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很高兴应邀参加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贵州省佛教协会、贵州省宗教学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共同主办,邀请了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与会,深入研讨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弘扬弥勒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重大课题,既有理论阐扬,又有现实关切,是一次高层次的  相似文献   

2.
<正>弘扬梵净山弥勒文化,要进一步加强对梵净山弥勒文化的研究,要营造梵净山弥勒文化的氛围,要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形成梵净山弥勒文化品牌。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处在云贵高原与湘、渝、鄂交界的黔东北边缘,挺立在一展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之中。  相似文献   

3.
桑吉 《法音》2010,(9):61-62
<正>本刊讯8月28日至29日,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祥云缭绕,彩旗招展,梵乐声声,吉祥喜庆,由贵州省宗教学会、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佛教协会主办,铜  相似文献   

4.
桑吉扎西 《法音》2010,(8):55-56
<正>本刊讯7月16日晚,2010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暨"应梦雪窦"音乐盛典开幕式在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祜巴龙庄勐长老、  相似文献   

5.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0):40-41
9月27日上午,贵阳黔灵山弘福寺隆重举行心照大和尚荣膺第十六代方丈晋院升座庆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戒忍、明生、香根&#183;巴登多吉、珠康&#183;土登克珠,水寿、祜巴龙庄勐,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界明,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坚,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藏青,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王思齐,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杨同祥,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5,(7)
<正>本刊讯6月29日上午,以"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5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市梵净山隆重举行。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宗委、《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宗教学会、贵州省佛教协会承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中科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出席会议并讲话,铜  相似文献   

7.
密教对弥勒信仰的影响被学者认为是"有限"的,但语焉未详。二者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经典、仪轨、造像等。弥勒信仰与密教的结合,产生了密教化的弥勒形象和密教化的弥勒经典,拓展了弥勒信仰修持方法的新途径。但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根本说来还是修持法门的结合。王雪梅,历史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人员。  相似文献   

8.
在龙门石窟造像中,弥勒的形象经常出现,特别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龙门的弥勒造像出现空前绝后的盛况。武则天时期的弥勒造像是以《弥勒下生经》的内容为依据的,这就直白地表现出希望新主降临的思想。武则天宣扬自己是弥勒转世,为登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宗教外衣,而此时的弥勒信仰较武氏前期出现了顿然上升的势头,不能不说是武则天绝好地利用宗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区的弥勒信仰始于东晋中期,受到西凉和襄阳佛教的影响.随着弥勒信仰的盛行,四川出现了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弥勒造像碑.这些造像受南朝“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题材反映出当时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共存的情况.由造像题记则可以看出齐梁之际从弥勒下生信仰到上生信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8日,尼泊尔中华寺隆重举行由中国奉化雪窦寺捐赠的弥勒佛像供奉开光法会。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奉化雪窦寺方丈怡藏法师,奉化岳林寺住持静仁法师带领的中华弥勒文化使团以及来自斯里兰卡、尼泊尔、香港、台湾的150名僧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殊胜时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佛教艺术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和弥勒造像的缘由。在元朝以前蒙古帝国的蒙哥汗赐予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噶玛拔希为“国师”,并授与玉印,担任起总领天下释教的重任。以此为契机,蒙藏地区佛教诸派先后都产生了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大活佛,极大地影响了蒙藏地区的政治、宗教与文化。并详细客观地解释考证了北京雍和宫和内蒙古梵宗寺的弥勒造像的历史,宗教仪轨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明代贵州发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结合地方史志和碑刻文献,对梵净山《敕赐碑》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证和研究。本文指出:明代中后期梵净山地区发生一系列大规模苗民起义,促成了梵净山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重建。明王朝为稳定梵净山地区的统治,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剿,另一方面又在此大力推崇佛教,兴修庙宇,敕封加冕,藉以强化佛教对少数民族的教化功能。万历四十六年,明神宗任妙玄为钦命僧,重建梵净山金顶古寺,赐镇山之印,梵净山逐渐形成"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明代梵净山佛教的鼎盛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必然结果,为清代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敕赐碑》透露以上众多历史信息,是为梵净山镇山之宝。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一束     
温金玉 《法音》2007,(1):55-55
2006年12月29日,在青峰环列的浙江奉化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发来贺信,并派人参加庆典。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王培民、奉化市委书记胡谟敦、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惟贤长老、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广修长老、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怡学法师、台湾佛光山方丈心培法师等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这一盛典。台湾佛光山为弥勒大佛建造工程现场捐助1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王小明 《法音》2004,(10):48-49
9月23日.“2004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梵净山护国禅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王哲一副司长,贵州省委统战部龙德芳副部长、省民宗委柏怀思副主任,铜仁地区行署谌贻琴专员等铜仁地区、印江县各级政府负责人.以及护国禅寺方丈佛友法  相似文献   

15.
胡同庆 《法音》2014,(4):56-61
正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关于弥勒信仰的造像和壁画很多。仅就经变画而言,便保存有《弥勒经变》多达98幅,同时还有大量的弥勒菩萨或弥勒佛塑像。这些壁画和造像,反映了自北朝至唐、五代、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弥勒信仰情况。一约在公元二、三世纪,印度和中亚地区已出现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的造像。随着佛教东渐,弥勒造像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弥勒造像十分盛行。敦煌地处丝路咽喉,佛教传入首当其冲,弥勒造像自然滞形于此,在北凉、北魏、北周等洞窟中所塑甚多。这与北朝盛行坐禅、求弥勒决疑的风尚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禅寺于12月1日至3日举行了“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追思法会”、“真禅大和尚圆寂十周年纪念大会”、“真禅大和尚生平图片展览揭幕式”、“纪念真禅大和尚圆寂十周年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11日上午,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承恩寺隆重举行灵普法师晋院升座暨寺院重光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贵州佛教协会会长心照法师、副会长通睿法师、通直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吴国平、全柏音,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爱茂,铜仁市政协副主席谢卫法、龙海,人大副主任熊光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继承,香  相似文献   

18.
寂林 《法音》2004,(2):33-33
本刊讯2003年12月26日,四川省中江县白塔寺在复建1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海空法师升座法会,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德阳万佛寺方丈海山大和尚为海空法师送座。法会由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和省佛教协会办公室王立军主任主持。副会长清德法师宣读省佛教协会关于同意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9月26日,无锡市佛教协会、祥符禅寺和灵山胜境管委会隆重举行“太子像”开光暨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大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学法师、戒忍法师、明生法师、都龙庄佛爷、觉醒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惟贤法师,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惟正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的夫人陈邦织女士,以及来自海内外佛教界的诸山长老、江浙沪1000多位僧人和无锡周边地区的3000多名信众参加了法会活动。法会由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宏法法师主持。圣辉大和尚、明学大和尚、戒忍大和尚、明生大和尚、都龙庄佛爷、觉醒…  相似文献   

20.
勒信仰是对弥勒思想的信服仰慕。弥勒是一位悲悯众生、爱护众生、能与众生幸福快乐的大慈菩萨。弥勒信仰分两个层次,一为兜率净土信仰,二为人间净土信仰。实现人间净土的途径是依靠自力,时时处处修行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