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卫·M·裴顿所著的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基督教传教运动和上帝的审判》一书的再版,使我们有机会从新评估共产主义革命对中国的传教和教会活动的影响。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国10年的传教经历所写成。他首先是在重庆(当时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然后是在福州,在那里他和他的  相似文献   

2.
巴慕德是中国近代医务传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训练有素的外科专家,他在中国从事医疗活动20年;作为英国浸礼会医学传教士,他先后担任共合医院院长、齐鲁大学医科科长和校长,被选为中国博医会医学教育委员会首任主席,在推动建设现代化医疗体系及中国近代医务传教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巴慕德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医务传教事业在社会变迁中逐渐适应的过程,为研究中国近代医务传教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教区始于14世纪初,存在70年之后中断。16世纪澳门教区设立,重续传教区建制。此后280年间,伴随着中国教会成长的脚步,先是主教区、代牧区并行,其后代牧区遍及全国并成为常设制度。1946年中国天主教重新开始实行圣统制,传教区制度得以完善,标志着中国教会走向成熟。在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绝大部分教区长期受外籍修会、外籍传教士控制,国籍教区发展缓慢,国籍主教选任甚少,严重影响了中国教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西方大量传教士的来华,一方面是东方文明的吸引和朝廷当局的较为开明;另一方面是在华传教的热土有待开垦,传教的前途大有希望,于是,教皇当局把福音在东方特别是在华的传播,作为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大批具有较高神学造诣,且精通天文、地理、算术等科学技术的传教士,不远万里,经过旅途的艰辛,来到中国传教,并在中国大地上取得传教和科学事业的双丰收。在这些传教士中,汤若望神父算得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继承了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以科学开路,为营造在华宽松的传教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后来的传教…  相似文献   

5.
范礼安:首倡学习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康志杰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MathieuRici)是明朝末年来华传教的代表,他与中国开明的士大夫联手进行的文化交流工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所开创的“以学术辅传教”的方略,终于使来自远西的耶稣会士们在中国社会站稳...  相似文献   

6.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西方传教士获得许可进入中国内地、西藏传教,以向中华全境传遍"上帝的福音"为宗旨的基督(新)教差会中国内地会,率先进入清代十八省中尚"未有福音传入"的内地(西部)九省。西部九省开教,成为近代基督教中国内地及西部边疆传播的时间窗,有不平等条约中的传教条款为时代背景,也是内地会的传教宗旨、戴德生的传教策略的结果。西部九省开教,为内地会日后发展成为近代最大在华基督教差会叩开了成功之门,结束了基督教自入华以来仅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布道格局,随之而来的教会势力大量涌入内地,引发了民教冲突,加剧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7.
正倪雅谷(1579-1638),亦称倪一诚,其父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他生于日本,是耶稣会中国教区最早的修士之一,也是17世纪初中国传教区的画师。他一生往来于北京、南昌、澳门等地,其主要职责是绘制装饰天主教教堂的宗教美术作品。利玛窦称赞他"艺术造诣相当高",教会史专家方豪指出他的画"最精,非其他修士所能及"。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徐州教区沛县堂区本堂石玉灿神父,历60余年的传教生涯,现已89岁高龄,他治理教会有方,传教精神感人,主在他内把芥子深深地撒在这座历史名城的土壤中,今天的沛县教会正闪烁着上主的荣耀。笔者专程前往采访,受益匪浅。愿借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合分析多种数据,本文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如基督教组织宣传的猛烈,但仍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究。基于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基督教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在中国高校的传教力度较大而且偏好精英学校。被传教已成为相当部分学生大学经历的一部分。传教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基督教的了解和理解。高校在校生中自称信仰基督教的比例比总人口中对应的比例更高,基督教信仰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其他人群。但总体而言,学生对基督教所知甚少,面对传教活动比较谨慎,防御心态较强,深入接触并大规模皈依基督教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适应中国圣教会的需要,培养传教司铎和神哲学专业人材,会议决定开办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并责成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筹办。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教会所选定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的具体命题中,有些命题,如信与不信的问题,教会与国家的问题,教会与社会的问题等等,都同如何处理“神圣”与“世俗”的关系这一问题有关。一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史来看,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教方法:一种是间接的传教方法,走上层路线,采取学术传教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传教方法,走下层路线,采取直接布道的方式。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种传教方法对中国信徒传福音的方法、中国信徒理解神圣与世俗、教会与社会、福音与文化的关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处理神圣和世俗的关系问题上,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圣保禄诞生两千年、宏扬圣保禄传教精神之际,我们在首都北京举行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50周年庆祝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天主教福传事业将遵循宗徒传教精神,拓展福传视野,坚定、执着、开拓性的推进中国天主教福传事业的发展。在华夏大地彰显基督圣名、光荣在天圣父。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传教士毕德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他在社会福音运动的影响下,为进一步拓展传教的途径,在中国各地开展了公共卫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毕德辉以公共卫生为媒介,与知识精英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不仅引起了官绅对公共卫生的注意,也为传教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但是,毕德辉的卫生传教策略,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这使得毕德辉的传教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唐若玲 《天风》2012,(8):28-29,41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受过西方正规神学教育的传教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忠于传教事业的同时,"隐传革命之道",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引导其子女信仰上帝的同时,还教育他们要胸怀大志,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成就了显赫的宋氏家族。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8,(11):21-23
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基督教的自立思想和实践始于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下半叶,不少中国基督徒试图改变不平等条约保护下传教而使基督教具有的"洋教"形象,因为这种形象被中国民众所反感和仇视。其根本出路,则是全力摆脱外国传教机构的控制而自办教会。1872年,广东基督教徒陈梦南自行租房传教,并于1873年成立粤东广肇华人宣道会。此举乃华人自办教会之首创。1881年,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在川康民族地区的医疗传教活动(1939-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杰 《宗教学研究》2012,(2):183-188
教会人士认为,传教事业与医疗事业并行不悖,互为依存。基督教在华医疗传教事业于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变迁过程,并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基督教医疗传教习惯的影响,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边疆服务活动中,将医疗卫生当作在边民中传教的重要手段,并在服务边民的事工中加以广泛应用。医疗传教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钱春泰 《学海》2003,(6):123-127
现有关于司徒雷登的研究 ,大多集中于他的在华传教和教育活动以及担任驻华大使的政治生涯 ,较少评析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政治态度和所作所为。在抗日战争时期 ,司徒雷登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行动 ,呼吁美国实施积极的援华政策 ,同时抱着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 ,还充当过中日之间的调停人。本文作者认为 ,尽管司徒雷登在中国的经历十分复杂 ,但是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他的历史功过。司徒雷登生于中国杭州 ,前后在华生活了 5 6年 ,其中从事传教和教育工作长达 4 2年之久 ,担任驻华大使 3年 ,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司徒…  相似文献   

20.
袁琴 《宗教学研究》2024,(1):200-208
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初期,受禁教政策的限制,大量活动于中国的边陲地区。经过雅裨理的考察,美部会开教于东南亚,主要包括暹罗、新加坡、爪哇岛及婆罗洲等地。美部会通过印发宗教书籍和册子、开办诊所施药治病、聚集民众宣讲福音以及开办教会学校等方式,传教于东南亚以及当地的华人移民,以期间接对中国施加基督教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上述传教方式均遭遇了困境,传教活动未能达到预期。鸦片战争后,美部会逐渐将传教力量转移至中国本地,其对华传教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东南亚地区是美部会乃至整个基督教团体早期对华传教的跳板和后方基地,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美部会针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传教策略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