能够顺应天地秩序而行的,那就是“常道”,所以能“周行而不殆”.因此《老子》首章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21章具体地描述了道的面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宋儒对“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一句,用“心地光明”作为注脚,充分显露出“道”的玄妙性与真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一、道与一、无和有的抵牾在追问世界之本原方面,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是非常深刻的。作为史官,老子虽然能接触到大量的史书和史实,但整本《老子》五千言丝毫不涉及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直接切入哲学问题,思想连贯、文风一致,这在中国先秦古籍中可谓独树一帜。他明确提出了道的范畴:道生一,一生  相似文献   

11.
世界本体与价值渊源合一,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明道之书也。”(明·焦竑:《老子翼·序》)“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的“道”既是世界的根本,又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关于老子“道”的本体论意义,学术界多有论列,而关于其价值论意蕴,则需要作深入探讨。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先秦道家在推论万物的根源与万物、实在与现象、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器物、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以及万物之为万物的终极原因时,提出了“道”与“物”这对范畴。老庄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无终始,物有死生”(《庄子·秋水》)、“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物物者与物无际(《庄子·知北游》)等,都在向人们展示“道”与“物”这对范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坦途。春秋后期的老子将“道”延伸为形而上的、非物质的宇宙…  相似文献   

13.
尹振环先生撰文《论〈老子〉需要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 (见《哲学研究》 2 0 0 3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尹文”) ,对拙作《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辨略》 (见《哲学研究》 2 0 0 1年第 6期 ,以下简称“《辨略》”)提出商榷 ,其以“验之出土文献”、“验之历史”置辞 ,断言老子学说为“政治哲学” ,指摘拙论对老子道论之价值取向的辨说乃是“远离了”《老子》一书的“主题”。现扼其要 ,简答如下 :1 .老子虽曾为“周守藏室之史” ,但终于“自隐”而做了隐者。《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谓 :“老子 ,隐君子也” ,又谓“老子修道德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相似文献   

14.
“以水喻人”的学说及其思维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以水论道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始于老子。他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老子·八章》)又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七十八章》)老子以为水最接近道 ,与道最为相似 ,主要取其两个特征 ,一是处下 (“处众人之所恶”) ,一是柔弱。从老子起 ,以水论道成为道家传统 ,庄子和稷下道家都赋予水哲学意味。而《淮南子·原道训》有一段水的赞歌 ,充分发挥了老子以水论道的思想 ,引录如下 :天下之物 ,莫柔弱于水 ,然而大不可极 ,深不可测 ,修极于无穷 …  相似文献   

15.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于老子未进行解说,而引起古今学者注解它们,其注解也有异议,特别是对于“三生万物”的注解,其分歧很大,分歧的焦点是对其中的“三” 的涵义之注解.关于“三生万物” 中的“三” 之注解,常见的有三种:(1)三,“阴阳相合所形成的一个均调和谐的状态;(2)三,“阴阳相合而形成‘和气’”;(3)三,天地人为.这三种注解,何者符合老子的原意,必须辨析.我认为注解(1)和(2)都不能圆满地解释“三生万物”,并可提出两个疑点:(一)倘若把“三”释为“阴阳相合所形成的一个均调和谐状态”或“阴阳相合而形成‘和气’”,  相似文献   

16.
"道不可言"是古今《老子》诠释的主流倾向,然而却与《老子》"五千言"这一文本事实直接冲突,两千年的《老子》诠释史始终无法摆脱"不可言—不得不言—唯恐陷溺于言"的纠结。为了维护《老子》文本及相关诠释的合法性,诠释者们往往不得不转而承认存在特殊有效的"道言",另有学者则更进一步,基于马王堆帛书文本和思想逻辑的考虑,建议将"道可道"章第1节(第2节仿此)重解为"道是可以言说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但是,这种"有违古训"的倡议非常弱势,近年来,更是遭到李若晖基于朴学式考据和"恒不可言—常可言—恒常相似"义理架构的强烈阻击。为此,有必要以"归谬+疏导"的方式批判传统主张,展示"《老子》之道可言"论的逻辑力道,以便《老子》学界更加自觉地向"究竟应该如何言道"转移其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诸多篇章受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不仅体现为其对《老子》语句的直接引用或化用,也体现为《韩非子》诸篇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老子》的文本给予例证和诠释,从而使得《老子》所阐述的抽象原理下贯于现实政治层面。在道物结构方面,《韩非子》否定了万物先天和谐的“自然”状态,由此,它否认了统治者的普遍贤能,洞察到“臣”的政治角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韩非子》强调“臣道”应“顺上之所为”,从而将“下必有为为天下用”的“臣道有为”思想诠释为“臣道无为”。在《韩非子》中,作为“臣道无为”标准的“法”与“术”,一方面脱离了《老子》的“智”的范畴,成为了具有神圣意义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又与“无为”关联,成为君主“无不为”的治理手段。《韩非子》对《老子》的诠释,不仅体现了法家哲学对“臣道”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臣道”观念在战国中晚期的凸显。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的定义及实质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 因此对道的规定性及实质的把握, 成为更好地理解老子乃至道家思想、批判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的关键性环节。但是, 老子虽然对道的特点、性质和功能进行了诸多描述, 却未能从总体上对道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韩非以降至清末的两千多年中, 我国研老学者众多、论著如林, 亦皆未对道的规定性作出集中的概括。笔者认为, 老子所说的“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一切形下之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 它的实质是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规律。一“道”不是物质性…  相似文献   

19.
刘晗 《管子学刊》2007,(1):116-121
帛书《老子》甲、乙两本均为“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对于这一特殊体系,学术界曾经提出过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本文认为《老子》一书统言“道”“德”,以《老子》原本就是“道”前“德”后顺序作为推论的前提是不可靠的。帛书《老子》的“德”前“道”后体系远在韩非之前的黄老学者那里就已经固定,它反映了《老子》文本发展史上开始以篇题分篇的初始面貌,同时也符合时代思维发展的特点。今本体系的《老子》出自战国晚期的法家学者之手,而这个法家学者很可能就是韩非。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其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一般认为,“一”和“气”也是老 庄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中,并不见“一”的踪影,“气”也仅见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的“心使气曰强”。目前学术界 对简本《老子》有摘抄本、改编本和早期《老子》传本等种种不同的见解,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这些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我曾撰文《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 载于《中国哲学》第20辑),认为简本中所没有的通行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节是后来加 进《老子》的。这是一个“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