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认知方式与性格特质相互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雷  张锋 《心理科学》2001,24(6):757-758
场独立性认知方式(Field Independent Cognitive Style)是威特金最早用来把性格特征与认知过程统一起来的一个基本概念。他从长期的实证研究结果中发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对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知觉过程、心理能力、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具有普遍的影响,是广泛起作用的个别差异变量,是性格的重要维度。那么这种性格维度究竟是性格特征在认知过程中的特有表现,还是它本身就是性格结构中的一个独立维度呢?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具有“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前者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直觉、灵感等,后者包括情感、意识、需要等。“认知因素”是主体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加工等活动的认识实施因素,它们既能直接形成新的知识,又能充当认识发展过程的环节。“非认知因素”是认识活动中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白蓉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延缓认知老化, 是老年心理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活动量以及生命早期的身体活动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认知速度、记忆力等。此外, 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以及认知-锻炼模型用来解释这一影响机制。这些发现对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有效延缓衰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自由是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自由根源于实践认识。自由是符合必然和主观目的之实践认识及其主体感受的统一体。或者说,自由是在实践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践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具体性、历史性。它们一起决定了自由的具体性、历史性。 实践认识是主客观统一的表现形式。它具体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认识过程中,主客观统一表现为符合目的的认知目的性活动,是认知目的性活动(主观)与认知必然过程(客观)的统一。认知目的性活动是有目的之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认知必然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5.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作为常见的化疗副反应广泛地存在于乳腺癌患者中,给其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已有证据表明,CRCI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注意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因而对任何常态或病态认知过程的研究,都必须对注意功能进行关注。但作为CRCI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注意功能并未获得既往研究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神经心理学、脑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三个维度对已有乳腺癌CRCI注意功能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晓爽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3,26(5):930-931
1 引言  Premack等人在 1978年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的概念。说一个个体有心理理论 ,意思是个体可以将心理状态归向自己和他人。人们一般认为心理理论有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 ,是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认知领域 (domainspecific)。Tager-Flusberg&Sullivan(2 0 0 0 )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 ,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 :社会知觉成分和社会认知成分。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 ,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 ,这可…  相似文献   

7.
潘威  汪寅  陈巍 《心理科学》2017,40(5):1274-1279
社会认知的机制一直存在心智化与具身认知观点的争论。前者认为社会认知是对心理状态的推测,而后者则认为社会认知是具身实践活动。虽然,心智化研究者认为具身认知有关灵长类动物和婴儿的社会认知的解释可以兼容于内隐心智化,但内隐心智化在解释社会互动时仍然存在间接性的问题。近期,潜心智化理论旨在挑战上述立场中有关社会认知先天论的预设,该理论将个体的潜心智化视为内隐心智化的替代,通过检验与分析相关研究的构想效度,强调社会认知是从非社会性的一般认知功能中衍生而来的,这种立场在社会认知的领域特殊性与非社会认知的领域一般性之间建立起了纽带,从而挑战了心智化与具身认知的争论。未来研究应设计更为严谨的心智化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尝试在神经科学层面探索一般认知功能与社会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0,23(6):715-719
Flavell(1976)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知,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于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涉及不同的方面,如元记忆、元理解、元学习等。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与此同时,仍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主要包括社会网络, 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研究发现, 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网络类型比网络规模更有利于揭示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而且社会支持并非越多越好, 对于易感性人群而言, 适度的支持才能避免造成认知损伤。此外, 尽管社会参与能够对认知功能产生持续的保护作用, 但不同活动类型作用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深化社会网络类型的作用, 进一步考察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 并同时关注社会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儿童执行功能与情绪调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脑执行功能是一种调节、控制、综合、分析个体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儿童的高级认知活动、社会性行为(同伴交往、攻击性行为)都受到执行功能发展水平的制约。研究者希望通过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了解整个执行系统的发展成熟过程,揭示执行控制机能的内在机制。同时,有研究者把执行控制这种认知神经机制和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包括自我控制、情绪调控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从中发现二者的联系。该文就这方面的核心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论执行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李红  王乃弋 《心理科学》2004,27(2):426-430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是一个还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但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目前的主要观点包括神经心理学观点、抑制控制理论、高级认知能力理论(包括工作记忆理论、抑制及工作记忆理论)和认知复杂性和控制理论。主要的研究任务类型包括卡片分类任务、延迟反应任务、基于Stroop任务的冲突反应模式任务、心理理论任务、问题解决任务、“热”执行功能任务等。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弄清执行功能的本质,结合认知神经科学阐明其与脑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并从区分“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角度,探讨以情感激活为特点的“热认知”在执行功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额叶皮层内知觉干扰与工作记忆干扰引起的抑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抑制(inhibition)是指大脑在信息加工时,压抑或制止与当前的任务不符的干扰性的信息输入、反应输出或者内部加工的认知过程,它是额叶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人类高级智能活动的最基本的认知成分之一。新近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干扰信息,参与抑制过程的额叶功能区域可能并不相同。但是,对于由不同的干扰源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在额叶内的功能组织方式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fMRI 技术以及事件相关 (event-related) 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因知觉干扰所引起的抑制过程与因工作记忆干扰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在额叶内的层级化功能组织方式。结果表明:后部的前额叶参与由知觉干扰所引起的抑制过程,而前部的前额叶则参与由工作记忆干扰所引起的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突破传统认知干预将老年人作为被帮助对象,本研究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干预手段,考察老年人作为提供帮助的主体,助人过程中涉及的认知活动、身体活动、社会活动反过来对其自身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数据建模技术,从冷热双系统的角度系统探讨志愿服务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机制,并构建预测模型,探索不同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改善认知功能的适配模式。研究围绕志愿服务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科学性展开,在发挥老年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加干预的可持续性,为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提供一种基于现实设定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与年龄及认知功能相关的成人脑波功率涨落图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德明  梅磊  刘昌  李贵芸 《心理学报》1996,29(4):405-413
对120名20-79岁正常受试者完成了与年龄及认知功能相关的脑涨落图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1)脑波优势涨落功率空间构型额低枕高梯度的随龄减小过程,在认知测验差组较好组明显;(2)脑波优势涨落功率受年龄与认知因素的交互影响集中于左前右后脑轴上;(3)脑波优势涨落功率前后梯度和左右不对称性变化表明,脑波活动的前后和左右调控可能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并且,前后脑和左右脑的协调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密切关系。上述结果说明,脑波功率涨落与认知功能及其老化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74-874
基本认知能力是人脑高级智能活动的基础,对于完成复杂的认知活动起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德明研究员课题组,在多年来关于认知功能年老化及毕生发展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编制了这套《基本认知能力测验》(1.0单机版)及其软件,率先将近期理论研究成果——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指标,  相似文献   

16.
音乐之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对音乐认知神经基础的研究结果,包括人类感知乐曲的音高、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意义中的脑基础,音乐家和普通人在音乐认知上的脑功能差异,以及东西方听众在聆听本土和非本土音乐时的脑活动差异,并对国内利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音乐认知的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老年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工作者的重视,而认知功能由于是人脑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机能,包括感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等各种能力,对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非常重要。并且在人的一生中,各种认知能力都要经过发生,发展和衰退的毕生过程,所以认知功能老化成为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着重从认知老化功能的特点和理论来探讨认知干预可行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缺损是许多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对精神障碍认知功能缺损的识别及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CogState量表是一个计算机化认知测试工具,覆盖7个认知领域,包括注意力、加工速度、记忆、工作记忆、执行功能、错误监管、社会认知。CogState量表具有学习效应小、文化兼容性强、覆盖认知功能领域广泛的特点,在包括精神分...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是分析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条件(实物、照片、语言指示)对儿童计数、操作和比较活动的影响,探讨认知的各直接成分和各间接成分的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了解3—6岁儿童在三种认知活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认知速度年老衰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知速度年老衰减研究进展李德明,孙福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人脑的认知功能是当前许多学科研究的焦点.随着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迅速发展,有关智能活动和认知过程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现代认知心理学借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