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共同祭祀的宝格德乌拉敖包祭祀仪式为个案,通过对敖包祭祀仪式诵经音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深入探讨流传于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诵经音乐中包含的蒙古文化因素,阐释敖包作为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之重要载体,在藏传佛教蒙古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与蒙古地区的联系是谈及蒙藏关系时必须提及的内容。元朝灭亡之后,蒙古地区与藏传佛教重新取得联系是在明朝后期。1578年西藏格鲁派活佛索南嘉措与当时蒙古地方实力最强大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在青海仰华寺的会面,是这种联系重新建立的肇始点。此后蒙古地区各部落纷纷与西藏建立了联系,同  相似文献   

3.
1362至1365年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巡礼西北,其间曾对敦煌的两座文殊窟进行布施。这两座文殊窟,其一应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其二应为瓜州榆林窟第2窟。当时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敦煌,推崇藏传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大兴佛事,将敦煌藏传佛教的发展和石窟营建推向高潮。蒙古豳王家族成员及其境内的河西回鹘人都敬奉文殊菩萨,崇拜五台山,从回鹘文题记可以看出,他们把莫高窟第61窟和榆林窟第2窟都视作文殊菩萨的道场。藏传佛教的盛行与蒙古豳王家族对文殊菩萨的崇奉,应系乳必多吉巡礼沙州并对文殊窟进行布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与图形符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一个靠天养畜、靠天生活的民族,其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决定了其必然崇尚自然、崇拜图腾。藏传佛教的传入严重影响了新疆蒙古族的宗教观念,从接受到吸收,后把藏传佛教的信仰与精神崇拜用艺术化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伊斯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并在相互影响融合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族的独特的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1,(5)
藏传佛教最初发祥于西藏中部地区,后来逐渐发展到康区、安多、内蒙、新疆和中原部分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的部分和全部地区。作为显、密宗俱全的佛教主要教派,藏传佛教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寺庙和形式多样的佛塔,仅在西藏地区,过去就有数千座寺  相似文献   

6.
陈华伟 《法音》2022,(10):45-50
<正>藏传佛教传入鄂尔多斯,经过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在牧民社会生活中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据史料记载,鄂尔多斯牧民生活在藏传佛教氛围之中,很多旗扎萨克(扎萨克为一旗之长)家建有家庙,衙门设有佛堂供公职人员使用,牧民蒙古包里大多也有佛龛,牧民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乃至生老病死之人生过程都与藏传佛教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由喇嘛来决定和主导,这也体现了藏传佛教在当时牧民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必兰纳识理是元代畏兀儿佛教高僧和佛经翻译家。他通晓畏兀儿、蒙古、汉语、藏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佛学造诣,用蒙古语翻译了七部佛经,对元朝佛教文化的承传与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入仕三十多年,历经元朝中期的六位皇帝,被元廷尊为“三藏国师”,在佛教界声名显赫,对元代藏传佛教的发展及佛经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佛教艺术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和弥勒造像的缘由。在元朝以前蒙古帝国的蒙哥汗赐予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噶玛拔希为“国师”,并授与玉印,担任起总领天下释教的重任。以此为契机,蒙藏地区佛教诸派先后都产生了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大活佛,极大地影响了蒙藏地区的政治、宗教与文化。并详细客观地解释考证了北京雍和宫和内蒙古梵宗寺的弥勒造像的历史,宗教仪轨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史乃至于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一个宗派。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和西藏佛教萨迦派的头面人物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会晤,议妥了关于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从此,西藏归入元朝版图,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萨迦寺内仅存的梵文佛经等稀世珍宝灿烂辉煌,世所罕见,萨迦寺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敦煌”。在萨迦派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近一个世纪中,藏族文化的“大五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小五明”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和弘传的。其中,萨班对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贡献。五世达赖喇嘛评价他说:“学习工…  相似文献   

10.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