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产力落后的上古时代,民智未开,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往往错误地将疾病的产生归咎为鬼神致祟。这样,被认为拥有沟通鬼神能力的巫兼行医职,巫就是医,医、巫不分,是为巫医。毋庸讳言,早期巫医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们通过巫术等手段并辅之以药物,在解除疾病尤其是因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医药知识的传播,巫医的欺骗性和巫术的无效性日益暴露,生病求巫日渐成为愚昧无知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古代两河流域医学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们冒犯神灵或道德禁忌引起的,或是某种恶魔或精灵加害的结果,对此常常采用巫术方法治疗。巫师在治病的时候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并念诵咒语,咒语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状、治病的药方以及巫术实施的步骤。医疗巫术本质上是感应巫术,接近于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巫师操作巫术借助象征进行治疗,正是象征的效力保证了幻想与行动的协调和同步发展,从而取得预想的效果。古代两河流域医疗巫术并不排斥科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药物学知识在帮助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圣济总录》“符禁门”产生的深层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济总录》“符禁门”的出现有其深层根源,唐代巫风及医学教育制度中“书禁科”的遗存,宋代巫医巫技存在的客观现状,巫术特殊的效用及巫术中裹挟医疗内容,即合理的药物、针灸及外治疗法都是其产生的重要根源,长期锢结于人们心中的巫术思维观念,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流经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吉林省的部分地区。清代嫩江流域的医学状态既有少数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又有巫术与医学两种医疗形式的此消彼长。少数民族中达斡尔族、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医疗形式,但整体医疗水平较低,没有专门的医生,各民族中基本都是由萨满巫医担任医生的角色。清代嫩江流域是流人的谪戍地,流人中医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医学面貌,吕景儒、谢振宗、华照、武诩等医家为嫩江流域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其医学内容包含了中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和巫医。清代初期由于战争和封禁政策的影响,黑龙江医学十分落后,缺少专门的医生,而萨满跳神和叫魂的巫术十分盛行,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清代前期向黑龙江地区遣放犯人戍边垦荒,尤以宁古塔和卜奎的流人为多。这些流人为黑龙江带来了中医学,带动了黑龙江中医学的发展,使医学渐渐从医巫混淆的状态中走出来。19世纪末,黑龙江省开始出现教会医院,陆续兴办西医院和诊所。在伍连德防治肺鼠疫成功之后,西医在黑龙江省立稳了根基,并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传出了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在某些球队里,巫术大行其道,有的甚至带着巫师出征。他们对巫师言听计从,连球迷们也往往对巫术深信不疑,以至塞内加尔队每进一球,球迷们会兴奋地举起巫师的巨幅照片欢呼雀跃。塞内加尔队与法国队开战前夕,塞国总统曾在电视节目中预言1∶0小胜。当实战结果应验了总统预言时,球迷们纷纷传说,总统身边一定有位未卜先知的“超级巫师”。巫师们施行的所谓“法术”,听起来让人感觉似乎回到了中世纪。例如,有的巫师比赛前,在入场口布下巫咒来诅咒对方球队;而有的球队队员为了躲避诅咒,不敢从…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中巫师身份及其构成的经典论述,大致有源自于私人膜拜、社会交换或神明灵验等类型,如涂尔干的"私人膜拜"、莫斯的"礼物模式"与桑高仁的"灵验模式"。本文基于广东民间巫师的田野调研,发现民间巫师的身份及其神圣性构成既不局限于私人领域,亦不局限于交换关系。巫师身份的神圣性来自于私人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建构,其"身份"的神圣性构成的核心是民间传说的所谓"神圣能力";而巫师通神的灵验效果即通过这种"神圣能力"来表达。此可称为巫术身份的"通神模式",经由私人性和社会性双重逻辑构成。巫师作为人神中介的具体身份,集中体现在仪式场域和信奉者的私人交往秩序中。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医药学是在道教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医药学。这不仅是因为道士以医术布道促进了它的发展,而且是由于这类医术和药物本身就含有道教修炼的特征。中国古时巫医不分,医家治病多用巫术。春秋时巫、医并行,战国时医药学渐从巫术中独立出来,医生以方士的身份治病,出现方士医药学。汉魏时视医术为"方技",职业医生为"方士",医药书称"方书",学医叫"为方",治病有效叫"善为方"。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等促使中医药学成熟,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9.
跽的姿势,虽然与跪相似,但它具有神秘仪式的意味,一般用于甚为神圣的祭祀仪式空间里。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国祭祀仪式由巫师主持,巫师祭献神灵的姿势可以称为跽。考古资料中的跽式人像表明,在巫王时代,巫师以"跽"通神,表达出敬忌不安、严肃神秘的内心情态。跽式体姿是三星堆古蜀国巫师完成天人通达与融合的重要仪式,是巫术信仰的身体表达。  相似文献   

10.
巫师巫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一大批信徒。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流传不衰。即使在文明科学的现代,巫术仍有它的市场。如何看待这种复杂而神奇的现象呢?生活在14世纪的方孝孺,已清楚地认识到巫术妄。并勇敢的揭露了巫术之妄。初三语文课本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