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民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44-49
心—脑—行为关系的探索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是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主题交会点、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边缘科学的形式、发展和所起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促进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美国心理学界有部分学者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进展中,却产生一种学术观点的分歧,他们在神经科学细胞分子水平高级实验技术的脑功能定位研究进展现实情况下感到:不少生理心理学者从心理学领域直插神经科学,忽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传统,必定会干扰脑-行为关系的整体理论建设,回避概念的发展而集中精力于实验只能得到简单的结论,使脑和行为关系变得暗昧无知。本文对这种观点予以评逆,认为神经科学对脑——这一心理功能器官的微观结构探索是促进生理心理学科研究主题任务解决的积极因素,不致引起生理心理学学术本质上的“危机”,甚至是赋于生理心理学术思想发展活力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视觉观点采择的概念和研究范式,概括发展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中视觉观点采择演化发生和个体发展的已有研究,分析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及语言和文化等影响因素,指出将来的研究需要归纳测验不同水平视觉观点采择的一系列研究范式,系统考察不同物种间视觉观点采择的演化发生过程,还可将不同水平的实验范式与脑成像研究相结合来考察视觉观点采择的脑神经机制,并关注影响视觉观点采择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0,23(2):246-247
谭嗣同 ( 1 865— 1 898) ,字复生 ,号壮飞 ,戊戌变法时期激进的理论家。他思想深刻 ,在许多领域都颇多建树 ,其中也包括心理学。本文是对谭嗣同心理学思想的探讨。1 纷繁复杂的认知心理思想谭嗣同在大量吸收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对人类认知的思考有更多的科学成分 ,其认识论具有反映论色彩。例如 ,他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脑有复杂的结构。脑活动的本质是电活动 ,脑气筋象电线遍布全体。一旦物与人体相切 ,电线即传信息于脑 ,脑产生感觉。脑还是思维的器官。人的意识是“大脑之用”。谭嗣同的这些观点已经接近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他还认…  相似文献   

4.
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它反对传统心理学简单的刺激—反应因果论,提出以整体、生态的观点来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即人创造环境、赋予环境意义,而环境又鼓励、限制和塑造人的活动和经验,并且校正过去心理学研究过于疏忽环境的观点。强调人类主动处理以及塑造环境的能力,而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刺激。本文以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研究特点、理论观点为线索,介绍国外环境心理学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脑计划的实施,心理学基础及应用研究势必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以及地区脑计划的大力研发投入,亦将为心理学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中国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否在这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得到解决或突破,本文给出了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6.
王景和 《心理学报》1980,13(2):44-51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研究作为冯特心理学重要理论基础的身心平行论,有助于正确评价冯特心理学,有助于阐明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二)冯特身心平行论主要内容剖析:从两种观点的平行、两类因果的平行、平行的有效范围及平行与互补等四个方面分析冯特的身心平行论,得出冯特平行论的思想基础是反对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反映的唯物主义论点。(三)冯特身心平行论对心理学的积极意义与影响。前者包括捍卫心理学的独立存在权与促进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后者包括对百年来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影响与奠定身心医学和脑与意识关系研究的起点。本文最后总结一点经验教训,即必须重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期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合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究应理解为什么 —心理学问题质疑之一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评有关心理 发展动力问题的几种观点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 〔美〕纳海姆试析《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心理学思想不同性质的学习材料和再坎方式对记忆的影响思维活动的情绪调节〔苏〕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关于智力的脑生理基础 —兼谈遗传素质问题创造能力与性格品质论能力与能量国外几种学习理论述评 —兼谈学习的本质试论教育能力的心理结构音乐手段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潘款张肪计文莹史民德译林…  相似文献   

8.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登载文章《关于心—脑关系问题的一点探讨》,指出“如果当代脑科学不把脑的意识功能问题考虑进去,就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统一的脑理论;而要把意识功能考虑进统一的脑理论中去,则没有理由不考虑意识对脑的反作用的问题,从而也没有理由不采取心理—脑相互作用的观点。”①同年第四期登载题为《意识可以反作用于脑吗?》的争鸣文章,认为“心理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但是当说到心脑关系时超出了认识论的范围。不能认为意识会反作用于脑结构及其功能,就如同一个大力士的力气同他本人体重之间的关系一样,无  相似文献   

9.
我在《试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观点:“我国心理学界的多数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把心理现象的实质理解为脑的机能,理解为客观现实的反映,发展心理学以服务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赵晶 《社会心理科学》2009,(5):12-14,22
进化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朴素知识和学术知识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文章阐述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产生的基础,介绍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学习动机、初级知识与次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正在经历着从闲庭信步到临渊而立的转向。这种转向,既凸显了主流心理学面临着来自以积极心理学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挑战与压力,同时,也表明积极心理学自身暴露出的短板与局限,以及由此向文化寻求支持的一种诉求,更是为寻求破局而作出的努力。可以预见,积极心理学将会以脑认知革命到来为契机,不断理顺积极心理、脑和文化环境三者关系,实现对心理学范式变革的显著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机系统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系统研究集中于系统中人和机器的功能及它们相互关系。可以说,它是工程心理学的范式(paradigm),过去人们用物理的方法来研究人—机系统,把人作为机器的一部分,用工程的观点来说明人的特点。这种方法只能说阴人的一部分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人—机系统的发展,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就显得越来越不合适了。一、人—机系统的一些主要变化在过去的十年中,心理学理论和人—机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有: ①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这一时期有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K.S.Lashley和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S.Lashley(1890—1958)为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其一生主要从事研究动物脑的机能与行为的关系問題。1929年9月,他以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名义向第九屆国际心理学代表大会发表了《行为的基本神經机制》的演说,后来登载在1930年的《心理学評論》上。由于这篇演说集中地攻击了反射的理論,当时就引起巴甫洛夫的反击,写了一篇題为《生理学者对心理学者的答复》的文章,发表在同年的《心理学評論》上。在这篇文章里,巴甫洛夫提出了著名的反射理論的三個基本原理。自从巴甫洛夫于1936年逝世以后,Lashley继續做了不少实驗并写了不少文章支持和发展他自己的观点,直至他逝世。Lashley的大部分实驗是用白鼠做的,但也用猿猴作为实驗的对象。他的机械主义的行为主义观点,在晚年已愈来愈和格式塔学派趋于接近了。但無論如何,由于他的研究涉及許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論問題,并且由于他儼然自成一学派,对心理学影响很大,所以他的实驗事实和理論观点值得我們注意,批判其錯誤的观点,吸取其有益的事实。最近美国出版了《Lashley的神經心理学》一书,选载了他生前的卅一篇重要的论文,包括引起巴甫洛夫爭論的那篇演讲詞在內?鸫笱е睦硌Ы淌贓.G.Boring特为此书写了绪言,概括地敘述了Lashley一生中实驗研究的重要工作和理论著述,特为譯出,以供国內心理学者、生理学者及其他有关学种的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科学划界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根本问题,构成了心理学发展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心理学科学划界观点多样,争论不休,导致心理学处于学科焦虑当中。当前,心理学需要以文化文思促进学科自觉,这其中隐含的不仅仅是对心理学科学化追求道路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是实现心理学话语方式转换以及与科学关系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从学校教育目的与教育心理学角色功能关系的观点,分析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教育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理想间的手段与目的的密切关系早已存在;西方如是,中国尤然。何以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科学化与学校教育制度化之后,两者间的关系反而愈形疏远?(2)近百年来科学心理学发展迅速,且学派众多,理论纷歧;此现象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进化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个分支。进化心理学认为智力是一种进化的适应。差异心理学中智力是个体差异变量。本文试图整合二者的观点。认为智力既是进化的适应,也是个体差异变量。这将启示进化心理学家去研究更广范围的心理特质,允许智力研究和差异心理学运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本文还介绍了与智力进化相关的热带草原法则和Kanazawa的Savanna—IQ互动假说。  相似文献   

17.
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揭示儿童的智慧发展规律,一直是心理学孜孜不懈地追求。在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研究的早期和中期,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尽管皮亚杰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更加关注认知结构在认知中的主导作用,但他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一反应”(S—R)的单向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要研究的只是心理学及心理学史方面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共分两部分,其第一部分所要研究的是统一心理学如何分支的:从理论认识观点来看,分为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从方法论的观点来看,分为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经验心理学;最后,从具体的专门观点来看,分为各种不同的分支与小分支,其中,尤其是在应用心  相似文献   

19.
刘善循   《心理科学进展》1984,2(3):80-81
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企业管理中被称为人—人系统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的一般规律解决企业管理人—人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诸如工业生产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 近年来,在国际哲学论坛上,有一些脑神经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对所谓脑—精神相互作用(Brain—mind interection)的观点竞相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只有采取“脑—精神相互作用论”,才能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脑理论”(先塔戈太,J·Szentagothai);有的学者却明确宣称,他所主张的“脑—精神相互作用论”,恰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